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反而還要被牽制相當部分的力量和精力,來防備可能來自海岸線的打擊和偷襲,這等於是在夷州的收益產生效果之前,就已經平白背上了一個巨大的負擔。

  這時候,被肥孔從島東裹挾而來的澎湖水師大部,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雖然他們只是一隻東海道的地方水師,建制和規模只能在其中處於墊底,船隻也失之於老舊,但好歹也是一隻正規出身的老牌水師;並且其淵源可以上溯到慶曆年間的第一次北伐後期,為了鎮壓和就近監視反亂的澄海公殘黨,而專門於澎湖設立這麼一支水師了。

  雖然隨著經年日久下來的重要性不斷下降,而從昔日直接聽令於幕府御庭會的,不斷降格和縮編逐漸淪為負責查禁巡防的三四流地方水師。

  但是現成的人手和船隻配備還算齊全,光是被肥孔過些過來的這些留守人馬,就足足有三四千號人;而且相比其他島洲外藩的駐防水師,因為處於海賊和私販頗為活躍南北航路之間的夷州水道緣故,各種操戰器械馳廢的也不是特別厲害。

  雖然作戰方式和手段,已經嚴重落後於淮鎮水軍,但是在操船和海戰上的本領,還是有不少共通和互補之處的,正好用來恢復我剛剛遭受敗績和損失的南線水軍。

  而且要知道海軍這東西,除了底下的水手和船員或許可以通用之外,再往上都是典型的技術兵種和專業領域的範疇了;因此,在我淮軍水師的培養體系建立成熟之前,實在有許多不可或缺或是難以取代的部分。

  雖然不能繼續直接成建制的使用他們,但是打散拆分和甄別了之後,用他們的海上經驗和操戰技巧,作為第二梯隊的水軍訓練部門乃至專門的學堂教習人員,還是可以勝任起來的。

  因此,我也特地撥亢接見這隻水師的正副管帶官,一個李寶一個叫楊欽的將領;專門請出詔書以國朝的名義且安其心,再加以額外犒賞和安撫手段以示籠絡,讓他們放心淮鎮的領導之下繼續為國出力,勇於建功云云。

  對此這兩位的反應也有些不盡相同,看起來年長一些而據說是本地藩家旁系出身的正任管帶李寶,幾乎是沒口答應著,似乎很容易就馬上接受了現實和結果。

  而另一位據說是廣府海事學堂,正兒八經科班出身的副管帶楊欽,就表現得含蓄內斂的多,幾乎就處於在那個被代表的角色當中,而有些沉默寡言而吶吶無語。

  這也讓我似乎瞅到了某種機會,可以使用分化瓦解手段而分而治之的間隙。

  第1012章 夷變(七)

  這就敗了,澄海公世子梁邦楚恍若隔世的看著有些渾濁的水面上,倒影出來的那個鬚髮板結滿面塵垢,潦倒的已經得看不出年齡的男子,就會是自己。

  而曾經非最好的石蜜和雪頂冰泉,百般炮製而成的冰酪不飲的自己。居然會在焦渴的驅使下像一個藩奴一般,去喝一個路邊坑裡積聚的雨水。

  而這一切都始於他在別人的安排和製造機會下,無意間看中和迷戀上的那個嬌小可人的身影,然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徹底不再他自己的掌控當中了。在某種背後力量的引導和慫恿下,他也被推上了那個風尖浪口而再也不能回頭了。

  被當眾羞辱收押,再被剝奪了一切資源和權利,伴當和侍妾也被處死的一系列處置流程之後。

  他不得不告別往昔奢侈浮華的生活,也失去了尊崇而榮耀的世子頭銜,而禁足在宗正寺那一小片院落里,每天只能讀指定的書目,來為自己的錯誤反省和贖過。

  他被放出來之後短暫的臥薪嘗膽和生聚實力,所鼓舞起來的巨大野心和景望,就像是一個巨大無比又美麗異常的夢幻泡影;在大甲城外的一戰就被輕易戳破之後,就只剩下殘酷而醜陋的內里和現實。

  帶著莫大決心和眾多支持而大張旗鼓跨海而來的上萬軍勢,還有在當地攻城掠地收降納叛,趨勢裹挾而來的「五萬」大軍,現如今繼續在他身邊追隨的人馬,已經不足兩千了。

  「淮軍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名聲真諦,他已經用成千上萬追隨者的鮮血,來徹底領教了。

  現在,他一心只想找個城高牆厚的安全地方,重新站穩腳跟再說了。

  「公爺……」

  一個聲音把他從自艾自怨的心理活動中喚醒過來。

  「那些淮騎又不見蹤影了……」

  聽到這句話之後,很多人都臉上頓時都露出某種僥倖和慶幸的表情來,這也意味著總算又可以停下來喘口氣,歇息一陣子,說不定還能吃喝點東西的閒暇。

  這些淮騎實在太難纏了,陰魂不散的兜在身後已經好多天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衝殺上來,不然就是一陣排射將他們打的人仰馬翻,而在這個原野之上幾乎沒有人和手段能夠反制和對付他們。

  躲進城圍邑洛里也沒有用,很快那些騎馬的步卒就會帶著炮車跟上來,擺開陣勢一轟,他們這些造成了驚弓之鳥的部眾,就不得不倉促奪路而逃了。

  在朝不保夕的刺激和壓力下,很多人也自暴自棄的做出種種破罐破摔的行徑來,由此也在地方上造成更多的衝突和殺戮,卻是他已經無力制止也不願意去管束了。

  在追追逃逃的這場貓鼠遊戲當中,這些部眾已經極為疲憊了,只要給他們一個稍微安全一些的落腳點,很多人能就這麼睡死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