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我只需要這些地方的土地和人口,卻不需要繼續留用原有的中上層架構,來增加日後的不確定因素和隱患。對於主動降服的對象,舉家弄到遼東城裡掛個無關緊要的頭銜,衣食無憂的當作豬羊一般養起來,在一些重大場合充作排場和背景,就是他們最好的結局了。

  當然了,這種威孚自專生死予奪的征服者感覺,的確很容易讓人沉迷和飄飄然的自大起來。

  等到過了另一處開城出迎的大鎮望邑——新城,就地設下第一個大型的中轉糧台之後;一望無邊的平緩地勢就逐漸變得走高起來,而在遠遠天際出現了一些山勢的邊沿,這也意味著進入到了遼東的北部地區。

  平原上低矮田稼和灌叢構成的蒼青色風景,也逐漸被更加稀疏的樹木和大塊裸露的岩石,所逐漸的取代。隨著這種風物的變化,東西兩向走勢的綿延山脈,也慢慢在天邊線上開始一點點的相互靠攏著,而變得越來越是明顯起來。

  而在這一路上,流水一般的情報和消息匯聚而來,隨之匯集而來的還有堆得老高的各種軍中文書。

  因為,我的參佐和幕僚班子們正在收集和總結,各級反饋上來的經驗教訓和戰場心得、體會,畢竟,這種參與到大兵團做戰當中的經歷和見識,可是相當寶貴的財富和資源啊。

  然而,大軍的行程也很快就再次停了下來。

  這裡就是被後世稱為鐵嶺的地方,因為山勢低伏而形色青黑如玄鐵而得名;現今隸屬於遼北富州下的開原(軍)府所在,卻是因為當地出產的銀礦,而發展起來的特色城邑;

  而這裡,也是後世被稱為松遼平原的中段分界所在,連接兩大平原地域之間的要衝;穿過高山大峽之間的數條遼河上游支線水系,正好在這裡匯合貫通而過。

  在夾山而下的開原府內,我也終於遇到了有些不一樣的人和事物。因為,開原府的城頭上插的不再是遼地特色的青旗,而是一面玄色黑底的飛燕旗。

  「在下慶州經略副使麾下曾巨。」

  來人大聲的宣告道。

  「代北盟十萬健兒問候羅帥安好……」

  第1105章 立新(三十)

  「北盟……十萬健兒……」

  我居高臨下的看著來人,嘿然冷笑了起來,頓然引得左右周旁一陣鬨笑聲。

  對方顯然在消息上有些嚴重脫節了,或者說已經愚鈍蔽塞到有些失心瘋了,到了這一步居然還會想著,當年面對我進行虛張聲勢的訛詐什麼的。

  「你說的是被土族叛亂,給抄掠了老巢和居城的所謂十萬健兒呢……」

  藩兵都監拓俊京當先大聲的嘲笑道。

  「還是被外來的塞外大軍,橫衝直撞與境內而莫可奈何的那啥勞子北盟……」

  「話說回來,之前也有個號稱二十萬大軍的耶律大石……」

  另一位兵馬使趙秉淵亦然接口道。

  「不也照樣被本軍在遼東城下打的煙消雲散……」

  「夠了……」

  我只是擺擺手。

  「來人給我把這個傻子,拉出去砍了……」

  「再換一個識時務的人來交涉……」

  「不然,我大可與所謂十萬健兒,會獵與黑水(黑龍江)之畔……」

  「好好試一試這北盟的成色好了……」

  然後我不管被拖下去的吵雜聲,繼續對著左右道。

  「誰可與我分憂,把這螳臂當車之輩踏成齏粉。」

  「某願於往。」

  十數個聲音同時出列把臂應和道,卻都是隨軍助戰的諸侯藩兵將領和來自東南諸侯的小藩主。

  半天之後,我就已經站在被攻破的小城——開原府里了。這裡的守軍加上闔城的民眾,也不過是四五千人,而且只有一道外圍土木低矮城牆;一旦被炮射給轟開之後,就再沒有多少抵抗下去的基礎和底氣了。

  根本不用出動本部將士,光靠附從的藩兵就輕易衝進去拿了下來。

  正所謂是「弔民伐罪、師出有名」的道理,這次淮鎮出兵遼東打著是撥亂反正,匡扶和存續羅藩本家的旗號;因此,從當地獲得大量的權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雖然還有些手尾和不那麼完美的地方,但是短期之內已經沒有人,能夠改變這種現狀和既成事實了。而隨著時間的退役,這種生分和隔閡將被來自淮鎮的全方位經營和滲透手段,給大部分消弭掉。

  在幫助羅藩收復了歷史上全盛時期的領有範圍之後,繼續北上討伐這些叛離的附庸勢力,也不是沒有藉口和理由,但肯定不是現在;因為光是安東道南部以及東南地區,這二十幾州的地盤,就已經足以讓淮鎮的掌控力被攤薄到極限,而有些吃撐了。

  安東之地有廣義和狹義上的兩種概念,狹義上指的是安東道,也就是建立郡縣之制而人口富集、土地開發度較高的五十七州之地;雖然期間被各家分藩諸侯所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領地,但是在具體的官職、禮儀、風俗和文化、習慣上,與中土並沒有大的差別。

  廣義上則指的是的安東都護府所在的廣大地域,包括若干個都督府的羈縻和管轄;包括了勘察加半島和苦丫島在內,理論上是只要有人類踏足和活動的地方,都可以算在安東都護府的管轄之內。

  而淮鎮目前主要可以圖謀和打算的,也就是狹義上的安東道而已。其中靠近蒙古高原的西部多山地深峽,而東部多丘陵而地勢破碎,北方雖然有大平原和大型水系流域,但是偏於苦寒乾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