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益都,鎮撫府的小內廳里,正在舉行一場議事。

  「好消息是,敵勢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我看著帳中數人的面孔,基本代表了這個小圈子的最高端。

  「戰區三線的各段,都有城壘報告不再接敵……」

  「前出的獵騎營和捉生團、游奕團,都在沒有發現大股的敵蹤……」

  「道路沿途不乏倒斃的人馬屍骸……」

  「兗州和沂州境內,以及解除戒嚴和遣還大部分動員的人役……」

  「只有部分受過訓練的兵備役留下來……以防萬一……」

  「經此一役後……」

  守捉使趙隆再次開口道。

  「我覺得有必要調整本鎮的方略……」

  辛稼軒微微點了點頭,陸務觀卻是若有所思,一貫大大咧咧的王貴,則是表情不變。

  「將重點針對那些番胡的掃蕩與出擊……」

  他繼續道。

  「改為專向北虜的打擊與削弱……」

  「畢竟,那些塞外番胡已經窮途力竭了。」

  「就算置之不管的話……衰退與頹勢已然不可避免了……」

  「日後將只剩下本軍和北朝對壘……」

  「長久來說只怕不是什麼好事……」

  「正是……」

  辛稼軒點頭道。

  「淮北本鎮與北軍相對之勢,河南塞胡與北國交錯之勢……」

  「三方鼎立之中而淮鎮迴轉的餘地最小……」

  「的確需要有塞胡這個內在擎制,才好展開局面……」

  陸務觀也接口道。

  「不然就要全力應對來自北國的壓力了……」

  「那就在開冬之後,再追加一次突進行動吧……」

  我慨然決定道。

  「這一次不強求穩步推進,為求一個速戰速決的快字……」

  「既然南線已經打過了……短期有所警備……」

  趙隆提議到。

  「那這次就換成沿黃的北線,以鄆州為徵發地滑州、濮州如何……」

  「可出動獵騎三個營,步騎的主戰營團若干……」

  辛稼軒想了想道。

  「規模限制在五千人左右,這樣一個兵馬使統帶。」

  「可以一人雙馬到三馬,攜帶半月口份……」

  「好,那一路不打大城要壘,就給我燒過去……儘量驚擾得地方不安……」

  我讚許到。

  「務求最快速度,最好能夠突入到武牢關下……」

  「能夠使北國都畿震動好了……」

  「雖然沿黃作戰,有所被人斷卻後路的風險。」

  王貴最後也表示了意見。

  「但是相應的採取輕騎突進,轉戰急走的方略,應該可以規避……」

  「既然是輕騎突進,那領軍官首選可是馬軍都監趙良嗣了……」

  辛稼軒有些探詢的看著我道。

  「此人弓馬嫻熟而善用銃器……」

  「趙良嗣可為佐副先騎突進,但是這次還需要馬步協調……」

  我輕輕搖搖頭。

  「我屬意的是右護統領韓良臣……」

  「嫻熟馬步協同的操訓與戰法……大可坐鎮中軍無慮……」

  「另選一位為佐副,以車營正將張憲可為之……」

  「負責遮蔽後路和糧道……以他的謹慎周密和車營具備,遇事可戰可走。」

  他們雖然有些驚訝此次的陣容,但還是接受了這個結果。

  列席的書記官也將這次會議內容,然後遞送到專門的參軍和參謀團那裡,更加細化的制定進一步的預案和方略細節。

  「還有一個壞消息,我們近年冬天的存糧損耗,又將大量增加……」

  我觀察著他們的表情繼續道。

  「前沿俘獲和投降的敵虜,已經達到了近四萬口……」

  「因此,除非能夠在迅速將他們,在礦山鹽場裡消耗掉……」

  「不然,我們須得在短期內承當這些俘獲的基本口食……」

  畢竟,將這些形同餓殍的俘虜,給派上用場之前,起碼得餵幾頓飽食了,才可能有氣力幹活。

  「難道要……」

  前軍統制官兼副使王貴,不由在下巴輕輕做了個橫向比劃的動作。

  「殺俘不祥,更何況如此大的規模……」

  觀察使陸務觀搖搖頭,堅決反對道。

  「也一貫違背本軍的傳統和作風……」

  「的確不妥,這麼多的數量,事後難以遮掩風聲的……」

  另一位統制官兼副使辛稼軒,也出聲。

  「本軍一貫有留用改造俘獲的傳統。這個名聲來之不易……」

  「開了這個頭之後,只怕就再難挽回了……哪怕對方是胡虜……」

  「寧可將他們開釋回去……」

  陸務觀接口道。

  「或多少可以增加敵方的負累……」

  「也不妥……」

  卻是守捉使趙隆反對道。

  「這些俘獲餓得太厲害形同路倒,走不了多遠的……」

  「只怕給敵人增加不了多少負累,反倒增加了來年爆發疫病的概率……」

  「畢竟,前沿已經被清空了,他們能否走過這短距離。」

  「或是在饑寒下去而復還,或是躲藏起來……只怕還會徒生是非……」

  「說的甚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