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算是那些成批輪休的軍士們,我也已經承諾會給他們和家人團聚或是結婚生孩子的足夠時間,這些承諾可不是那麼好反悔的。

  為了保衛淮地保護家園,結束他們假期重新上陣,那是理所當然的覺悟;但是為了個別人的利益和上層的額意志,大冬天裡跑到安東去繼續作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會揮霍和消耗掉我多年積累下來的潛在權威的。

  「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呈達麼……」

  我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外行判事羅思瑾繼續追問道。

  「你如今也是我淮鎮的重要成員。」

  「完全沒有因為過往的身份和事情,而有所避嫌的。」

  「承蒙軍上信重。」

  他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感動和誠惶誠恐的顏色才道。

  「卻是關於博羅會的事情……」

  「博羅會?」

  我驚訝了一下,再次聽到這個名字還是讓人有些心情複雜啊。

  「他們又想鬧出什麼么蛾子麼。」

  「按照來人的說法,這一次的遼東反亂……」

  「卻是博羅會打算扶持外姓,而將遼東本家給徹底取而代之了……」

  我的表情也慢慢變得嚴肅起來,不管過去再怎麼撕逼和紛爭不休,安東大羅氏好歹也曾是婆羅洲小羅氏的宗家,在明面上於情於理是沒法完全坐視其覆亡;

  而且,好容易在新羅藩將博羅會扶持的政權和勢力給打壓下去,卻又讓他們在安東之地重新做大起來的話,那我這一切努力又是為了什麼呢。

  「好吧,先見一見來人再說……」

  我有些沉重的點了點頭。

  「然後我會下令半島三州就地動員起來,讓當地駐守準備出兵接應的事宜吧。」

  「要是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就讓族人舊屬避到南邊來吧!」

  「最不濟,我治下還是能夠庇護他們一時一世的。」

  於是,在徐州城外的另一個地方,新建城的館舍里羅成信也在患得患失中等來了準備會見的消息。

  短短兩年多時間,遼東半島上的三州十一城的治下,就像是完全換了一番風貌一般;往來如織的商旅和永遠都是那麼忙碌的販夫走卒,顯然都是就近加入了淮東所掌握的環渤海體系之後,所帶來的輻射效應;

  而在這種繁榮的背後則是另一種令人苦澀和沮喪的事實,除了一些還在懷念羅氏往昔榮光的老人之外,當地人心向背也逐漸不復為羅氏本家所有了。

  因此在如此林林總總的心緒印象下,讓他即將要面對那位遠宗,而特意準備下來的條件和話語,也是一變再變,在患得患失的憂慮重重當中,已經往復推翻了好幾次。

  說實話,他並不是一個老練城府或是多謀善斷的人物,只是臨危受命而不得不努力去做;但是終於能夠得到親自接見的機會了,他也必須不顧一切代價的把握住這個機會才是。

  ……

  而在新羅藩。

  隨著江面上密密麻麻渡江逃亡的身影,大同江的江水似乎都已經沸騰起來了;

  隨著後百濟國主和令夫人,已經在殘餘扶桑兵的護送下搶先一步逃過了大同江的消息擴散開來;如今在聯軍面前全線敗退的後百濟國,在江南僅存地盤裡那些依舊死忠愚信或是抱有一些希望的軍民百姓,就像是即將隨大船沉沒的鼠類一般,都在瘋狂的搜羅沿海船隻和各種泅渡的手段,而不惜一切的想要過江逃往北岸。

  而在遠離將變得內陸地區,那些來不及逃到江邊或是受阻於道路的人們,則是紛紛摘下旗幟脫下號服,藏起兵器而躲到家中去,以一副良善順民的姿態,迎接著節到來勝利者的處置和其他不可預測的結果。

  自此大同江以南的地方直到西面的黃海沿岸,後百濟國興兵數載所占據的土地上,用刀兵和信仰所建立起來的秩序徹底崩潰不復,也再也沒有成建制或是大規模的武裝力量存在了。

  反倒是一些有所野心或是敢於冒險的人士,得以紛紛重新冒了出來,而打著已經覆滅的諸侯藩家,舊日部屬或是僅存族人的旗號,或者乾脆就是主動響應王師的義兵;而乘著這個短暫的間隙和空白,嘯聚一地而主動占據起附近的城邑市鎮村落,進而相互火拼和吞併起來。

  因此在一時之內,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大小數百股各色地方武裝來。

  ……

  而與此同時的大同江出海口,南埔郡西灣港附近。

  宗澤站在甲板上恣意縱情的發號施令著,指揮著部下一次次的成群結隊衝進,敵對的船團之中製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殺戮和煙火來。

  簇擁在他周圍的飛魚戰船和武裝快船,就像是衝進魚群里獵食的鯊魚或是海狗一般的,每一次都能在煙火繚繞和殺傷震天中,點燃或是擊沉更多的海舶,從敵對的船團陣列當中狠狠地撕下一大片血肉來。

  他可是用了好幾天的準備和偵查,數次壓制部下請戰的欲望而放過了政治四隻前哨船隊,這才得以險而又險堵上這麼一隻龐大的扶桑船團。

  更何況讓他有些慶幸和驚喜的,乃是為這隻扶桑船團提供護衛力量的,赫然是曾經把他追殺的上天入地,眾叛親離的差點走投無路的「七海武」旗號。

  這正可謂是新仇舊恨公事私怨可以一起了解了,不過他還算是足夠理智和心裡有數,並沒有讓親自解決私仇的想念和衝動,壓倒公事上的職分和操守,而放棄了居中坐鎮指揮的職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