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從海州境內,提前完成輪戍,而隨著主官回到益都敘任的陳淵,也有些艷慕又有些崇拜的,看著正在特設的將台之上,侃侃而談的鵬舉哥哥。

  聽得久了,卻是不免露出某種緬懷與追思的神情來。曾幾何時,他們這對在洛都街頭廝混的舊識,幾經波折九死一生之後,居然也走到了這一步。

  不過,相比聯校中門檻低得多的短訓班,或是針對性十足快成班。能夠在武備分校的主要科目中臨時旁聽講課。對於陳淵這個級別的軍吏來說,還是有些勉強的。

  卻是因為這位鵬舉哥哥臨時擎帶的緣故。

  不過這一次提前輪戍,卻是被自己給牽累了。想到這裡,陳淵又不免心思繁雜的有些自艾自怨起來。

  老老王的那件事,還是陳淵去牽頭請命的。但是沒想到那個別號「秦長腳」的新來御史里行,給借題發揮咬死了不鬆口。

  還拿這事大做文章,直接往淮東軍政不甚分明,而導致軍地職權相互侵奪的,諸多弊端上去,具列出《內陳十二條》鼓吹和譁然不已。

  好在鎮撫回來後,就迅速快刀斬亂麻的平息了此次的爭議和苗頭。但是作為此事的後續和附帶影響。

  相關人等都在具體職事不變的情況下,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冷處理,秦長腳被提議去了靠近前沿濟州,實踐他的《內陳十二條》了。

  而據軍中內部的說法,是出於某種愛護和顧全名聲,才把鵬舉哥哥給提前給調回來,暫充為教官之屬,在武備分校里進行修習和講授。

  不過,鵬舉哥哥對此看起來並不在意,第一時間就交割了手中事務,欣然從命來到了益都報到任事。雖然遠離了熟悉的部署,但私下裡依舊是寵辱不驚而一切如常,陳淵的這點難過的小心思,才得以放下來。

  只想用日後的表現和努力去彌補一二。畢竟,他負責奔走的事情,還有老大一節沒有著落的。

  作為軍隊的在編教官,也有相應的軍階和職事,分為最基層軍吏士官級別的教習、教頭,到軍官級別的指使、訓導,再到將官級的指教、都教、乃至比同大都監級別的教導總監等若干階。

  像鵬舉兄本身是御左第十營的副將,實領日常的庶務勤雜,因此這次直接比照正營之任,受為訓導官。

  不過在聯校的武備學堂中,相當部分主修科目的教官,卻是由一線主戰部隊的正輔將佐,輪流回來擔任一段時間的。

  這樣,雖然以占用和影響部分勤務時間,以及日常指揮效率為代價,卻可以更好的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經驗與教條的融會貫通。

  時間長了,還可以培養起來,前線主官與後方生員的某種熟悉與默契。

  同時也是一種隱性的人員短期流動,以避免某種拉幫結派,抱團聚附城小山頭的傾向和結果。

  第603章 期新(八)

  說實話,看到下面遞過來的《內陳十二條》的時候,我還是略微吃了一驚的。

  令人吃驚的當然不是這份陳條的內容。

  雖然有些強調性的修飾和誇張,但是陳條本身的內容還是相當中肯的。列舉出來的弊端和問題,多少也是不同程度存在的,並非是空穴來風或是臆造腦補的產物。

  而且其中相當幾條內容,還是明顯用過心下過功夫的,甚至深入到最底層,腳踏實地實踐過的東西。

  真正我驚訝的是,這份看起來真材實料相當分量的東西,居然是這個時空里,名為秦長腳的那位,給我整出來的。

  說實話,難道他不該走幸進路線麼,或是繼續按照原來預期譁眾取寵的劇本,將博取目光的清流遊戲繼續玩下去才對麼。

  要是這樣的話,我倒是可以放心一些了,至少是我熟悉的那個軌跡和方向。但是我派去的人,居然從他身邊感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才能和進取心。

  這次的畫風顯然嚴重不對,讓人明顯吐槽無力啊。也讓人覺得更加不容易掌握和無從判斷了。

  因此,我思前想後,只能做出一個不那麼糟糕的選擇,去他既然在流民事務里干出點心得來,那就繼續讓他沿著這個軌跡和方向去折騰好了。

  將他支調去剛納入整合未久的濟、齊等沿黃各州,名面上是負責走訪和整頓,當地流民收納安置事務之中,產生弊情和違規之處,也算是某種實踐過程。

  當然了如果他有所異動和不軌跡象的話,來自黃河北岸的偶然「敵襲」,會讓他永遠的成為一個被銘記的對象。

  一想到,讓某個被唾罵千古的頭號大奸臣之流,去給我推行地方上的反腐倡廉工作,就不免生出光怪陸離的時光錯位和時不時糾結一番的嚴重違和感。

  關於這個秦長腳的問題,我私下也通過渠道,間接的詢問過各人的看法。

  「不過是個好大喜功的酷吏而已……」

  「只是個頗有心機的邀寵之輩……」

  「只不過迫切想做出業績來的,所謂急功好利之徒而已……」

  「還算是各有想法的呆子,不是讀書讀成死腦經的……」

  「一隻喜歡亂攀咬的瘋犬而已。」

  由此得到各種評價和結論,也幾乎是莫衷是一。

  想到這裡,我有些煩惱的揉了揉額頭,重新將思緒,集中到面前的公文上去。

  我正在看各級士委會,反饋上來的組織生活報告,總體反響還是不錯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