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後方陸續登上河灘的輕兵,則開始用繩索和浮板,還有充氣的羊皮泡子綑紮串聯起來,最終聯結成一條相對狹長的浮橋。

  這時候,聚集在缺口處的先登輕兵,已經再次用拋投的爆彈,炸翻轟退了第二波試圖反擊的守軍,而相繼取出浮板上的連珠銃和彈藥來。

  ……

  而在數輛大車組成的戰地望樓上,我也在打量著遠處籠罩在淡淡煙氣里的遼東城,及其周邊像是蟻穴一般密密匝匝的陣營和工事。

  就在數年前,我還是守在這座偌大的遼東城裡,以少量淮軍和殘存的羅氏藩軍,將叛黨羅湛容所聚攏起來的數倍兵勢,給打的毫無脾氣最後割地賠款才全師而退。

  現如今,我又帶著數量更多的大軍殺回來而成為主動發起攻勢的一方。這種攻守易位的感覺讓我不由有些綽嘆起來。

  顯然,大多數敵人都如期聚集在了遼東城下;從城東的積石丘到城西的小黑山,遼城外圍的七八個衛星城寨和子堡之間,各路人馬的聯營數十里而看起來仿若是無邊無際,各種旗號林立的就像沒有絲毫止境一般的。

  這是打算在城下倚牆靠山的立下營盤和陣勢,就此與我軍「結硬寨而打呆戰」麼。顯然對方的統軍大將也不乏知兵的能人啊,能夠在這種不利形勢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發揮出這戰力參差不齊,且號令並不統一的各路雜流兵馬的用處。

  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對方是打著用足夠規模的營寨和外圍炮灰,來逐節抵抗消磨我軍的銳氣和勢頭;再在後方集以重兵坐那蓄勢反擊的打算;

  至少從具體戰術上說,對方這種層層布防而令其相互監督、壓陣的對應和策略,無疑是相當合理和正確的,也是多方聯軍合兵之下最好的選擇了。

  只可惜這種打算和戰術,顯然還是拘泥在傳統冷兵器戰爭下的思維方式和套路,而在我的火器部隊面前,就顯得有些過時和落伍了。

  要知道,結硬寨、打呆戰這逃戰術,本身就是我淮軍最擅長的事情,更何況為了這次遼東攻略我可是準備了好幾樣新玩具,光是爆破用的精煉雙基火藥,就貯備了至少數萬斤之多;

  而且我麾下的人馬更是經過北朝洛都的攻防大戰,一路從城郊一直打到皇城大內里去的資歷和經驗了;見慣了那些在洛渡外圍拼死抵抗而層層布防,甚至還能時不時發起局部反擊的北朝軍馬,及其相應的勇氣和決心之後。

  如今擺在我面前這種小兒科一般的陣勢,也不過是讓我軍在攻打遼東城之前,稍作熱身的開胃菜而已。

  因此,我很快就看到數路已經強渡成功,而突破河防的先鋒部隊,已經在對方的陣營里,塵煙滾滾的殺出數片人仰馬翻的偌大動靜來。

  不過,話說回來,誰說我就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根據對方的部署和對策,把這些外圍都硬碰硬的拔除掉之後,再去啃里遼東城這個大型堅城呢。

  這時候一個聲音打斷了我浮想聯翩的思緒。

  「軍上,人已經帶過來了……」

  卻是虞侯長薛徽言低聲提醒道。

  「這一次是……」

  我心中瞭然不已,要是這些因為淮軍的大軍壓境,才臨時匯集在一起的各方勢力,若是都能夠不計前嫌不顧個人得失,始終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乃至一團和氣的話,那才真的有鬼了。

  「那就讓我們好好的看一場戲吧……」

  我擺擺手道。

  片刻之後,我坐在刻意設置屏風後面,看著手下的某位參軍,正在如何威逼利誘來人。

  「貴家還是不肯下定決心麼……」

  「真的想要玉石俱焚之下,給博羅會那些人陪葬麼……」

  「那就沒有什麼好說了……請自便吧……」

  「反正本軍有的是……願意投獻的人選……」

  「還請貴官寬恕則個……」

  對方也有些著急之態溢於言表了。

  「那些逆賊對我等舊屬,實在是看的緊啊……」

  「委實需要時間和功夫,來聯絡和召集那些人手啊……」

  「這又與我方何干……」

  那名參軍有些不耐煩的到。

  「本軍可給的時間並不多了……」

  「若是待到本陣兵臨城下,又要你等何用……」

  「要麼馬上做出陣前倒戈之舉……」

  「要麼退而求其次的主動出降……」

  「只有這兩條路可走……別無他選了……」

  畢竟,遼東城還是羅氏經營多年的老巢和大本營,就算是為裡應外合的新勢力所竊據,但是在中下層和民間,還是有不少殘留的影響和淵源的,也不可能一下子被剪除乾淨。

  於是,待到了淮軍勢如破竹的兵逼遼東之後,他們也得以在私下變得活躍起來,主要是作為代理和傳話的人選,通過各種渠道試圖聯繫上我的本陣,而為某些勢力和某些人謀求一條退路和轉機。

  第1085章 立新(十)

  遍地炊食煙氣四起的暮色沉沉當中。

  背著拆成兩截的折鐵大刀,腰上挎著近戰用的特製連珠手銃和雙管喇叭銃,身披一件半新不舊的破爛袍子稍作掩飾的先鋒官索超,也在某種例行公事和須以應付的盤問當中,有驚無險的再度穿過一座小型的營寨;

  從這裡看,距離遼東城的高牆,似乎已經沒有剩下多少距離了,但是他和他的部下麼,反而愈加繃緊了身體而警惕和戒備起來;畢竟,在早前攻打洛都的戰鬥當中,他們也不是沒有遇到了千辛萬苦的為山九仞,但是在最後一刻卻是因為細節和意外,功虧一簣或是功敗垂成的例子和慘痛教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