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就很有些複雜和飄忽了。

  第759章 徒變(四)

  當左右屏退之後薛鼎封的面前,只餘下那位大名鼎鼎卻年輕的過分的淮帥,以及他身後的那名身形高挑得有些纖細的護衛。

  對方主動摘下了面甲,很是平靜的對望著薛鼎封,無喜無悲宛若經年的老友和舊識,卻沒有他事先預過無數遍想中的那些東西。

  「大……公子?……」

  望著那個似曾相識的矯健身影,那張熟悉不改的面容,雖然他早有所心理準備,但還難以置信的長大了嘴巴,嚅嚅道。

  「真是……真是……太……」

  還沒等百感交集的他想好這麼說,對方卻搶先一步打斷了接下來的話頭,微微身體一躬。

  「奴婢三枚,見過薛太守……」

  「奴婢?……」

  咀嚼著這兩個字的這一刻,薛鼎封只覺得口中滿是悲苦和艱澀的味道。

  熟悉的往事歷歷在目,如電光火石一般的濾過他的心頭,然後又宛如塵埃消盡,只剩下無言以對的一聲嘆息。

  卻又在心底拼命遏止住自己淚流滿面的衝動,不願意相認和敘舊也好,無論對方有什麼憑仗和理由敢於出現在這裡;這樣城中的薛氏本家就算盡數赴死,總算可以有嫡系的血脈,用另一種方式流傳下去了。

  遼西薛氏到了這一步,誰都知道下一步的結局是什麼了。

  因此,他並沒有足夠的信心,隨著時間推延下去,城中誓死抵抗的哀兵之志,還能繼續維持多久麼。

  事實上,在他來之前就已經鎮壓和挫敗了至少三起,發生在內部的試圖出賣本家,而換取自己一條活路的企圖和未遂事件。為城頭新添了上百顆的首級,其中最貴的一位,則是少藩主最嫡親的母舅。

  在死亡的壓力和絕望的氛圍之下,薛氏一族及其相關的家臣、部曲,連同相關眷屬之中,也並不都是可以保持意志堅定而心懷決死之念。

  更別說那些不姓薛,從屬關係也更遠得多的普通部眾、藩兵和城民。他們的心思和動態,就更不好掌握和揣摩了。

  由此,為了自己的苟全逃生,自暴自棄或是破罐破摔,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來,在這種局勢下也是毫不為奇的。

  如此發展下去,就只能用揚湯止沸式的殘酷手段和暴力來維持日常了。

  反倒是那隻一貫面和心不合的平盧軍,反倒是成了他在外部最得力的盟友和支持者,這不由讓人覺得頗為諷刺的事情。

  但儘管這樣,那隻平盧軍中也不見的是鐵板一塊的,畢竟,他們實際上分別來自盧龍、范陽、營州三鎮所轄的軍馬;其中以李希堯的麾下最眾,幾乎占了一大半;左企弓和康公弼也分別一小支本部人馬。

  一旦羅藩窺得其中虛實,稍微改弦更張而行那分化瓦解手段和把戲,只怕這些平盧軍內部為了各自的生路計,少不得也要亂起來的。

  因此,他冒著被扣押的風險,提出親自碰面的要求,爭取那最後一絲可能性和條件。

  畢竟在存亡旦夕之下,他也沒有更多東西可以失去了,也不過時早死晚死,快死慢死的差別而已。

  只是他有些心愿未了而還要確認一下東西,現在終於可以確定了,他心中卻不知道是悲哀、欣然還是慶幸的心情,交錯往復的徘徊著。

  可以死心了吧,慨然奔赴和面對自己的命運了。

  也許自先祖薛仁貴鎮守高句麗故土起,中興之祖薛嵩再定安東而征平渤海,傳續了六百年三十三代的薛氏,也該到了謝幕的時候了。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對方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在他心底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就像是野草上撩起的一點火星,難以遏制的蔓延開來。

  「不知,貴鎮對於薛氏名下的船隊,可有興趣否……」

  「有,當然有,不過我不覺得一個覆滅在即的敗犬……」

  那位淮鎮之主,卻是不屑一顧的笑了起來。

  「有什麼資格和憑仗,拿已經不復為所有的東西,去做那慷慨之態了……」

  「狡兔尚有三窟,更何況羅薛這般的世代之家呢……」

  薛鼎封不緊不慢的應對道。

  「只有一個微不足道的不情之請……」

  ……

  交代了幾個藏匿地點的薛氏來人走了之後,我心中關於三枚來歷諸多疑惑的最後一環,也總算補上了。

  當然了,我並不會傻到當面挑破出來。只是事後讓三枚正對坐在我的腿上,例行的解開胸甲上下其手起來。

  「沒想到你的來頭這麼大啊……」

  「薛大公子……」

  「那個只是謊言和笑話……」

  三枚聲音有些沙啞的應道。

  「根本不值一提……」

  「其實……我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我想了想,對著靠在懷裡的她道。

  「如果還有什麼你覺得可以重視的人……」

  「我可以在城破的時候,從羅藩那裡把他們給要過來……」

  「當然,數量不會太多……」

  然後,我就覺得耳畔交纏的呼吸,有些急促和紊亂起來,手中掌握的溫暖之下,也是心跳澎湃的加快起來。

  「不用了……」

  她用頭靠在我的肩頭道。

  「能夠讓奴故地重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