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地方上那些臨時接收下來落腳和宿營的城寨里,卻是空無一人或是小貓兩三隻的一點點居民,而且看起來比我們來之前還要破敗的多,卻又有些倉促狼狽的痕跡。

  我們沿著河岸一路穿過了岩州的八時城、廣邑,抵達淵州境內遼河出海口的附近姚平鎮,然後沿著道路的分岔再折轉向西南,進入辰州境內穿過鐵山、石城各邑;

  最後,只用了三天兩夜的時間,護送著行動遲緩的輜重和人口,抵達建安州境內的第一處有本軍控制下的據點——安山寨。

  這才算是真正的鬆了一口氣,放下了大多數的戒備和謹小慎微來。

  然後,進入建安城短暫的休整之後,又要開始按照計劃分兵了;其中沈霍伊帶著本部人馬重新從當地乘船渡海,回到沿著海岸回到一百多里外的遼西境內去。

  而寧志遠所部的四個營則繼續留在建安州,加強對當地的掌控和治防;同時監視東面和西南面那些羅氏附庸諸侯的動向。

  只有我的本陣和若干輕重傷員,還有後勤和輜重大隊,及其隨行的大部分民眾,繼續南下積利州;而從半島最南端的都里鎮和界牌港,分批度過列島海峽而回到淮東治下,膠東半島的登州境內去。

  ……

  而在淮東境內的前沿地帶,依舊是一片西線無戰事的日常風光。

  而作為西線前沿的鄆州和兗州、徐州境內,滿眼滿地都是青黃色的麥浪稻野之間,無不是在進行著夏收前最後準備的人群。

  與內地唯一的區別,就是道路上多了些往來游曳的巡哨馬隊,而田間地頭也不乏一些拄著刀槍的武裝民壯和義勇,在那裡望哨和警戒著。

  而在戰線最南端的宿州,靠近淮河邊上的一處浮橋渡口附近。

  「這些臭鬍子……」

  作為新任青州守捉軍的藩騎都頭普速完,也有些厭惡的看著那些被繩子串起來的番胡,無論男女老幼都是蓬頭垢面,赤身跣足或是衣不蔽體,裹纏在身上的破爛,已經髒的看不出本來的樣子了。

  他很難想像自己也曾經是其中的一員,並且安然自若或是麻木不仁的接受這種骯髒污穢的日常。

  但是搜括人口的話,這些番奴也能勉強湊數了,要知道隨著淮東的歷次出戰和掃蕩,雖然沒有怎麼燒殺破壞,但是也把鄰接的毫、宋、曹、濮、單等各州構成的緩衝區,給反覆擄掠和拆平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無人區了。

  而「髒馬胡」「臭鬍子」,這就那些莊戶,對於這些充為公用奴役的藩胡,最常見形容和叫法。因為他們渾身是在太髒,而且生活習慣很糟糕,需要相當費力才能強行扭轉過來的。

  因此,在進入臨時設立的檢疫營之前,只能將他們趕緊河裡,逐一強迫著將他們身上的塵泥和油垢,給相互搓洗乾淨才準的上岸來。

  隨著南邊朝廷的北伐,今天的春夏之交到現在,淮東境內已經沒有遇到過像樣的戰事了。因此,得以繼續活躍在河南、淮北大地上的,反而是他這樣輕騎游馬的小部隊。

  倒是淮南那邊,還在源源不斷的往淮東這裡送人;這些打著友軍旗號的淮南人馬,隔三岔五就或多或少的,通過幾座浮橋送過來一批形形色色的男女和孩童,然後運走一車車的物產和作價的財貨。

  不過經過這些年的搜括,其中來自淮南本地的流民散戶已經不多了;現在主要都是來自荊湖北路和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因為內陸的二路北伐戰事,而各種流離失所的人等。

  作為當地官軍的妥善安置手段,就是把他們連哄帶騙的裝上船來,然後一路順水而下,而轉到淮南又輸送到淮東去,一個人頭至少可以換到七八緡的等價物資。

  其中不乏成批俘獲自當地的南下藩戶部帳,因為可以作為生財之道,所以才沒有被就地殺掉;

  因此,需要普速完和他的手下這樣,曾經同樣出自草原各部的老手,來進行甄別和遴選。

  因為與那些已經被殺寒了膽,或是打的沒有絲毫脾氣的河南、淮北之地的塞外番胡不同;這些位於內陸和南方的番胡部眾,還沒有見識過淮東軍的厲害,因此保不得會有變樣的心思或是生出什麼意外事端來。

  第816章 啟新(一)

  在建安州短暫停留和部署後續的期間。

  除了好好休息一下,西去征程的塵埃和疲憊之外,就是馬不停蹄的派出更多的武裝信使,召集來自建安州都督府境內的各處城主、邑令和鄉社長,到建安山城中覲見和開會。

  而明面上的理由,則是意圖藉助眾人所長,為境內的長治久安和穩定發展的大計,統一思想和踴躍建言建策云云。

  根據我與前兩代的藩主的後續協定,位於半島上的積利州、復州和建安州的三州之地,將作為後續執行條款的抵押和保證,以及借道出兵征討東南諸侯的大後方和跳板,而在此期間由淮東代管一切軍民事務。

  然後宣布進行戶口統計和土地清丈工作,來自淮東的武裝工作組,將深入到大多數的額村邑基層,去執行這些活動。

  然後,在根據收集的數據來,制定各級各種丁稅、田賦和徭役的徵收基數。

  而在勢比人強的占領軍刀槍環列之下,前來的大多數人等,也紛紛公開是表示了某種心悅誠服,或是堅決遵從前代藩主遺願的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