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加上內部例制的層層過手之後,能夠分攤到具體船上的費用,甚至連一個月開船出來操訓幾次都不夠,雖然他身為船上的將官自然還有別樣的收益和進項,身為清源林氏的本家也有給予補助,讓他有機會拉攏和恩結船上的人心。

  但是作為駐留在浙東和閩中之間的這隻東江水師,還是在整體上不可避免走向某種頹勢和馳廢的趨勢,如果不是近幾年水師高層達成了某種默契和協定,而引來外援的話;官兵中的大多數人只能窩在幾個駐地的港口附近,搶在船隻徹底失修朽爛掉之前,捎帶幹些私活來維持日常的基本營生。

  而這些年下來,林龍標在岸上有好幾處包養的公館和妾侍,為了維持在各地優裕而體面的日常生活,他必須有足夠的進項才是,而東海社能夠提供給他的東西,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公器私用的,為其保駕護航而打擊潛在競爭對手而已。

  水師的體制與陸師有所不同,一艘船本身的人員,就是最基本的單位和建制,船校尉和虞侯就是獨斷專行的主宰人物,也是最基本的軍官階層,而副尉、正輔炮長、海兵火長、醫工、匠頭、廚管、倉事等專業人員和技術兵種,構成基本的士官階層;

  然後以三至五船為一標,三標以上為一哨,若干哨則組成了一部鎮防水師;若是名城大邑的望要所在,則還會分為左右鎮、左右廂等體制,以及附屬的海兵隊和岸上的駐防營,再由一個水軍統代、統領乃至提轄統制官進行管轄。

  因此最多的時候,一隻水師可以達到戰輔海船上百到數百,三五萬人馬的規模。

  而林龍標下轄這一標也被稱為旗頭標;屬於狀況最好的一大四小五隻戰船組成,平時也是近海巡航艦隊的基本單位,而且由於得到大金主的扶持和投入,也並不缺乏出海和討伐作戰的經驗。

  在國朝東海水師主力已經元氣大傷而恢復起來遙遙無期的情況下,他們這些地方水師無疑就是橫行海面而鮮有對手的最有威懾力所在了。

  再加上第一次北伐失利,而東南行司被撤廢之後,對於這些東南路水師的管束和控制,也隨著可以投入的淄費而被大為削弱,這些地方水師的上層,也開始產生各種各樣別樣的想法和思緒了。

  但是相比同屬東南路下其他幾路,飽受大雲教圍困的福州候官水師,或又是漳州境內規模有限的溫麻水師,或又是更北面江東道南通州,已經名存實亡的靜海水師;東江水師坐擁魚米之鄉的明州,乃至浙東一代的富熟之利,又有來自東海社的扶持和資助,無疑是日子過的最好的一部分。

  甚至在其他地方水師已經開始以浪損和海難為由,私底下折賣船隻和物料來維繫的同時,東江水師還破天荒的接收和補充了國朝定製的新船,正可謂是蠍子爬爬獨此一家的風光。

  然後卻又遇上兩浙之地綿連甚廣的鈔變和後續動盪不止的民亂,特別是現今大雲教賊出閩地而肆虐兩浙的局面;雖然依靠水師的存在而暫保沿海各州縣無虞,但是來自地方的接濟和入項基本都沒有了,不得不更加依賴東海社所提供的資源,而幾次三番的挑戰底線做出火中取栗的勾當來。

  但是對於這次出兵的要求,東江水師內部意見並不一致,一些老成持重之輩甚至堅持不能冒險;但是經不住這次東海社方面,除了起錨和安置費之外,還給開出了一個讓大多數人無法拒絕的價碼。

  於是包括林龍標在內的水師將官們,聯手起來鎮壓和幽禁了少許反對派的聲音,而在仍有人員未歸而部分船上建制不全的情況下,還是將這隻水師大部分力量給拉了出來。

  因此這次從象山灣的駐地匆匆趕了過來,除了奪回被「逆黨」占據的翁山大島之外,還要負責封鎖島上的東西各處,確保沒有一船一人可以通過海路流散出去。

  「遇敵……」

  「有埋伏……」

  帆纜頂端的瞭望吊斗上,傳來撕心裂肺的叫喊聲,打斷了林龍標的沉思。

  「是從西北面的島後,給繞過來的……」

  隨即船上敲響沉重而悠遠的示警鐘聲,霎那間將所有活動在甲板上的人都摧動起來,而讓各種叫喊聲霎那穿透了風間浪頭,有壓倒了大海的喧囂。

  「降帆三幅……減速……」

  「扭轉舵輪……改向……」

  「以本船信標為首,後續跟進列陣……」

  「給我帶頭迎上前去,搶占上風位……」

  林龍標攀住一根繩纜而飛身站在尾樓上高聲喊道。

  「慌什麼東西……我們可是國朝的東江水師……」

  「能打敗他們一次,就能再敗第二次……」

  「不過是一些武裝大船而已……」

  林龍標往復的大聲鼓勁道。這時候更多的驚呼聲和叫喊,在他的船上此起彼伏的蕩漾開來。

  因為隨著距離的拉近,這些新出現的敵人,讓他們不由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齊列如雲的帆幅,那高翹入刀尖的船艏和橢圓修長的船體,在相互觀望的咫尺鏡當中,幾乎是同樣的水師船型,只是上頭的魚形燕尾的旗標有所差別而已。

  「飛魚戰船……竟然也是國朝水師的飛魚戰船……」

  「難道是朝廷派人來討伐我們了嗎。」

  「這可怎的是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