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此期間,他之請求過一次援力,為了對付盤踞在乳山上飛鳥寨上千賊寇,據險而守的一片天。而從青州大本營請來數組炮團,轟開用山石堆砌的防要而一舉盡破之。

  為此,他也付出了被那些綠林好漢,亡命豪傑的餘孽,數次刺殺的代價。最兇險的一次,乃是他外出巡道接糧,半途被埋伏的匪類殘餘所伏,數倍圍攻於明堂山下。

  最終死傷了數十兒郎,連他本人也被亂戰中砍了三刀,血流浸透了大半邊身子,才堅持等來了匯合的押糧隊,內外呼應著一句擊破了這膠水境內,最後一股較大的流賊勢力。

  帶傷尤呼酣戰堅持到最後的宋公明,也因為是血流過多而陷入昏迷,被抬回去躺了三天三夜才緩過氣來。因此,在左肩上永遠留下不能抬手過高的毛病。

  他的努力與勤奮,終於得到某種回應。隨著出現在谷土神祠改作的公衙之中,那名風塵僕僕來自益都的信使。

  宋公明卻發現自己,也面臨人生抉擇的關口,作為勤勉用事,卓有成效的嘉獎,他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以本官升一級職銜,帶領鄆州營換防歸還益都,別做任用與支派;另一個,則是從膠水縣尉轉任為膠西縣丞,就此放棄軍中的職事,而徹底轉向他一貫期許的仕途發展。

  他在心中輾轉反覆著,卻是不由想起暫時天各一方的李鐵牛,卻不知道這位。

  ……

  遙遠的西端,騎在一匹漆黑戰馬上的部將李鐵牛,也在略帶沉吟的估算這次歸還的戰果。

  魚儷在他身後,除了長長的隊伍之外,還有緩慢行進的畜群。

  這一次的例行出境掠奪作戰,行程數百里,而轉戰至少三個州界約十餘縣,不過戰鬥強度其實並不高。

  當然,作為重點打擊目標的藩胡,早已經吸取了教訓,處處遇敵望風披靡遠遁而去,或是退守城恆避戰不出。就連當地的人口也逃亡一空。

  是以,這一路掃蕩最大的成果,是殺傷兩千餘敵,奪得各色馬畜三千四百六十一匹,另有驢騾牛羊等畜口六千有餘。

  現在的時節,正所謂秋高馬肥風物正宜,在草原上乃是大多數牲口抓緊時間補膘過冬的最後時光,因此才有了這個數路出擊的掃蕩計劃。

  一方面是奪敵之勢為自己資用,一方面也可以削弱那些敵勢,所謂彼消我漲的加倍力量對比。

  因此,相比之前幾次主動出擊和掃蕩,數量上遠不能與此相比,但這顯然是入冬前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雖然,目前李鐵牛這一路所獲的主要都是那些塞外最常見的草原馬。

  相比西北或是遼東的土生健馬,個頭既矮且小,爆發力也不強,作為軍馬乃至戰馬不怎麼合格,但是勝在吃的苦也耐勞役驅使,燒焦馴養和適應之後,作為周期較長且瑣碎勞動的馱馬,還是可以勝任的。

  對飼料更是不挑,作為日常農事生產的下腳料,豆粕秸稈麩皮草梗都能吃也能消化得了,實在沒得吃放到野外光吃草也能勉強活下去。

  只是因為生在苦寒塞外的緣故,而能夠抗寒卻不怎麼耐暑熱,到了夏天需要仔細照料和關注,謹防瘟病而已。

  因此,具體分派到各個合作社和聚居點的畜戶里,無論是作為牛畜等大牲口的補充,還是作為配種繁育的對象,也是頗受歡迎的。

  而按照軍中的規定,具體出戰的部隊可在這些戰利品中,優先擇選補充損耗和所需。

  然後,再按照三分之一的作價,折算城各州通行的錢票代卷等物,按照出力和貢獻的大小,已經具體功績雙重標準,分攤到每一個具體的將士身上,也是一筆不錯的額外進項。

  然後拿去軍中供銷社和流動車販,採買各種日用之物,或是到自發的野市或小市上置換成其他個人需要的東西,乃至放到指定的錢莊裡存起來吃息。

  想到這裡,他不免有些隱隱的期待。

  第594章 變數(九)

  「又快到冬天了……」

  看著有些灰濛濛的天,我感嘆道。

  後方各州的巡遊之路的其中一站,我得以站在烏煙瘴氣喧囂漫天的富源工場之中。

  嗆人的塵埃與仿佛永遠都無法消散的霧靄,還有溝渠里色彩濃重的污水橫流,構成了已經鋪展開來的初級工業基礎里,揮之不去的一部分。

  連帶裡面奔忙勞碌的工人,從頭到腳都被染成灰撲撲的顏色。而他們的勞保措施,就只有一副簡陋的布口罩,以及不限量供應的鹽開水了。

  儘管如此,這裡也是工傷事故和過勞死最頻發的部門。因為這是一些高溫高強度崗位的具體需要,在目前的條件和技術水準下,也只能用手上相對寬裕的人命,去填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和方向來。

  相對於小清新式的狹隘人道主義情結,與足以改變和改造未來無數人未來的前景預期相比,我和謎樣生物,都有共同的默契和選擇。

  而在人類的歷史上,任何國家和民族,在完成工業基礎積累初期的過程,總是伴隨著不那麼令人愉快的黑歷史和陰暗面。田園牧歌式的輕易完成的工業化過程,那隻存在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著的腦洞裡。

  至少我還有對內壓榨和對外收割的雙從渠道,並且得以掌控和影響這個過程,而令它可以少走許多彎路,而一直處在相對正確的軌道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