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不由讓他動起了某種心思來,雖然不能再繼續騎乘或是負重了,但是用韁繩系在自己那匹草原種的矮馬背後,還是可以小跑著牽帶回去的。

  比起自己那匹除了耐力還算不錯吃的也很雜,其他就乏善可陳的草原馬,這顯然是一匹好好訓練和飼養過而膘肥體壯的安東大馬。還是有一定概率養好回來充作坐騎的,就算是日後沒法充作騎乘戰馬,也是可以考慮拿來配種之用。

  只是他在牽馬和檢查鞍具的時候,卻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夾層和其中一封特殊印記的密件。不由心中激烈的挑動起來。

  ……

  而在遼河西岸地區要衝的安寶城,昔日大羅藩麾下三軍三鎮一守捉之一,定襄軍餘部及其屯戶的駐地之內。

  身為羅氏近支族人兼作前任本家通事的說客羅亦農,也在苦口婆心的勸說者面前表情各異的一干人等。

  「什麼叫區區一介淮軍……」

  「你敢摸著良心說這話麼……」

  「這可是打遍北國聞風喪膽的滿萬不可敵啊……」

  「就連洛都的高城巨牆都擋不下他們的所在。」

  「淮地的火器之師,既能及遠又可進擊,更是號稱野戰善守第一的強旅。」

  「如今十萬大軍數路齊發而來……」

  「你們這些殘損之部拿什麼去和人家拼命啊……」

  「還妄想有什麼自立下去的條件和優待……」

  「殊不知覆巢之下,又豈有完卵乎……」

  「你等又可知聚龍城那些不知好歹之輩的下場。」

  「如果不是你們這兒,還依然打著羅氏舊主的旗號……」

  「只怕前來的就不是我這麼區區一介勸使……而是淮軍專做轟城陷地的巨炮大車了。」

  「難道你們要拿這些好不容易才在紛亂中保全下來,權且獨善其身的麾下子弟和父母妻兒……」

  「徒然無益的去賭一把玉石俱焚的後果麼……」

  說到這裡,他也稍稍緩下了口氣。

  「再說那位大帥身上好歹也是流著羅先公後人的血脈……」

  「最後能夠得以光復的,也還是羅氏的基業啊……」

  「本家一蹶不振乃至絕嗣之下,從別宗外支引入一位新當主來振作家業。」

  「在本家歷史上,難道又是什麼的稀罕的事情麼……」

  「就算十日後直接劃撥在了淮鎮的治下,以這北地之廣大……」

  「難道你輩還用擔心在軍中世代沿襲下來的技藝,會有所荒廢和疏怠的可能麼……」

  「不要把眼光只放在這區區遼東一隅啊……」

  次日,打著定襄軍旗號的隊伍,就此打開城門列隊而出,向著輕騎抵達的姚仲平所部,交出了防要和兵甲。自此,遼河幹流以西的大部地區,十多座軍城鎮戍都已經基本完成了轉手和易幟。

  第1083章 立新(八)

  遼東中部的駐燁山下,已經是車馬戎碌而大軍匯聚了。

  作為遼河平原到遼東丘陵地帶之間,地理海拔最高的山丘所在;這裡據說是上古夏商周時的孤竹國,祭天告祖的遺址,因此還留下了不少真假難辨的古蹟和石斧玉片等殘碎之物。

  而在這裡向東北向觀望,已經可以看到遼河東支對岸正在清野堅壁留下的烽火點點。而前出的數營淮鎮騎兵也正在那些地方與之交鋒和接戰當中,執行那阻擊、騷擾和破壞對方正好以暇撤退的反清野堅壁行動。

  「遼誰西岸地區已經大都被拿下了……」

  我站在一塊大型沙盤面前,聽取參軍們的回報。

  「姚平仲所部入駐安台、安寶諸城……就地聚攏安撫戶口和主持復耕事宜……」

  「亟待良種、農具和畜力的補充……」

  「种師道部三千人馬已經開始,向北面遼誰中上游的遼濱、新城郡一帶迂迴……」

  「如今梁河、倉勿二鎮已下,定襄軍餘部出降……」

  「再加上東寧軍故地早早倒戈相從……」

  「昔日羅翻所屬的三軍三鎮一守捉,僅餘保定、遼城和蓋牟數處可以聚兵頑抗了要了……」

  「自此收編和招降羅藩各支舊部,約萬四有餘。」

  「其中僅有小半勉強堪用,已異地編派往後路輸糧了……」

  「其餘就地編入地方屯墾所需……」

  穩紮穩打的推進到了這裡,剩下的已經不是簡單勝負手的問題了;就算是最遲鈍和愚昧的人,也能看出來他們在這平原地帶已經無力阻止和妨礙,淮軍正面碾壓的攻勢了;也只有退到背靠丘陵成群半環抱當中的遼城郡,或許還有負隅頑抗的機會和可能性。

  而對我軍來說,則是要考慮如何儘可能的利用這種大勢和上風,集中殲滅敵對陣營的有生力量,而不是讓他們輕易的潰散奔逃掉,然後給日後留下一屁股需要長期收拾和重整的爛帳。

  最好最理想的結果和狀態,就是稍帶負責打通西線的寧沖玄所部,帶著東南諸藩那裡羅括的勞役和物資歸還,然後與遼水西岸的种師道所部,在北面的側後方形成東西鉗擊之勢,然後用中路主力一波流A過去將其推平。

  但是戰場中突然得到了一份東西,卻是讓我有些警惕起來而暫時放棄了減緩進兵的打算。

  ……

  徐州城。

  大國興寺舊址一角,掛著柏谷寺下院匾牌的院落里,香菸縈繞而燈燭爍爍的小型佛堂里,已經很有一些規模和氣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