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用他的話說,這是你情我願好聚好散的一時美事,還替人家開發出璞玉的潛在內里和價值來,進一步提高和改善了,對方人家閨房之趣和婚姻諧樂。

  正所謂是互有好處而各取所需。

  作為閩中的一大特色,就是鄉土地方神極多,淫祀神祠滿地都是。

  因此,在這些觀不觀,廟不廟的神祠里,供滿了各種形形色色的神主、佛龕。以滿足鄉土民間,各種功利主義和實用價值的潛在需求。

  他進入內室之後,頓時仿佛換了一個人般,開始虔誠的在一個造型奇異的神主龕前,帶領著寥寥數人,低聲的誦念起來;

  「無上諸天深敬嘆,大地重念普安和……」

  「一切善眾至誠禮,一切慧性稱讚歌……」

  「蒙聖慈光救離魔難尋無及正真常。」

  這些頌詞,卻是出自已經覆滅多年的大雲光明教密典之一《慈利波經:淨明選贊篇》。

  因此在明面的神漢身份之下,法大力還有另一個真是身份,曾經起兵席捲東南半壁,建立起地上神國的,大雲教殘餘的虔信徒之一。

  已經在場的熟人,則是連夜趕來的各村邑里的教眾領經,或是名面上的宗族之長。

  而他們供奉的這個神主位,也是一度締造了地上的小神國,又在官軍圍剿的焚城烈焰中,不知所蹤的大雲教初代教祖荊軻守。

  為了掩人耳目,這位荊教祖的神主還有多種名目和化身,比如,谷土神祠的「桃花一支」,或是通海神祠的「北冥有魚」,甚至還會假籍上古五帝之一的青帝,等各色化身,來提供信眾進行公然祭拜和活動。

  如今,隨著總教派來的信使,他們等候了數代人的重光之日,也終於到來了。

  根據山外送來的消息,東南之地新舊交替卻民不聊生,亂象頻頻而民心騷然,而他們這些躲在閩地的深山溝壑里,苟延殘喘休養生息的神國遺民之後,也擁有了乘機而起的初步大勢。

  而分派到法大力的任務,就是帶著本地虔信里的青壯,以及多年搜刮聚斂的財貨,前往汀州待命,伺機起事響應。

  第558章 歸還(三)

  珠江口,小江碼頭。

  珠江水系的幾條幹流——西江、北江和東江,以及增江、流溪河和潭江,到了下游再次相互溝通,而呈八條放射狀排列的分流水道流入南海。

  也由此,衝擊出所謂的珠江三角洲的平原河洲,以及衍生出沿岸星羅棋布,繁忙喧囂的碼頭渡口來。而在這個時空,它還有另一個顯著的名字——畿內。

  也代表了南朝大梁舉國海陸八道一畿,精華薈萃的繁花之都——廣府所在地。當然了再加上嶺外占據的版圖,已經變成了十四道一畿。

  但儘管如此,畿內的財貨人口,依舊是穩居於天下各道之冠,但面積卻是不及最小的道里一個分巡路,可見其人口稠密與繁華程度。

  這裡也代表了海內士民的夢想與憧憬的終是之地,許多人奮鬥了一輩子,所求的也不過時在廣府之內,謀得一隅立足之地。

  然後,繼續做牛做馬,含辛茹苦的世代藩息繁衍下去,最終在若干代後從骨子裡都刻上所謂南音官話和都畿風尚,而完成從頭到腳的換種,變成真正的廣府本地人。

  至於本地原有的粵語,那是本地下里巴人才用的哩言,屬於百越遺風的土蠻故智,實在是上不得台面的事物。

  然後,以清貧之家出身的良人身份,享受廣府本地在就學、求藝、經商、置業等,乃至科舉、仕官上的各種便利和優勢。

  然後稍得閒暇,就站在自己狹促的棚樓鄙戶上,對著街上那些來自天南地北的口音與形形色色的外地人,指指點點的宣示著某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而出身海藩氏族的我,則要比絕大多數人,都要更具優勢的多,因為國朝的強制要求,兩海道所有的藩家都必須在廣府,有所置業安身。

  而在藩家的嫡系子弟冠禮之後,也必須離開地方的藩務學堂和拓殖府,而前往廣府京大的外藩院,接受進一步的修習和學研。

  只有學成修滿之後,才可以得到國朝宗藩院的認可和登籍,而在廣府擁有相應藩家在便利和特權上的優待。

  因此可以這麼說,我從一開始就已經站在了許多人一生追求的終點上。

  但這還遠遠不夠,哪怕做個混吃等死的紈絝之輩,起碼也要有足夠的家世背景和經濟實力,才能在這廣府里混得比較像樣些。

  要麼有錢,要麼有勢,這也是遠離普通人的是非的不二法門,而要想省心省事,則兩者缺一不可,這也是日常浪蕩逍遙的不二法門之一。

  比如我那個便宜弟弟羅念祖,在享受聲色犬馬的廣府日常的同時,暗中打他主意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的。

  因此,很多新興的豪富之家,都很喜歡結交這樣新來的海藩子弟,在自身遇到麻煩的時候,多少可以借勢活動一下;而新來的海藩子弟,也喜歡對方的出手大方和掏錢慷慨,能夠迅速打開局面,可謂是各取所需。

  也只有像我這樣不怎麼合眾的異類,才會放著這些捷徑不用,早在藩務學院就學的時候,就辛辛苦苦的自己帶著一幫人,在廣府複雜的世情中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從無到有經營起一片偌大的基業來。

  然後,在原本的方向受阻而不得不遠走他鄉後,又籍著援手便宜阿姐陳夫人的因由,及時轉入軍中效力,而重新開出一條艱辛而坦蕩的軍功之途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