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我就看見了,本應該坐鎮在益都的韓良臣,以及臉色凝重的掌書記第五平,等一干前來迎接的文武班底。

  我不動聲色的遣散和告別了諸營將士之後,重新坐上了隔音封閉的特製馬車之後,才重新對著第五平開口道。

  「出什麼事情了……」

  「南面海上除了意外……」

  第五平沉聲道。

  開什麼玩笑,我頓然啞然無語。

  居然那批來淮東攪事的官員,在送回去的海途上出了變故,於長江口的外海時候,居然就連人帶船一起翻覆沉沒了。

  這簡直就是,泥巴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來也是屎的噁心人了。

  原本反攻倒算的手段和策劃不但不能用了,那些幕後的主使者們,說不定還可以反過來到達我們一耙,博取某種同情和政治籌碼了。

  第821章 啟新(六)

  青州,益都城。

  作為淮東腹心六州的首善之地,正當四野一片草木芳菲,繁花叢簇當中。

  一路上在沿途停下來露面宣傳,再加繞道外地視察重點區域的需要,走走停停了好幾天,一氣處理完了一大堆手尾和後續安排的我,也終於得以回家休息了。

  我領兵出征在外的這幾個月內,就算是同時有三大主官缺失,淮東的局面還算是運作良好,體現出某種已經走上正軌的體制效應;

  而藉助國朝派遣前來觀風的巡訪團,作為磨礪人心和事故的試金石,也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因此,此刻在我手中,同時擁有社統調、馬統調和觀察使衙門,三份不同版本和來源的名單,都是淮東政權當中自上而下的各人表現和具體反應所構成,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其中既有少數敢為人先,斷然對不合理要求和非分之想,堅決作鬥爭的典範和代表,自然是可以考慮就近提拔和任用到,更加重要的崗位和關鍵部門上去。

  也有小部分在外來的干擾和利誘面前,表現出三心二意或是首鼠兩端,或是動搖和猶疑的人員,則要進行及時的人事調整,避免潛在的損失和隱患;

  比如將這些名錄上的人員,逐步籍由打發和外放到遼西五州、遼東半島和新羅藩等新開拓的邊緣地區去;在危害和影響有限的環境下,以慢慢的觀察日常表現和思想動態,來決定日後是否還可以繼續留用,乃至就此閒投散置下去;

  讓我很欣慰的是,以我看好的蔡元長、趙鼎、虞允文等三駕馬車,為中心的一批人大多都在前者當中,至少也進行了暗中的抵制和主動消除影響。

  當然了中間那些大多數基本沒有什麼作為,屬於從大流明哲保身的類型,也沒有必要太過苛責;該考察的考察,該歷練的歷練;繼續保持現狀下去就好。

  據說在肅反委員會那裡還有一份數量更大的名單,屬於寧枉勿縱的類型,就只能當作某種外在的參考了。

  因此我還額外召見,並順便安撫了一下看起來很有點失落、惶然和沮喪的秦長腳,並且親口保證就算他為國朝所論罪,這淮東也依舊有他的一席之地,並且身後毫無憂慮的。

  這一次觀風團的滲透事件當中,淮東的官僚體系內立場最堅定的,無疑是那些典型北人出身,西婆羅洲為主的海藩子弟,還有被帥司拋棄過的那些官吏屬員了;

  然後才是我從廣府乃至嶺外之地,直接或是間接招攬而來的那些生員和士子,他們有許多人都出現了動搖和惶然,但是大多還沒有變成實質上行為和舉措;

  而其中表現最為墊底的群體,則是來自江寧——潤州地區的人士,那些試圖和觀風團暗通曲款,乃至有所投靠和指望的不堅定分子,主要就是出自這個群體。

  這也不難以理解,他們來自的家鄉本身,就不可避免受到當地江寧行在的影響和干預,因此只能針對性的限制使用了。

  而再度出現在我面前的益都城,已經不失為一個人聲鼎沸,商旅幅集人煙稠密的望要大邑。

  光是五門外的郊野之地,各種附冀的民居和商肆,就如貼著城牆攤開的不規則大餅,呈現密密麻麻散布在南來北往的視野當中,一直延伸出好幾里的範圍。

  而沿途遇到的那些見到我的儀仗車駕,敬畏的自發聚集退跪在路旁,紛紛低頭行禮和問好的沿途軍民百姓;

  雖然大多數衣裳還有些破舊和補丁,但還算保持整潔和乾淨,至少不是人人面有菜色,也不是那種營養不良的青黃交加,看起來也是精神飽滿而聲音洪亮。

  而在這城郊的地區,其實還是夾雜了大量的外來落地商旅;以及按照不同分工衍生出大量,為城區提供相應服務和雜役的底層社會人士來;當然了,他們主要來自那些收到編管和限制的新進人群。

  在淮東的體制下雖然還做不到後世中國那種,幾乎家家戶戶都無所遺漏,但稍成規模的黑戶口和非監管下的人口流動,卻是不允許有存在土壤的。

  就算是外來的商旅,想要在淮東境內落戶開業或是長短期的深入內陸行商遊歷,也需要相應的連帶擔保,並且僱請足夠比例的本地人,來創造相應就業和就近監管的機會。

  方興未艾的淮東雖然不缺乏商機和市場需求,但是想要獲得足夠的准入門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相應的機會和利益創造出來之後,也只提供給那些能夠把握形勢,別出蹊徑做出貢獻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