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得到分作兩批抵達的北方噩耗之後,在幾度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中,持續了一整夜令人精疲力竭的爭吵和叫罵,各種推諉和指責之後,兩家的當主富宗禮和蒲世權,還是頗為艱難的做出了那個回師的決定。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多數的人閉嘴和服氣。在失去存身之地的威脅下,大家是如此的狂怒與激憤,恨不得馬上插翅飛回到全州城去。

  而不願在羅津港這個,已經得到海路後援的彈丸之地,浪費更多的時間。既然已經無法斷絕對方得到海陸支援的可能性,那最初的目的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那還不如集中力量,利用熟悉地理和內線優勢,殲滅淮鎮在內陸的主力,然後一張全羅道的內陸縱深,再和那些重新渡海而來的敵人,慢慢周旋和應對。

  這也是大多數人說服自己的理由。而對方得到的後援數量,似乎相當有限的事實,也印證了他們的主張和看法。

  至於海洋成立那個貌合神離的金氏藩,管他去死又如何。也只有富津在內的個別人,對於繼續攻克羅津港,表示了堅持的偏執態度。

  於是,作為少數異見和雜音的他,就從當初一路攻掠而下的先鋒大將,明升暗降的變成了「保證後方安全」的後路留守一職。

  因此……隨著富津被留下來的,除了一千餘名,長期受僱與本家,深受信重而編制較為完整的義從之外,還有來自員全州各大家的從屬武力。這樣,他們不至於在重新奪回全州之前,有機會成聯軍中潛在的變數和隱患。

  當然了,在他最低程度的估算和判斷下。

  以四千之眾雖然依舊打不動也沖不破對方,但是包圍一群被壓縮到港區一隅的數百殘敵,應該還是不成問題了。

  抱著這種隱隱的不安,他一遍又一遍的巡邏和檢查了包圍圈中的防線。親自安排更多的警戒和巡哨,勉勵或是訓誡那些駐守的藩兵們,親眼看著他們把刀槍和弓箭,都收拾停整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但是隨後在夜裡發生的事情,卻是大出他的意料。當富津在巨大的叫喊聲中,匆忙披著衣甲跑出營帳來的時候。

  有些氣急敗壞看到的卻是營地兩側,籠罩在火光和煙氣中奔跑的人群。

  對方居然主動反攻了!

  對方似乎避開了他駐守的西面,直接將東面和北面兩線都被擊潰了,那些費力挖掘的壕溝和布置的拒馬也沒能派上用場,而是隨著駐守在後面的士兵一起,在一片煙火和驚慌失措的叫喊聲中,徹底放了鴨子。

  直到富津帶著一千義從,像是救火隊一般的連趕兩場,才將這些炸了營的部眾,給重新勉強定安收攏起來。

  然而對方卻也沒有如他所願的就此突出去,要是這樣的話,他倒可以安心了。而是就這麼大肆殺戮縱火了一番之後,又從容有序的,在來自海上有些漫無目的發炮掩護下,重新退了回去。

  而那些嚇破膽的藩兵,甚至是寧可在皮鞭棍棒下嚎叫打滾,卻打死也不肯在夜裡追擊過去了。

  這不由讓人氣炸了肺,但是富津還是按耐住心中的憤怒,而沒有更多的催逼他們,只是親自監督著他們,將被打破的防線缺口和焚毀的營帳,給重新修補起來。

  這些畢竟都不是富氏本家的藩兵,他還必須顧慮到某種適得其反的結果。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主帳,還沒有等到最終損失的數目統計出來,卻又聽到風雪中送來的另一個噩耗。

  「海陽城前來求援?」

  他有些氣急敗壞的瞪著傳令的藩兵,大聲的質問道。

  「又是哪來的敵人啊……」

  那些雖有盟約在先,卻一貫對外來大軍戒心甚重的金氏藩,居然也會跑來求援?那只怕也是遇到極為危急的事情了。

  「說是城中的那些淮兵開始突圍……」

  「海陽城中一時猝不及防,就沒能抵擋住……」

  「已經被闖入了聚居的內城……」

  「真是該死……」

  他重重的揮手錘在桌面上。

  「真是一群廢物中的廢物……」

  雖然口中罵成廢物,但是稍微冷靜下之後,作為多次參與外道作戰的家族宿將,本身所具有某種眼光和遠見,他還是決定派人支援海陽城。

  別人或許覺得這個金氏藩上下,都是一群眼高手低,實在扶持不起來的庸弱污爛之輩。

  但是有所考慮到全局觀的他卻知道,至少有這麼一個背信棄義的金氏藩存在,在海對面的報復來臨的時候,至少可以首當其衝的給已經回師的家族大軍,爭取和拖延更多的時間和緩衝。

  乃至成為最壞的情況危急之下,成為自己脫身的某種保證和契機。因此,他還是分出三百名義從,又匆忙收羅了一千名藩兵。

  指派著自己的副手,長期受僱富氏的義從頭領騰海,連夜趕過去支援,最不濟,也要在那群廢物,將內城丟掉之前,占下一個城門來。

  這樣萬一金氏那群廢物實在不堪用的時候,自己還有一個重新介入和干涉的機會。

  天色剛剛開始泛白,忙碌了大半夜還沒合眼多久的富津,就不得不從溫暖的營帳里出來,盯著明顯的眼袋,而繼續巡視自己兵力縮減後的防區。

  用鞭笞和棍棒教訓了一番那些乘機偷懶犯困之輩後,有些疲憊不堪的富津,又掏出一隻風磨銅的咫尺鏡,開始打量起退守回港區內的那些淮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