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位羅藩子,素來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物……」

  一名近臣有些遲疑踹博這監國的表情道。

  「只怕是有相應的好處和利益在其中吧……」

  「還有這種事情……?」

  監國皺了皺眉頭,卻也像起來似乎是這麼回事。關於早前在軍中倒賣被捕亡人口的傳聞。

  「不過,臣以為他的初衷,還是想要向行台索要扶持和援力才是……」

  另一個近臣的聲音異議到。

  「畢竟,行台已經酌情核減了淮東軍需輸供。」

  「或許是有所想法,而籍此前來表示一番……也不知可否……」

  聽到這裡監國不由搖了搖頭,要是這樣的話倒可以放心了。

  作為上位者用人素來不怕對方有私心,就怕對方沒有能力把事情辦好。至於是否做事之人順帶在其中,為自己謀取好處這種事情,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沒有必要那麼斤斤計較了。

  「算了。」

  監國有些自嘲的擺擺手,自己居然對這種小節計較起來。

  「他不怕安置不了的話,就如所請多多益善好了……」

  「再傳諭有司聽便其事,不要妨礙好了……」

  隨著新一迭送來的奏報,這件不怎麼要緊的插曲,很快就被他拋到了腦後去。

  這段時間下來,他要操勞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江北和荊湖的局面,好容易才全力穩定下來,卻又要面對江南主導一片糜爛的局面。

  以至於秋收的歲入只有一小半入庫,反而還要投入更多的錢糧去控制局勢。

  雖然已經讓那些海外調來的客軍,分做十幾路開始平叛,但是想要見到成效,現在看起來卻還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而作為這樁小插曲的後續,留在江寧的淮東奏進官謝明弦,也應約拜訪了若干位關係人等的主宅,按照各自的喜好將一應謝禮奉上。

  有時候達成某種目的,也只要在場當事人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一兩句話幫襯而已。

  ……

  而出自洛都的密探頭目金求德,也帶著幾名手下正在北上的路途當中。

  一匹駑馬拉著一車臭烘烘的鹹魚干,就是他們身份最好的掩護。

  正所謂是天有不測之風雲,雖然他們已經在廣府當地,初見成效的站穩腳跟,並且採取了一些行動,將當地游離的力量給整合起來。

  但是當南梁發起北伐之後,他們所努力的這一切也就在沒有絲毫的意義了。隨著江南的易幟和淮南的迅速淪陷。

  他們這個特殊使命的小團體,連最後的消息渠道和指示來源,也徹底斷絕了。

  然後是一個個噩耗接踵而來,最後消息傳來的時候,就連大唐的腹心之地都亟道都已經淪陷,而洛都則已經是南軍的包圍下,連城防被打破而危在旦夕了。

  這時候,任憑他們再有如何完成任務的堅定心志和信念,也不可避免的出現某種混亂和不知所措的情緒。

  在可能國破家亡的慘痛現實面前,以及再無任何後援,也沒有工作目標和負責對象的情況下,不免開始出現人心散亂,產生出各種別樣想法來。

  有主張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回歸洛都的;捨不得剛有起色的一點基業,而主張繼續這幅下去觀望長久的;也有猶豫不決首鼠兩端和稀泥的;

  讓遠在他鄉異國的這幫人,頓時就各種貌合神離的鬧騰起來。甚至連金求德彈壓了幾次之後,也沒能壓下去。

  甚至連金求德自己都錯估了,某些手下在絕望中的決心和下限。然後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火拼和內訌之後之後,失去了對局面掌控的他,與黑籍為首的最後幾個鐵桿追隨者,被變相的驅逐和流放了出去。

  當然了,以他睚眥必報的性子,斷然也不會讓那些人好過的,在那些人出爾反爾的派人來半島伏擊他之前,他就已經向南朝的京兆府匿名投書了,舉告數年前一樁碼頭刺殺事件的幕後線索。

  雖然這是兩敗俱傷之局,自此不得不踏上了茫茫的北歸之路,但是他依舊在頹喪和失望中,很快就振作起來。

  因為他始終偏執而堅定的相信,這些都不過時某種試練和磨礪,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之前,必要的過程和磨難而已。

  按照他始終追逐著天命和氣運直說,只要他能夠繼續堅持下去,總有一天,還會與自己心愛的妹妹重逢的。

  因此,他可以在這個嶺外的邊緣之地,像是個市儈的真正商販一般,在沿途大力叫賣這自己的貨物。

  「鹹魚好,鹹魚大法更好。」

  「可以充飢,還可以補充營養……就連買鹽的錢都省了……」

  「什麼鹹魚吃多了胸悶焗的慌……」

  「那可以多喝水啊……」

  「難不成能吃得了鹹魚,還喝不起一口水麼……」

  他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藐視著這些只看不買的愚鈍之輩。

  突然前方路口傳來一陣喧囂和叫喊聲,然後是爭相奔逃的人流。

  「大雲賊軍殺來了……」

  「救命。」

  「快逃啊……」

  這是路口的方向,被點燃的驛站外,也出現好些手持兵刃的武裝人員身影,以及參差不齊的呼喝聲。

  「無上諸天深敬嘆,大地重念普安和。」

  「聖教在此宏光……」

  「一應軍民百姓,還不快快皈依正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