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草原上,失敗者為了苟活,給征服者做牛做馬,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因此,這幾個部落在降伏前作為表示和誠意,都殺光了原本的首領和親信,然後推舉出一個新代表,來進行交涉的。

  不過,在其中有一條被他們口口相傳的信息,卻引起了我的注意。

  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他們錯雜在一起的北朝勢力,向他們宣貫和流傳著,關於淮東富足繁盛,糧食多的吃不完只能拿去餵牲口,牛羊成群滿山滿谷的沒有人照管云云,之類的別有用心的傳聞。

  於是,既然打也打不過,搶也搶不動了,為了活下去就近找上淮東乞活,似乎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還有就是,在北朝的境內再次遭遇到了,第三次藩胡入關南下的事件。

  不過這一次主要是草原上開春之後,再次大洗牌的第一批失敗者。他們從無人把手的邊塞之地大舉湧入,而進一步擠壓了,那些前期入關的番部生存空間。

  因此,在北朝所轄的河北和河東方面,再次掀起了另一番的爭鬥和廝殺,而其中相當部分後來的藩軍和胡部,被北朝乘機大量的接納收編和安置在旗下。

  這可真不是一個好消息了。

  第696章 暮氣(一)

  河北大都督,兼北面行台招討大使張邦昌,也難得從新納胡族小妾,袒露的溫柔懷抱里坐起來。

  信手給自己倒上一杯提氣醒神的飲子,開始在略帶迷糊的腦海里,構思起今天的公務來。

  作為第三次番胡大潮南下,首當其衝的地方勢力之一,他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受益者。

  因為這次南下的主要都是被逐出草原的失敗者。總體上而言明顯缺乏組織和次序,然後,又遭到了先期占據本地番胡勢力的強硬阻擊和排斥。

  很多部眾都被進一步的打散或是重新驅逐,而自此成群結隊的流亡在河北大地上。因此對於地方上的壓力和危害,無疑都遠不如從前甚至有些無力化了。

  故而他的河北行台,短時之內就用糧食和鹽巴,獲得大批自帶坐騎的騎兵和遊獵射手。而他這個新納的小妾,也是來自某個破滅的草原藩家,寄人籬下的一點獻禮而已。

  因此,他需要更多可以打造兵器的鐵器和其他物資的補充,來進一步提升和擴充麾下的人馬。而這一切,顯然就只能從比鄰的淮東方面想辦法了。

  據說對方在這個冬天裡,讓朝廷方面實實在在吃了好幾次敗戰,也繳獲了不少甲械軍淄旗鼓,都是他直接可以交易過來使用的現成貨色。

  只是能夠進行交易的東西,或者說讓對方感興趣的貨品目錄,就不免有些凡善可陳的單調了,還需要他多加考慮才是。

  雖然為此付出了許多東西,並且讓原本就不多的節操和下限,一步步的走低,但是一想到背離洛都之後,自己失勢可能的後果與下場,只要能夠又一天算一天的,繼續保住他的權位和勢力,顯然這一切就都是值得了。

  要說近些年光是充作貨物和折價,經他的手陸陸續續賣往淮東,河北青壯年男女,就有大幾萬之多。此外還有數千名各行各業的匠人、工戶,都是幾乎沒有本錢的所得。

  也被他換來了數目可觀的物資和其他助力。是以在那位同族,河北採訪處置大使,知河北行營事張德坤的屢屢攻打和算計之下,雖然勝率不高,卻是始終將自己的基本盤,守得穩穩噹噹的。

  而在開春之後,他亦是給手下布置展開的一大任務。

  就是儘量的收編河北東部各州境內,那些形形色色的義軍和土團武裝,然後擇選精壯來補充,他與張德坤交鋒中的損失。

  畢竟,這個「阿土」可從來不是讓人省心的主,手下更是有些得力的奇人異士,不但在正面上作風強橫的很,私底下讓人有些防不勝防的。

  只是,近來在滄州境內的招撫工作,進行的有些不順利,讓他有點煩心。

  作為民風彪悍又靠近沿海,而令各種匪類私販藏污納垢的苦窮之地。偌大的滄州境內至少活躍著十數隻,大大小小的義軍或是山頭武裝。

  這還是有字號的,其他聚散不定,旋起旋滅的流寇毛賊,更是數不勝數。

  但是沒有想到,昔日在戰場上失蹤的舊部呼延灼,在那裡拉起了一支隊伍,而成為當地最大的一股勢力。

  只是此君不但不念舊恩,不識好歹的殺死了,他派去招撫的人手,還搶奪走了用來招撫當地人的錢糧,嚴重損害到他這個大都督的顏面與威望。

  因此在短時間內,必須給予及時的處置和討伐,才能以儆效尤,將後續的工作推行下去。

  「秉告使君。」

  門廳外傳來了一聲通報。

  「關都監正在堂下覲見……」

  「馬上讓他進來……」

  張邦昌馬上應聲道。

  這個步軍都監兼陌刀統將關勝,是他麾下屈指可數的幾個,由他親自提攜拔舉出來的親信將領之一,因此很多涉及利害關係的事情,都交由他去辦的。

  「大都督……」

  隨著一個魁偉的身形,風風火火的走到張邦昌的身前,抱拳曲膝道。

  「這是近年開春第一批的互易之利……」

  被親兵們小心翼翼,七手八腳抬進來十幾個沉甸甸,隱約還有響聲嘩啦的大小箱子,隨便打開一個,就可以看到裡面滿滿閃耀的貴金屬光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