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我重新走出來之後,又有人向我匯報了新的消息。

  江寧方面果不其然的拒絕了淮鎮出兵南下助剿的建議,而是勒令經營好地方的局面,做好將來接迎官軍北上攻略河北的各種準備。

  第979章 浮夢(四)

  江寧府,石頭城。

  「淮軍,豈能再動用淮軍呢……」

  監國冷聲道。

  「焉是殺雞用牛刀呼……」

  「我還要指望他們坐鎮淮上,而威懾河北呢……」

  「若是動了誰去替我看住河北和平盧道呢……」

  「因此,不但淮軍不能動,就是關內和山(南)西道的蜀軍,也是決計不能擅動的……」

  「盤據關內那些首鼠兩端的西軍,也不是什麼善於之輩……」

  「若無三關之險和重兵在側,他們又怎麼可能……乖乖輸臣納款呢……」

  「還有河北那個張邦昌,真以為他還是那個行台大都督麼……」

  「國朝派去的使臣就這麼沒了,到現在還沒有個說法。」

  「他真當這個位子可以安然若泰下去麼……」

  「再派一批人去,讓淮鎮負責護送好了……」

  至於淮鎮和張邦昌地盤上的那點是非和爭端,他反而不用再放在心上了;

  無論是真心有所讎隙,還是表面上做出來的功夫;若是兩下還是照樣和睦如初且暗通曲款的話,倒是沒法讓人放心了。

  這異論相攪的制衡手段,自然同樣也適用在內外帷幄的領域上。

  反倒是關於淮鎮的另一個消息,更讓他有些在意和困擾,因為剛剛才回到駐地消停還沒有多久的淮軍,居然以保護通藩之權為由,又對新羅藩之地另起戰端了。

  這上萬人馬拉出去登船渡海的動靜,可不是那麼好遮掩住了;

  事實上對方也沒有遮掩和隱瞞的意思,而是早早就派人護送那些所謂新羅當地外藩家族的代表,到江寧方面來呈請和訴求了。

  這就不免讓鴻臚寺司藩院的那些傳贊和行人們,有些進退兩難的坐蠟了。至少國朝不能再名面上公開宣揚,對這些臣藩之屬束手旁觀或是見死不救的作為。

  因此,也知道這麼表面安撫著將事情拖了下來,又直到淮鎮出兵將這個局面主動挑破,而迫使朝廷不得不做出一些表態來。

  但就算對此再怎麼不滿意和事後追責、訓斥相關人等,但至少此時此刻的國朝也不能在名面上有所退縮和遲疑,或是露出某種後力不繼的跡象,不然很可能就是一串連鎖反應式的是非和紛爭了。

  無論是西邊還是北面那些尚未平復的地區,都有可能生出更多的事端來。

  難道反過頭來還要用國朝的名義,為淮鎮製造的既成事實所背書麼,一想到這裡,他就有些煩膩,也愈加確定了日後一定要將淮鎮改組和拆分的決定。

  但至少在河北初步平定之前,他還需要借重淮鎮的存在,來彈壓兩河和東北的局面,因此,相對於那些暗地裡經略的手段,繼續維持必要的籠絡和善後手段還是必不可少的。

  「內侍監何在……」

  想到這裡他對外呼喚到。

  「奴婢謹遵上命……」

  「派人去催問一下澄海府上……」

  「雯婷君的嫁妝和陪侍都備齊了沒有……」

  「賜婚之事,余已經沒有耐心在拖下去了……」

  「君上,外朝有消息……」

  一名走到階下的近侍,小心察言觀色的稟告道。

  「說是東天竺魔羯陀諸邦的高達國善盡王,通過靜海公家轉呈進獻的天魔舞女樂一部……」

  「已經抵達江寧了,正在候著軍上的傳召呢……」

  「那就傳閱吧……」

  監國擺擺手道,他看膩了江南風味的聲樂,也聽多了北地的大雅韶然,偶然換下域外的風情也好。

  更何況,還是傳說中天竺佛門培養出來的天魔舞樂。據說最初的原型和記載出自敦煌莫高窟中的天人舞蹈壁畫。

  原本隨著數百年前那爛陀寺為首的佛門,在天竺逐漸式微而幾乎要失傳了;然而在那位橫空出世的梁公西征途中,以護髮聖戰為名對於北天竺的經略,卻給當地江河日下的天竺佛門,再度續命而重新興盛起來。

  因此,在這次被稱為「祖庭再興」的天竺佛門復興運動當中,作為佛門發源的祖庭之地,以古魔羯陀國故地為代表的東天竺,也由此在唐人征服者的扶持下,驅逐摧毀了當地婆羅門王公和邦主,重新建立了好些個親附唐人而崇尚佛法的新國城邦。

  也被稱為弘法二十六邦國,一致拜東土大唐來的三藏法師玄奘僧,為繼龍樹法王、馬明菩薩之後的新佛門再興祖師。

  因為這位玄奘祖師不但將佛法帶回中土,而創立了當時佛門八大宗的法眼、三論、唯識三大源流,還寫出了《大唐西域記》這部,讓唐人對天竺之地擁有了自古以來大義名分的巨著。

  而這個原本由瑜伽宗秘傳的《天魔舞》等諸般技藝,也得以重新恢復起來,又成為了進獻東土大唐的貢禮之一,一直流傳在宮廷諸樂之中,直到乙未之亂中才在中土徹底失傳。

  曾有詞人的《輦下曲》詩中贊《天魔舞》曰:

  「西天法曲曼聲長,瓔珞垂衣稱絕裝。

  大宴殿中歌舞上,華嚴海會慶君王。

  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曇花滿把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