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海路的輸送之外,依然得不到任何軍事上的後援和呼應,我的部隊還得繼續孤軍奮戰在淮北了。

  當然了,這從名面上看,固然是一個壞消息,但是從私底下的考慮出發,卻有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可以一邊索要更多的輸送支援,一邊繼續維持獨走的現狀,多出更多私下布局的時間來。

  此外,在江南道內,還有來自兩海道的赴援大軍,目前雖然雲集在東南沿海一帶,但因為糧餉裝備畜力等項目上的準備不足,而遲遲未能形成戰鬥力,也未能完成重編和適應性訓練。

  倒是因為缺衣少食,而頻頻發生就近騷擾、侵害民間的事件。

  目前江寧方面所擁有的機動軍力,就剩下丹徒(京口)的部分糧台巡道兵,以及駐留在行在附近,神機軍和殿前軍的一部;正在紫金山下重整編練中的前、後、右三部殘缺的御營軍而已。

  說到這裡,突然又有通報訪客上門。

  第542章 風雨(七)

  「標下劉子羽參見置鎮……」

  來訪的是一名東南行司,身挺如槍的高級武官,在當初陳夫人的騎從親衛里,也算是一面之緣。

  出示了印信和身憑之後,也帶來了我那位便宜姐夫,如今負責淮南前線各軍的寧總管的幾句口信與若干手書。

  當然,這種程度的方式,也是為了避嫌和防人口實起見。畢竟,寧總管在軍前,我也在軍前,各據淮河南北一端,而坐擁數萬馬。

  要是戰場會面的話,那倒是名正言順,無不可言私之處,但是要是我兩特意跑到後方來,私下碰面的話,那就是行在里的監國,也要有所不安的重大事件了。

  因此,眼下他也只是從軍前,派了一名親兵,捎個信表示關心和問候,以及有所交流的意願而已。

  如今,我也有了與他對等傳話的資格,或者說成為對方需要慎重對待的重要淵源了。

  然後來自石頭城裡行在的賞賜,也跟著送了過來,裝了好幾車的名貴絹絲、錦袍、冠帶;外加銀魚袋和珍珠金帶一條、內造的縷金餐、茶用具各兩套,檀骨青玉小屏扇一副,赤珊瑚兩大叢,斗大的硨磲雕花金枝海子一對。

  另有賞玩用的大小金錠、金裹子、金葉子等一小箱,年號最新的大銀寶一千枚,可謂是賞賜頗豐的。

  這就像是開了一端,一時間就有十幾份投貼連同禮單,由形形色色的僕役人等,送到了半梅苑裡來。

  當然,其中更多是各種初上門的試探和結好之意,其中比較值得重視的,也就是來自東南後路置制使,兼江淮轉運使程煊的禮單和邀請,卻是在莫愁湖的某條畫舫上的私下邀宴。

  初秋的依舊是炎熱未退,在夜色落幕之後的暖風徐徐中,簡單的沐浴更衣之後,我也踏上了赴宴之路,並且帶上了男裝打扮的三枚,以及若干名便裝的扈衛。

  作為江南水鄉的特色之一,橋樑渡口眾多的江寧城中,乘船也最常見的夜間出行方式和交通手段。正所謂晝車夜舟的獨特繁華城邑生活方式。

  而在半梅苑的西別門之外,就是一個水門渡口,還有專屬的平底大篷船和水夫以利出行。大篷船在外觀上面貌不起眼,但是船內卻是別具匠心。

  各般布設包稠飾錦,輕緯紗簾,緊湊而精巧適宜,就如當地的江南風韻一般,就連上面懸掛著的燈籠,也是飾以殷紅的梅枝紋路,看起來精緻而獨特。

  坐在船尾位置,吹著河巷裡的涼風,聆聽著細細的划水聲中,可以看到堤岸上的煙柳,在岸上華燈初上的燈花團團,和水中漁火點點中,隨風搖曳的曼妙身姿。

  而漂浮在空氣中的,隱約還有來自樓台雅閣之間的絲竹綽約,以及在水巷流錯身而過,不知哪個角落裡傳出來的一抹,船娘小調的娓娓歌喉。

  哪怕聽不懂這些儂聲婉轉的唱詞,卻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風雅優容與女兒情調。讓我身邊這些久經沙場的健兒,也不免放下冷冽,而令臉部的表情,變得有些線條柔和起來。

  當我們進入了被稱為脂粉河和姊兒巷的,曲折往復的迷宮之後,空氣中也似乎變得曖昧起來。

  所謂的脂粉河,乃是指的是此處往來的畫舫花船實在太多,以至於洗下的脂粉,都被河水染出某種誇張的殷色和香味來。

  而姐兒巷的道理就更簡單了,因為這裡的河邊每一處巷口,那都是鶯燕萃薈、粉黛滿目的別有洞天勝處。

  如此盛景我倒是見怪不怪,而有些從容不迫的欣賞顏色,畢竟,我已經享受過韓良臣的類似招待了。

  而我的扈衛們,卻多半是沒有機會見過這個戰陣,雖然因為忠於值守在身,而不至於眼珠子都掉出來,但也是看目不轉睛,而不禁嘆為觀止的。

  只有一身男裝三枚的臉色,自從進入這裡之後就垮了下來,然後一直繃得緊緊的,嘴唇也抿的薄薄的,就仿佛裡面會飛蹦出什麼吃人的怪物來。

  待到遮擋我們視野的樓台建築,隨著豁然寬廣的湖面,而重新變得開闊之後,我也很容易在船工的引導下,找到了岸邊,被高高紮起來的專屬彩棚。

  以及相當秀麗絹諧的「景雲」兩個墨團大字。

  相比之前沿河花巷的誘惑與旖旎,這裡才是江寧眾多的風月蔽菽,集大成的所在——兩湖風光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