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截止到現在,這個部門可以說已經是高度掏空,而大多轉移到了北邊、或是外海的島上。相應的研發部門,在廣府這裡也只剩下個,由學徒新手湊數的空殼子在掩人耳目。

  而八雲社現在已經是本家直屬,規模最大火藥和相關衍生產品的生產部門,對外也只剩下一些煙花爆竹的日常業務,在撐著基本的門面。

  中主要的生產部門,則被轉移到了海陸往來方便的獄門島上。這樣從外海各地走私來的物料,直接可以上島加工,而不虞再到廣府之內轉手幾道。

  同時相應的火器試驗場,也設在島上,這樣不用擔心因為日常操作和實驗,甚至是意外和事故,引起不必要的關注和騷擾。

  然後才是食品加工兼營零售業的藍路坊,現在已經是廣府第四大的軍用口糧供應商,擁有包括壓縮乾糧、泡麵、炒麵、乾鮮製品、禽畜魚鮮果蔬罐頭、馬料在內的二三十個品種,同時接受來自水師都督府、海兵隊、東南行司、兩學等若干個強力部門的訂單,同時也為我軍前的部隊提供各種軍需品。

  這也是本家日常雇員最多,勞力最密集的部門。在十二個時辰的全天候開工之下,日常直接控制各管理著五六千號人的勞作生產,並且間接影響數倍於此的,下游產業和外圍人員的日常生計。

  而在正常門市營業部,下轄分營連鎖的各種食肆和店鋪,在畿內就達到了五十七家,此外,還有以婆羅洲會館為背景,分銷進貨的眾多商家和私人鋪子。

  因此,這也是唯一沒有被大規模轉移的部門,就連附屬的研發部門和市場調查、物流配送的人手,也留在了廣府本地。

  現在,再加上已成規模的南北海貿,和原有婆羅洲、廣府、夷州之間的大三角航線,應該是四大支柱產業了。不過,這個部門沒有太過明顯的重點和要害,因此得以繼續保持現狀。

  平時在地以婆羅洲會館為招牌,出海以夷州-婆羅洲船團為主力,其實目前的航路業務,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大三角的範疇,而延伸到了安南道西南端的天南,安遠各地,呂宋、沙撈越等外海各洲。

  但是因為大量資源,被優先輸送給了北方地盤的維持和建設,因此,除了往來都不落空,而能夠繼續保持丈長盈利的海貿之外,傳統的三大部門,都還處於某種帳目上盈利,而私下虧損頗大的情況。

  因此,用來補貼這些良性虧損,關鍵的大項收入,就是我弄回來的那些金石古玩珍寶奇物的變價轉賣。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廣府的上流社會中,賣的最好的不是那些珍寶古玩,而是我長期積壓在手裡的書畫字帖。

  不過,這顯然是我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當中。

  南朝素來以富甲海內著稱,因此各種奇珍異寶可謂是屢見不鮮。當年就算是入貢給長安的珍寶,也是由總覽南海藩務的南海都督府上下,先行挑選過之後剩下。

  然後再經長安的京畿梁氏一門擇選之後,才送入宮內省的內庫使。因此,除了一些御製式樣的工藝品,或是被史上帝王將相等名人把玩過,而有所留下典故的物件之外,其他的珍寶玩物,反而在南邊不怎麼稀奇了。

  但是相應的,國朝大部分地區開化的歷史和時間,都還不算長,因此,在國朝民間很有些崇慕前朝的人文鼎盛,而瘋狂追捧一切與梁公有關的一應事物。

  比如我送回來的那幅顏真卿的《告侄貼》,因為這個歷史時空上的顏真卿,乃是梁公格外推崇和較好的一代名臣,數朝元老,外加政治盟助。

  因此名人加上歷史淵源的加成,通過黑市拍賣之後最終作價達到了六十萬緡,本家可以拿到手至少四十三萬緡。據說幕後的買家,就是當代的顏氏後人。

  還有前朝泰興年間,人稱「張顛素狂」懷素僧的狂草:《苦筍帖》《食魚帖》《聖母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經》《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筆》等大小十一樣,最少的賣到了十一萬緡,最多的賣到二十九萬緡。

  可謂是這一季之內,最大一筆進益了,以至於分別負責代理拍賣的幾家金石古玩齋號,都一時間拿不出那麼多,支應周轉的寶錢來,而不得不代替買家交涉,希望用另外一些具有潛力的物業來折抵了去。

  又如時間更早的「草聖」張旭《肚痛帖》,因為其人做過雍國公主的家臣,有做了梁公的部屬,而估價更高而深受熱捧。

  雖然最終沒有變成金錢,但是在蘭麝號的關係戶里,據說有人以張氏後人之名,私下用一家擁有十多條大小海船,數百僱工、傭奴的船行,一應所有權來交換了去。

  得益於北伐帶來的一系列影響,這些北來的古玩物件,不再需要重重過手,掩人耳目的出現在市面上,直接找人掛個名就能很容易脫手出去。

  以現今的我家之名,如今也暫時沒人敢來行那強取豪奪之事。但相應的因為市面上,湧入了大量良莠不齊的出貨,而在具體古玩奢侈品的消費領域,相應價值反而被沖低了一些。

  因此,反而只能進一步壓低出貨的頻率,而稍帶這一波浪潮過的回價,畢竟,每年湧入廣府的豪商、官宦等冤大頭,總是層出不窮,而作為頗具來歷與考證的古玩之物,總比那些吃果果的銅臭阿堵物,更容易送出去的多。

  然後,我才隱隱有所覺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