第19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候,我有得到了新的通報,城西又有使者過來了,不過行事更加秘密的多,而且還是個女的。

  我心想不見交給別人去處理好了,但隨即又改變了主意。難道對方想要玩女色之類的手段麼。

  不過,能夠有效利用對方陣營中的分歧和矛盾,因勢利導的進行分化瓦解的基本道理還是知道的。

  年前事多,思路卡了,暫時只有這些。

  第1117章 歸遠(十二)

  寬城東側,隔著一個內城而遠離淮軍兵鋒的柏台祠內,魏氏和單氏為首的聯軍首腦,迫不及待的追問交涉的結果。

  「他要什麼……」

  「北江以外的全部領有?……」

  「北盟就此解散,而各藩分別納入安東都護府管下……」

  「交出半數藩兵的統帥之權……」

  「於黃龍府重劃城要而委派官吏……」

  「豈有此理……」

  「這萬萬不可能……」

  「這是要挖了我們的跟,斷了我們的前程麼……」

  最後,他們還是在迫在眉睫的威脅和爭執,當中達成了新的決定。

  「再派人去交涉……」

  「最多只能承認他占有的混同江以南……」

  「再加上對重立的安東都督府臣服和授官……」

  「重尊羅氏為宗藩,依舊舊例每年獻納一筆,在派出子弟為質……」

  「其他的就不可能再多了……」

  「不然,就算是拼著魚死網破,也要拉著這些賊子與全城玉石俱焚好了……」

  然而,在這場同仇敵愾的會商一結束之後,回過頭來表現最為激烈的參氏藩主,臉上激憤和慨然的表情,在自己的一眾部署和親信面前,就完全變成了另一種東西。

  「其實,這北盟散了也好……」

  「反正都已經名存實亡了……」

  「這次就算沒有淮軍來攪局……」

  「只怕任氏一亡,接下來又是一輪爭相侵併和左右交攻了。」

  「還不如用這個契機,換取一些條件和待遇好了……」

  「南方已經被淮鎮給重整做了一處……」

  「只怕我們這裡也難以獨善其身,要有些因勢而動的變化了……」

  「為什麼不能更進一步呢……藉機改變這個局面呢……」

  「主公,這就不怕引火燒身麼……」

  最後只有周昂提出了些許異議和疑問。

  「因此最大的關鍵,就是如何把淮軍送走……」

  「而不是讓他們在黃龍府紮下跟腳來……」

  ……

  江北,揚州境內,正是一片煙花三月的春光明媚,只可惜,昔日「煙花三月下揚州」「揚一益二」的繁花景致早以及不復所在了,只有滿地瘋長的蔓草棲棲,成片成片的從各種地方孳生出來,而讓人幾乎分不清楚田稼、村莊的界限和區別了。

  只有沿著道路圈圍起來的新據點,還有附近大片新開田畝中,揮舞農具汗發如雨耕作的身形,才讓這個相當清寂的春天,多了那麼些許人煙的味道。

  簡裝輕從的劉延慶,也騎在馬上巡視著自己的下轄,時不時和那些沿途經過的軍民打著招呼,看著他們或是卑微而恭謙,或是熱情有加的行禮著,不由心中生出一種錯覺和感觸來,這才是一方守臣該有的格局和氣象啊。

  不光是練兵殺敵的軍略和勇武,還有治理經營的手段和籌謀;或者說他這段時間下來才真正明白,關於父帥所說過自己始終有所欠缺的地方,僅有大將之才而缺少帥臣之量的評語。

  因為剛開始時,哪怕在相應幕僚和屬員的輔佐之下,面對各種招徠流民,清剿盜匪,編管屯墾,乃至安排生產計劃和指定日常規範和章程,各種方方面面的事情,就足以讓他手忙腳亂的好一陣子,而不知如何入手。

  對於他的部下亦是同理,一旦握慣了刀劍的手,再捏起齊民編戶的紙筆來,就不免有些手足無措了;若是在昔日的國朝體制內,大可以委之於地方官吏只顧索取,但是在這大江以北的滿地荒蕪之地,篳路藍縷的重建次序,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情了。

  直到他在部下的建議和提示下,主動引入了淮地的成熟經驗和現成手段,又陸陸續續派來上百名武吏和生員之後,積累下來的大部分問題頓然迎刃而解,他這才算是得以從那些亢繁的雜務中徹底解脫出來,而能夠創立並且完善這個制度和體系的人物,就不得不讓人敬佩異常。

  而這一切,可不是他在父帥直接或事間接的蔭庇之下,可以輕易學習和領會到的。

  事實上他麾下這隻偏師,已經被輪換和抽調過一查又一茬,但是相應的規模和數量卻是壯大到上萬人了,因此除了他重建的直率營,和在膠西編列的幾個新營以外,現在主要是那些二線的防戍營和來自淮地的建生軍,在維持這地方的局面。

  來自江東方面的另一位方面重臣,討捕大使魏晨的信使正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旁。

  作為這位坐鎮江東而負責兩浙平叛的大員,與淮鎮正在進行的灰色貿易和其他交流活動的重要跳板,這位三天兩頭出現在江北乃至淮南境內,已經完全是一副司空見慣的情景了。

  「三百頭耕牛,一百名各色工匠……」

  「無功不受祿,你們又想做什麼……」

  劉延慶漫不經心的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