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怕是最麻木最愚鈍的人,在這種類似後世傳銷式集體強制洗腦氛圍的反覆影響和薰陶下,日復一日的就自然而然的變成,某種順理成章的習慣和潛意識,而不會再輕易去反思和質疑了。

  然後接下來的口號和歌子,就會變成「吃誰的糧,賣誰的命」之類,乃至具有更多潛在傾向性和誘導內容的東西。

  時不時的還有人以先到者和過來人的身份角色,輪流進來給這些新流民的現身說法。

  他們是如何在淮北道內獲得各種好處和安置,自此過上了有田可種(雖然是集體勞作的公田),有屋容身(比集中營稍好一些集體宿舍),吃喝不愁(集體食堂雜糧配給下的半飽),生病有得救治(作為聯校醫科生和戰地建制醫護的聯手對象,解決一些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再不然就開一些萬應藥類的安慰劑,好讓對方自己慢慢熬過去。)的種種好日子的描述。

  偶爾還會有以流民悲慘遭遇為題材的白戲上演,以對照他們在檢疫營相對安定而有所保障的日子,然後待到一定時間之後,再把他們分派出去就很容易變得十分的配合,乃至有所踴躍和期待起來了。

  而在這個啟發和觸動的過程中,哪些是真心有所感覺和共鳴,渴望有所改變的現狀;那些又是心不在焉、虛以應付和敷衍了事的,自然就是分別明辨出來了;然後這些形跡和來歷可疑,或者乾脆就是潑皮懶漢缺乏生產技能的存在,就可以送到礦山、鹽場之類的東西,接受更進一步的改造和甄別了。

  就算其中混雜了一些意志堅韌,潛伏很深的奸細,在這種終日無暇的高強度勞動環境下,也就沒有更多機會去串聯和活動,乃至對淮地治下採取什麼實質的行動和作為了。

  這樣對於地方的後續安置和編排工作,乃至融合和消化外來人口長遠規劃,都是具有顯而易見的潛在加成和其他好處的。

  因此,雖然這其中零敲碎打積累起來的花費不少,但是卻是屬於正常財政計劃外的編列,雷打不動要堅決保障的少數事項之一。

  第1021章 頹然(六)

  而在宇文家居城坐鎮的淮鎮代表當中。

  監軍的大使臣吳穆,有些矛盾又有些心情複雜的看著一份,來自江寧方面的敕書,再次確認了上面的簽印和押封之後,也算是大大地噓了一口氣。

  自己公然出面為淮鎮越境跨海攻擊的行為,以官方名義進行背書和表態的冒險作為,總算是有了名正言順的憑仗和依據了;雖然前後一波三折的,讓這個憑仗和依據來的都有些晚了。

  在國朝平叛期間作為中使的他,大可以就近授權淮鎮麾下兵馬,代行處分東海道各藩的不法和逾越,乃至鎮壓各種反逆和叛亂行為的權益之便;

  雖然不大明白,江寧方面為什麼會給出這種看起來十分寬泛,卻又不甚明確的授權,但是也多少刻意感受到江寧行在那邊的急迫和自顧無暇。

  也就是說讓他繼續替行在背上更大黑鍋的同時,也有了更多可以上下其手和拿捏好處的機會和由頭,畢竟能夠替那位天下數一數二的至尊人物背鍋,可是常人難以企及或者說夢寐以求的機緣啊;

  想到這裡他不由苦笑了一下,別人或許還會這麼想,但是他又豈能不知道,讓朝廷暫時力有未逮的淮鎮,難道是那麼好拿捏。

  要知道,來淮東作威作福之後,在回程海上沉沒掉那一船官人,至今可還沒有一個像樣的說法和調查結果呢。

  作為一個傳統的刑餘之人,他雖然頗為愛材難捨又格外的惜身,但是私底下也是自有一番建立功業的用心和期盼;因此從某種不可名言的立場上說,如果淮鎮能夠對外征戰的越多,他可以粉潤到的功績和名望,也就自然水漲船高而上了。

  這才會讓他破天荒的打破一貫的謹慎和低調小心,在揣摩了江寧方面可能反應和態度的重重概率之後,利令智昏的為淮鎮的軍事行為,以朝廷使臣的身份進行張目和背書。

  而廣府發生了變亂的消息,則成為了壓倒整隻駱駝而讓他走出這一步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初他可是就帶著幾個親隨前來上任的,隨著物件還沒有小半車;而他從五歲賣入宮中給老公公做養子開始,用了將近三十年時光,從區區一介灑掃庭前的小黃門到挽馬駕車的奉乘,再到開啟門戶的十八班宮門邸侯,西頭供奉官、副知內揭者監;在宮中侍奉多年的積蓄和偷偷置辦的產業可都還留在廣府,眼看就這麼陷於反賊而沒了。

  如果不能再想辦法給自己撈一點補充,作為日後的備身之資;無論是繼續打點上頭保住眼前的位置,或是就此放下一切退養,找個相對安定富庶的地方做個富家翁,也是需要相應的錢財和可以援引為庇護的人脈。

  與此同時的東寧府,白沙大城外,已經是一片塵土飛揚亂鬨鬨的局面了。

  前澄海世子梁邦楚看著城外那些拿著武器,牽著車馬背著大包小包,紛紛匯聚而來的大隊小隊人馬,卻是一點欣然和得意的心情都沒有。

  有的是被他的許諾和漫天大謊的宣傳給誑來的,有些則是在北邊被那些大索地方的淮軍,給逼得呆不下去而已然投奔到自己這邊。

  當然了,他也不見得好過多少,在一路敗退的時候,他可是縱容部下以清野堅壁為由,沒少抄掠和肆虐沿途地方上的城邑鄉里,而過寫了大量的財貨和青壯人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