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少,在更冷的天氣之下,他甚至跟隨松漠都督府北部數藩組成聯軍,深入過室韋督都府的屬地,名為大興安嶺的遠北山地去,襲擊和攻打那些聚居於山地邊緣的林中百姓,或是盤踞當地野契丹部眾,進行例性的減丁作戰。

  而在普速完看來,這些新羅藩兵,大多數就像是愚笨的牛羊一般的不堪大用。既沒有多少戰陣的經驗,也沒有像樣的訓練;雖空有武勇而毫無技藝可言,更缺乏百折不撓的韌性和彌久的鬥志;更別說淮鎮一般的軍事思想與戰術理念了。

  也就在裝備上,或許比塞外那些頭下軍州的部眾,稍微像樣一點;其他方面就簡直一無是處了。就算是留在中原的那些藩胡屬下,也可以有一個打五個有餘。

  所以,在失去了城牆的屏護之後,面對來自側後方的攻擊和殺戮,這些方才還是眾志成城,氣焰囂張的守軍轉眼就炸了窩。看起來高漲的士氣和鬥志就像是飛泄而退的潮水一般,只剩下驚慌失措的倉促應戰;

  然後,又在佣金逼近城下的成片白兵,當先架梯攀城而上的強攻下,各種顧此失彼當中,被一鼓作氣打散擊潰;在這種情勢之下,哪怕他以很少的跟隨數量,也可以輕易追擊、壓制和俘虜一大群的敵人。

  ……

  全州城牆上的銃擊聲和廝殺,只持續了一個多時辰之後,就在隆隆的一串爆炸之後,徹底結束了。

  在預期了在城牆和巷戰當中,可能付出的傷亡與慘烈代價,卻發現是一拳打空,連同之前的周密策劃和戰術安排,基本都做了白工之後。

  我惟一的想法是,他們也實在是太鬆懈了,兩大藩加起來號稱是五千留守的部隊,在遇敵告警的時候。居然有一半以上,都散落在城中。

  而在城牆上的部隊,也是按照兩家的轄區,涇渭分明的各自占據一段,相互缺乏呼應和協調,也沒有統一轄制的人選。遇敵之後也是各自為戰,甚至近在咫尺一邊被殺的喊爹叫娘的,另一邊卻在嚴防死守,毫無主動出擊和援助的意願。

  因此,我們輕而易舉的一波流,付出百位數的傷亡(箭創和摔傷),就奪得了城牆上的數處重要節點,當沖入城門的另一支部隊,沿著內牆下殺過來的時候,就基本的大勢已去了。

  然後,剩下城區內的敵軍,響應而動的效率也是慢的出奇,明明城牆上都打成了一鍋粥,他們慢吞吞折騰了半天之後,才好容易聚集起一股股人馬,緊接著就被殺進城的部隊堵在街頭巷尾,鮮有反抗的各個擊破。

  連像樣的街壘和防線,都沒有能夠構築起來,就在密集的街頭排射和迎面銃刺衝鋒中,喊爹叫娘的被打跨了。

  因此到了後來,主要的正面戰鬥都被移交給了,那些陸續進程的本地藩兵們。而抽出兵力來控制那些倉庫,官署、作坊之類的要點。

  在此期間,也有遇到少數比較頑強的對手。

  對方起碼懂得在開闊地形結陣對抗,還可以比較老練的聚在一起,依託複雜錯落的建築和熟悉地形節節抵抗;甚至有些神出鬼沒的,從凌亂街巷裡殺出偷襲,在近身格鬥中造成一定的損傷,以期在火器無法發威的混戰當中,與我軍能夠周旋和糾纏更多的時間。

  作為清理城區的主力和探路前驅,隨行藩軍在城北的攻擊勢頭,甚至一度給他們的背襲和夾擊,給擊潰衝散了好幾次,最後的一次砍了幾十個人頭,才重新遏制住潰走之勢。

  但是,雖然他們儘量利用了,有利於冷兵器發揮的地利,但顯然規模建制化使用的火器與傳統冷兵格鬥的差距,並不是那麼容易彌合的。

  在打頭的藩兵幾次推進受挫之後,就直接換上擲彈兵和散射小炮,一口氣不分青紅皂白的拆了好幾片,以木質為主並不算結實的街區建築,另闢戰場和通道之後,對方的反抗和努力,也就自然在越戰越少的頹勢中徹底絕跡了。

  後來檢查屍體才得以知道,他們都是受藩家長期僱傭的義從,也是負責訓練藩兵的教頭隊。在數量上尤為有限,散落在城區內的加起來不到兩百人,卻造成了我方在城區傷亡總數(以藩兵為主)的近一半。

  不過,他們的努力也不是沒有效果,多少也爭取到了那麼一點時間和機會。

  最後只有少量殘餘,成功逃進了城牆更高一些的內城,而眼疾手快的門戶緊閉,將大隊哭天喊地叫罵告求連天的後續逃難者,給成功堵在外邊,倒是極大方便了我軍捕捉俘虜了。

  至少不用再到城中一一去搜羅了,與這兩家大藩有所關聯的大多數親眷族人,從居所逃出來後都被堵在了這裡,直接收容起來審問和甄別就好了……

  而這時候,打進城中的藩兵們,也在守住各個街口小隊人馬的監督下,興高采烈的開始了一遍清剿殘敵,一遍藉機搶劫的群體性活動。這對他們這些身份卑微,也許一輩子都沒機會出遠門的藩兵來說,還是一次難得咋府城大開眼界,狂歡作樂的盛宴。

  期間唯一的約束是,不准殺人不准燒房子,或是破壞公共設施,有敢違者馬上被附近的小隊,捉出來當街處刑。搶掠所得的所有值錢物件,由本陣隨軍的司庫,進行鑑定和折價收購。

  而負責進行監督和約束和,則是黑島仁和他的倭營,這也是出自某種物盡其用的惡意趣味而已。

  一個比較完好的全州城,顯然對我更有用處了。這畢竟是一個大城,各種設施齊備功能完善,曾經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富庶,儲備充足的首府之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