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我突然在腦中冒出這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來。

  然後,努力回憶了一下,在這個時空似乎還沒有別人用過了,決定記在小本本上,準備日後作為我個人人言行語錄的一部分;說不定還可以伺機拿出應景刷逼格,順便哄哄有文學女青年情節的軟妹子什麼的。

  於是,在我作為某種溢美之詞的表揚,而逐段背出來後,湄湄抿嘴笑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彎彎了,卻又小臉含羞的道。

  「妾委實什麼都不會,也就和母親學過這點居家之道了……」

  然後隨著一聲吩咐,流水一般穿梭在室內的奴婢,開席的菜色也擺了上來。

  廣式風味的飯食和茶點,椒鹽鳳爪,桂州泡椒蝦,芸豆百合,蓮藕鴨掌、鮑魚竹笙海味卷和香煎魚、盅燉金湯翅,砂鍋香鱖、如意瓜卷;

  還有一大盆用海鮮、燒鹵、素什錦、瓜菜堆疊而成的蒸大菜,既是養生滋補,也兼顧了某種清淡美顏的用途。

  主食則是婆羅洲風味的椰殼飯,雪白的椰肉、金黃的乾貝茸,淡綠色的裙帶菜,連同椰汁一起燒成鮮甜口味的燴飯。

  甜點則是什錦果仁糖水,和用糯、梗、燦三種米漿做成甜釀心的茨團圓子。

  她這次前來探親的同時,也帶來了一批家裡用慣的老人,以及一大批嶺外特產和食材。因此,按照家裡比較清淡的口味,特地做了這麼一桌。

  就連薛丁格,也在自己專屬的小桌案上,得到了一大碗特意放涼的桂魚羹。然後,已經成為我女人的額三枚,也滿身不自在的被強制要求坐到了一起。

  左擁右抱著溫香軟玉,一邊相互夾挾著餵食而大快朵頤,一邊輕鬆的嘮家常,說著這些日子的家中瑣事和趣聞,也是一種讓人心靈安寧的享受和樂趣。

  隨後,就進入了更私密一點的環境和時間。

  第822章 啟新(七)

  益都城中,一處獨立的半舊小院裡。

  總材官孔吉吉也在發夢,卻是夢見了生活在新洲大陸浮光掠影式的過往。

  那是乘上最快的海船也要航行上一個多月,接力式的輾轉數個大島和海洲,才能抵達幾乎無邊無垠的大陸。

  遼闊的海西大平原,宏偉的落基山脈,綿連無盡的莽林和動輒高聳數十丈,數人十數人合圍的紅松巨樹。

  漫山遍野的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山林野獲,動輒長千上萬計的野生牛馬群,還有高冠的大角馴鹿,河口大洲的大片水沼里漫天飛舞的天鵝和雁鳥。

  成群結隊趕著畜群和大車,跨弓挾刀馳騁在寬廣大地上,隨獵且牧的歸化民群落和土生殷人部帳。還有國人靠山沿河開拓的木柵聚落和屯圍;乃至磚石牆圍的大小城邑。

  只要有人的對方,就會有漢家的教化學堂,裡面滿是各種膚色,來歷複雜的孩童們。而負責教導的他們的,多半是與新洲孔氏一族有關的各支族人或是門人子弟的淵源。

  光是各地專門奉獻出來由孔氏一族管理的學田和供養邑,就多達上千傾之多。此外還有打著孔氏營造旗號的各項產業,更是遍及各個唐人生聚的聚落大邑,為此服務和勞作的歸化人和土生番奴,亦是多達成千上萬計。

  當然了,相比翻過那道宏偉巍峨的浩大山脈去,追逐和教化那些遷徙不定的殷遺部帳;孔氏的親族們更喜歡利用海路的便利,放船南下而去千里之外。在南方島嶼星羅棋布的半島長洲上,有不少渡海而來開拓的唐人後代,所生聚而成的領有和藩地。

  其中最大的一支,無疑就是數百年號稱開新洲第一人的馬氏先祖伯庸公,就在當地登岸並留下了血脈淵源,與當地歸化土族世代通婚融匯後,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至今;而在國朝確立之後,又自成一體稱藩建制,對更南邊陸洲之上人口眾多的殷遺土族,進行世世代代的攻略和經營。

  而作為孔氏的傳世家訓和職責,就是配合這些唐人藩地拓展的腳步,以華夏大義之道,將這些流散在外而失落於蒙昧的殷遺之裔,重新逐步教導和歸化為諸夏之人。

  因此,據說孔吉吉在當地還有個指腹為婚的娃娃親,沿著海岸南下千里之外,南方小洲上那些密林城邑邦國中,一位領有數城沿海大邦的首領之女,也算得上是一位苗正根紅的番邦公主了。

  作為新洲孔氏的族人常年通商和往來教化的結果,逐步將生活在蠻瘴密林里這些習慣了拜天地祭鬼神的土生番邦,日常最喜歡用人牲剖心挖腹血祭的上古惡俗,給改成了用三牲六畜來酬神和祭祖;也不再坦身露體或是刺身紋面羽冠獸衣,而是從上而下開始努力學著說文嚼字,穿起精美雅致的漢家冠帶來。

  因此為了長久移風易俗的交通之好,家裡據說很小就給他安排了這門親事。

  然後,他夢見這個面模糊不清的女人,居然帶著一幫削髮禿首的土蠻,萬里迢迢的輾轉找上門來,然後不由分說的將他壓倒在地上,欲行那苟且之事,這讓他及時尷尬又是驚訝的猛然掙扎著。

  最後一刻,那個女人卻變成了母上的臉,頓然將他嚇醒了過來,然後才聽到一個女聲幽幽的問道。

  「怎的了……魘著了麼?」

  扈氏動了動之後,他這才感覺到趴在胸膛上沉甸甸的感覺,雖然身子被環抱壓著有些發麻,但卻是沒來由的帶來一陣安心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