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何況我也知道,有人始終在中路軍中隱隱鼓動言論稱,我和麾下的淮軍是來搶功和撿便宜來了,將他們浴血奮戰的成果,淮軍輕輕鬆鬆就給奪走了。

  而後來的一些淮軍主動出擊之後的表現和作為,也似乎加深了他們這種趨向和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我能夠提出的種種建議和警告,也自然被當作某種轉移話題和矛盾的手段,一一的駁斥或是刻意忽略掉了。

  反倒是眾口一致的各種建言和倡議,從相對委婉的,讓初來乍到的淮東軍「好好的休整一番」,不要再妄動兵戈的;到不要擅自行事而牽動局面,破壞現有布置和成果,沒有顧全大局的觀念云云,甚至就差沒有人跳出來指著鼻子喊,「千萬不要來礙事」了。

  雖然大都被同來的王貴和劉延慶,用奪得的戰績和殺敵數字說話,而紛紛當場駁斥了回去,但是這反而讓我堅定了一件事情。

  正所謂是有一就有二,斷然是不能低估這些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敵軍,所採取的手段和決心的下限。

  身為友軍的告知和示警的義務已經盡到了,至於別人在私心和慾念的驅使下,鐵了心想要做死的話也且由他去了。

  至少這次會見也不是毫無成果的,至少以現今據有的地盤和成果,爭取到了一個相對自由行事的口實和名義了。

  畢竟,這一輪攻勢下來,來自城東和城西相繼出擊的部隊,已經將洛都北面平原上的敵軍,分別包圍和壓縮在,以河陽橋南關和千金堡一線,由洛都六水之一的谷水和澗水分隔出來的狹長地帶上了。

  若不是決堤的覆城渠暫時擋住了我軍繼續攻擊的去路,只怕早就在安喜門前成功會師了。

  另外,身為總領前沿的主帥王端臣,身在其中的態度也很值得玩味。

  雖然在檯面上不歡而散了,但是私底下還是有極少數個別軍序的存在,表示了繼續願意溝通交接下去的意願。

  與此同時,城頭上同樣有人在打量著上馬遠去的風雷旗,卻是名義上的軍中第二號人物,宣徽南院副使兼帥司督辦梁天錫。

  「任公,就這樣任他去了……」

  一個聲音在他身邊道。

  「不知妥當否……」

  「那是因為端帥還需要淮軍的力量……」

  「也需要淮軍來逼迫和刺激那些,有些疲沓和倦怠的軍序……」

  「好讓他們能夠出死力而已……」

  「不管你們私下是怎麼想的……」

  「段帥才是那個掌握陣前全局的人……」

  「既然帥司有這個需要。」

  「那至少名面上的精誠團結,還是要維繫住的……」

  這時候,從西面飛馳的封塵裡帶來的一則消息,則讓帥司剩下的心情,再度發生了某種震盪和變化。

  ……

  意外發生在都亟道西北的澠池鎮。

  這裡北瀕黃河與河東道的垣曲、夏縣、平陸隔河相望,南與洛寧、宜陽相連,東裹義馬與新安為鄰,西界崤函與陝縣接壤,可謂是連接溝通河北、河東、山南和都亟的四戰之要。

  然而作為八門金鎖之一澠池關的核心部分,被淹沒在一片屍橫枕籍和滿地廢墟當中的雙橋鎮,也剛剛結束了一場格外慘烈而又力量懸殊的戰鬥。

  事實上留在河北道的數萬人馬,數天前就從陝州硤石縣境內大陽橋強行度過了黃河,而一路殺到了澠池關下。

  與突然拔師向西內的燕汝龍等部塞外軍馬,外呼應的夾擊之下,就算是駐守在當地不滿編的一個廣寧軍,六千奪命將士最終也沒能逃脫覆滅的命運,甚至連報信的人都沒有能夠逃脫出來。

  當然,這次放棄關內的防鎮而移師潛襲之前,身為太尉的宿元景鼓舞和宣稱的理由也很簡單,這是在大局已經危殆的情況下,以西進的攻勢為洛都的朝廷秘密尋找一條後路和生機。

  雖然口口聲聲宣稱要與城協亡,絕不離開洛都一步,但是真要是到了那麼最後一步,他們還是要有所準備讓朝廷北狩的。

  這時候,依舊在掌握當中的大陽橋和澠池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而且奪去了這處西進的要衝之後,也等於變相隔斷了來自蜀中的西路兵馬,與中路大軍的聯繫和紐帶;並且讓來自河東等地的北朝勢力,有了一條威脅和馳援都亟道的新通道。

  第942章 驚破(十七)

  風雨飄搖的皇城大內,一處新修繕過的偏殿之中,卻滿是旖旎脂粉的氣息和氛圍,靡靡繞樑的輕歌曼舞,隨著衣裳單薄的女樂工和歌者,軟綿綿的曲調充斥期間。

  然而,作為這一切事物環繞的核心。被一眾不著片縷的女體環繞著,用身體接觸和摩挲著的唯一的男性,卻是處在神不守舍或是心不在焉的狀態當中。

  「大攝,還請早下決斷才是。」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為國體存續著想……是可以稍作考慮和安排了。」

  「至少給張氏一族留下一些種子啊……」

  作為洛都城中最高權力者,總攝天下的衛王張恩賢,顯然也陷入某種猶豫不決的困擾和動搖當中。雖然他杖殺了公然勸說他北狩的大臣,以示與全城軍民百姓共存亡的心志和決心;

  但是還是架不住局勢惡化之下,左右親近的各種旁敲側擊的建言和隱晦迂迴的告求,難道他還能把這些最後可以依靠的力量和人手,都給仗殺了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