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轉眼就進入夏天了,天氣也變得炎熱起來,但是相應安東道南部的農業生產,也受到了戰事的嚴重影響。

  已經可以預見到的是,不光是遼西土地上已經是註定的大面積拋荒和饑饉,以及相應而來的逃亡浪潮之外。就連那些諸侯聯盟的領內,因為在開春的耕作時節抽走大量青壯的緣故,多多少少都要出現不同程度的歉收和減產了。

  當然了,像是安東羅藩這種多年的底蘊,完全還可以承受的起,並且對那些盟友和附庸的諸侯勢力進行不同程度的補償。

  當然,這也並不是完全無條件的支援,是伴隨著一系列的幕後交涉和妥協,以羅氏的權威和影響力增長,為代價來實現的漸進過程。

  比如,更進一步整合聯盟中的軍事力量,和相應經濟活動一致步調的背景下,羅藩擁有更大的主導和語話權的前景預期。

  與此同時,正在遼西南部兩州境內活動的勘探和測繪隊,也初步有所消息回來了。

  既然下定決心,從羅藩手中接受下這兩塊地盤,那就得作為淮東延伸的勢力邊沿,好好摸底和歸化一番,作為長遠布局的一環來經營。

  目前,分布在盤州和錦州加起來的五縣七城境內,雖然大半數都是山區和丘陵,但在呈南北走向的不規則漏斗狀沿海平原上,卻是相當優越的傳統農耕區,自秦漢以來就有先民經營和開發的歷史;

  以南端的小清河和北線的松嶺余脈——松山堡為界,兩州大概有現成開墾好的耕地熟田約十一萬傾左右;其中居然有一萬多傾是種植水稻的上等水田,其他都是種植麥豆瓜薯的旱田為主;此外還有大片的果園、林木和牧草地的分布。

  因為,這裡是典型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溫帶季風氣候,日照和降水都符合農業生產所需的雨熱同期;

  所以光是州府龍城抄獲的歷代戶籍田冊中,田畝單產量上來說,甚至比我所據有的淮東大部分州縣,都要高上一些;也就是少數的徐州、泗州等沿淮農業區,可以相提並論的。

  作為薛氏以遼西一隅對抗安東諸侯的大後方,這裡也是被很是用心經營和開發過的,可以說除了一些實在貧瘠的坡地、灘涂、鹽鹼地、沼澤之外,就再沒有多少新開墾的餘地了。

  至於礦藏就有些匱乏了,除了些許自產自銷的陶土和石灰礦坑之外,就暫時別無發現了。

  不過,在山地邊緣有好幾處現成的溫泉莊子。都是由歷代薛氏家族成員,所建造的療養地。因此只要稍加改造和擴建,就可以作為軍中老兵和士官的福利,定期安排過來度假一番。

  就可以開始著手招徠流民和逃亡的鄉民,從淮東組織人手過來恢復生產;雖然因為錯過了春耕時節,但還是可以搶種一些產量有限的,豆薯瓜菜之類的短生速成品種,以免浪費了地力。

  因為地頭,鄉社長、鎮管之類的藩屬基層,幾乎在諸侯聯軍燒殺擄掠的掃蕩過程中,不是被摧毀殆盡,就是棄家逃進山里。因此在沿海的平原地區,軍管屯墾區和勞役營,將會是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常態。

  從組織形式和集體效率上來說,懷東對於這種事情已經是相當的輕車熟路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塊隔海相望的地盤,也是我方勢力第一次伸手進入安東道,的初步試水和經營模式的社會實踐。

  等到小清河沿線牆壘的增建和加固完成,我就可以把遼東半島大多數的駐軍力量,轉移到這裡來,再加上若干新組建的守備團,作為監視和防禦平盧道營州方向的主力。以長治久安的消化這塊新地盤。

  第770章 憂亂(五)

  世無不散的筵席,既然籍著競技大賽的緩衝,上層已經在戰後格局和利益瓜分中,初步達成了某種妥協和條件;故而,聯軍當中已經很有些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帶著戰利品和虜獲的子女,好好回去休養生息一番了;因此一時之間,到處都是一片班師在即,而紛紛打點行裝的忙碌景象。

  期間還有些許紛亂和嘈雜冒出來,卻是那些中小諸侯的駐地里,眼見要走而打算最後撈上一筆,或是趕緊將手中用不上的物件,折價變現或是互易出去的,而鬧出得各種雞飛狗跳的是非紛擾來。

  而在開義內城城中。

  新近一個小小的意外消息,讓正在休養當中的羅湛基,有些心煩意亂起來。

  原因很簡單,通過拷問薛氏的那位未亡人,雖然沒有問出背後的指使或是更多的牽連,卻在這個飽受折磨的女人絕望之下,無意的脫口而出的一句「我兒會加倍奉還」中,得到了關於那位據說是被燒死在後宅里的薛氏少藩主,可能還尚在人世的內情。

  好吧,雖然他是否真的在還在人世,其實已經不沒想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重要了,在薛氏一族被從覆滅之後,只要他們能夠按部就班摧毀了,薛氏的世代統治遼西根基,而取代以羅藩為首的新秩序來。

  就算有個別漏網之魚,打出這位少藩主的旗號來,其實也掀不起什麼風頭大浪來。因為,這位少藩主本身就是個深宅大院裡養出來,眼高手低的不堪之輩。他在之前的表現中,對於薛氏的間接傷害,更甚於他作為精神象徵的用處。

  然後,另一個讓人有些不爽的連帶消息,則是前往追擊和攔截那隻,以李希堯為首逃脫的平盧殘軍的幾支部隊,也紛紛撲空而歸,就連南面地方駐留的人馬,也沒有任何發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