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剩下的就是後續戰果和權益的瓜分,以及各種善後處置的交涉與談判了,比如對於新獲得地盤中所屬人民的編管和屯墾安置。

  由於戰後的利益劃分當中,與京畿道為首實力相對完好北方諸侯的矛盾和壓力下,讓南方那些邀約和追隨過淮軍作戰的殘餘諸侯們,本能的進行了抱團。

  由此趙隆為首的東征將官,也獲得了一個比原本全羅道藩家聯盟規模更大的,繼續由淮軍負責協調和裁斷,並提供相應武力保障和威懾下的,所謂新羅南五道殘存的二十六家諸侯,所組成的互助同盟。

  當然了說是互助同盟,其實還是在淮鎮的主導下,維持一支擇選各家藩兵中的精幹健兒組成,由淮鎮派遣軍官和士官為骨幹進行訓練和裝備,上萬規模的常備武裝作為日常機動和應急的力量;

  而按照盟約,所屬諸侯們將各自領地內的收益,拿出兩三成到五成不等,以金錢或是實物收成乃至特產的形式,來提供給同盟作為維持所費,也等於是向淮鎮輸款納貢而換取保護的代價。

  因為經過了後百濟國之亂後,大多數倖存下來的地方諸侯領下,可謂是相當貧弱和空虛,就算他們通過淮軍地武力仲裁和分配酬功,瓜分和吞併不少那些家系斷絕或是捲入叛亂的「無主之地」,而獲得更多的地盤和人口,但也是急待休養生息和解除軍役來獲得更多勞動人口。

  而淮鎮也在新羅南方諸道,通過土地置換和有目的的強制人口遷移,得到了從全羅道、慶尚道道江原道,沿海的連成一片的平原地帶,大概十五個小郡的地盤。

  目前被按照地理走勢和城邑分布,在全羅道以外暫時劃成四個權設的大州,進行直接管理和屯墾。這時候,通過擊敗後百濟國,所俘獲的彌勒教信眾和解放的大量被裹挾人口,就得以派上用場了;

  再加上,後來報復和懲罰性得從北方諸侯的領地上,以通敵和協從叛亂為由所挾帶回來的大批青壯年,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通過交易和土地置換,落到了東征軍的支配下。

  因此,這權設的四州之地並不缺乏人口和勞力,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他們大多數人,能夠活著度過這個冬天了。

  因此,為了降低新占地盤內的壓力,除了追加一筆六萬石糧食和其他物資過去之外;這些新羅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將分批渡海,送到相對溫暖一些的淮東境內充作官奴,再按照慣例編配在各個屯墾區內進行編管勞役和日常改造。日後再擇撿表現好的重新填充回去。

  但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形形色色的新羅人在接下來的編派和安置當中,大都表現的很是順服和耐受的態度,根本就沒有多少國內那些流民中,常見狗皮倒灶的是非和爭端。

  顯然,作為愚昧盲信難教化著稱的新羅土人,他們顯然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在親眼目睹一慣堅信的彌勒教及其神乎其神的光環,被槍炮從精神和肉體上碾為扉粉之後,就迅速轉變成對使用火器的淮軍,各種無限的膜拜和由衷的服從意識了。

  因此,維持他們生存下去的消耗和需求,甚至比中原大地上的流民還要少一些。也多少造成了那些新來流民的壓力和競爭意識,這就是後話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第二批南下的船團已經在最短的時間內編組完成了;二十條各式功能的千料海船;包括海兵隊、驃騎、獵騎、車軍等加強過的三個主戰營。

  與此同時,我也可以考慮見上一見來自嶺外的某個人了。

  第998章 跌宕(三)

  原野之中的秋操聲還在轟然繼續著。

  而我卻不得不有些百無聊賴的,聽著自稱是新朝通政司左使的來人站在我面前,聲色俱全的痛陳厲害。

  他約莫四十多出頭,生的是一副精明幹練外貌而老於城府的氣度,說起話語來也是頗為煽動性和感染力的。

  「如今正是天大的機緣和變局啊……」

  「國朝的人怨都歸於幕府,而天子始終品德無暇……」

  「因此只要能大政奪還之後,自然是重聚人心。而勵精圖治了。」

  「這對大帥亦是天大的好處……」

  「不但可以光復家名,洗刷啟年公當年的……」

  「還能為宗藩之表率……」

  「……」

  雖然對方還在口如懸河的誇誇其談,說實話,我已經很有些失望和不屑了。

  阿萌的兄長之死實在太不值得了,就因為這些豬隊友一般的存在,反襯出來的只有黯淡無光的前景和未來……

  而這些讀作正定黨人,實為保皇派沿襲下來的這些殘餘力量都是什麼貨色啊,眼裡只有奪取政權之後的各種好處和便利。

  卻從來不談也說不出來,如何進行政權和組織上的建設,如何平穩的過渡權力和保證中樞的權威,更別說解決眼下一連串社會問題和矛盾的決心或是腹案。

  連個長遠規劃都莫有,只有模糊的憧憬和理想而已,以及一廂情願的幹勁和莫名其妙的信心。

  好像推翻了幕府的管領之後,就可以將國超內外積累下來的一切問題迎刃而解了,這種天真和幼稚,我建制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難怪幕府一直以來並不把他們當回事。而始終將其針對的重要性,也一隻排在那些朝野非法勢力和反對派的最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