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過水後的大面積災荒,也將令朝廷的軍隊就算收復之後,在當地也無法獲得足夠的補給和勞役。如果納入治下的話,反倒還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來賑濟和救助當地的倖存百姓。

  隨著夏天的結束,長江以南地區,也即將進入關鍵秋收的時節,這時候的各種軍事行動,也勢必被抑制到最低限度。

  因為,為了確保長江以南收復未久地區的基本收成,以及對地方新一輪稅賦的徵收力度,都需要足夠的兵力來彈壓和維持,畢竟這一輪收成和歲入,對於接下來國朝的軍事方略,有著莫大的影響與干係。

  第534章 經略(九)

  沂水之畔,重新布置過的營地中。

  穿著小號半新不舊戰袍的少年孟林,也正在慶幸著自己這段時間的際遇。

  然後隨著操行號子,努力挺起有些單薄的胸膛,好讓自己陳舊寬大的制式衣袍下,骨瘦如柴的部分,看起來更加壯實一些。

  終於可以遠離啃那滿是酸餿味,還摻著麩皮沙子的黑窩窩,也不用在吃那味道泃死人,費力才能吞咽的疙瘩糊糊。

  死面的雜糧餅子管夠,發過的蒸餅、菜糰子隔三岔五做點心,日常滿勤不出錯,還有一個水煮雞鴨卵子的獎勵,外出拉練則還有烤過的翅膀、爪子什麼的禽類邊角料吃。

  野外的涼水是不准吃了,日常只准喝燒開的白水。在需要集體下地連夜搶收,或是在工坊加班等,長時間干辛苦活的時候,則有微鹹的海帶紫菜湯,隨便喝。

  相比飽經滄桑而有些麻木不仁的,這些經歷過生活艱計與苦難的少年,日常所追求的幸福概念,其實也簡單的令人髮指。

  相對於那些成年的當地百姓,對於這些為時尚短,卻別有一番風貌的外來占領者,各種畏懼、惶然、不知所措、敬而遠之乃至麻木不仁的各種複雜情緒。

  童子營里這些少年人的心思,則要簡單的多,窮人孩子早當家,特別是正當持續的大災之年,當他們不得不和成年人一般經歷了各種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的苦難與殘酷之後。

  誰給他們吃穿安頓,誰就是他們的恩人,為此出代價也是理所當然,如此簡單明了的直觀感覺。

  而對於孟林,以為代表童子營出身的大部分孩童來說,如果不是這位軍帥大人引兵殺入青州,他和他的弟弟孟敷一起,就差點兒被一夥亂軍給逮走吃掉,或是變成那些餓紅眼的鄉里鄉親,鍋子裡的不明充飢之物。

  事實上,當時他外出覓食回來,見到見不到相依為命且正在生病的弟弟時,而只剩下無數凌亂腳印,那個深深的絕望與癲狂,幾乎沒讓他哭天號地的崩決過去。

  然後找了大半天而無果,疲弊交加半死不活的他,很快被附近那些紅著眼的鄉人,抬了回去。

  因此,在收攏流民的營地中再度醒過來,並與被人抓走的弟弟重逢之後,他就已經下定了決心,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弟弟,都要不惜一切代價的苟活下去。

  自然而然的,因此對於給了他們生機和活路的新團體,從一個絕望的極端,再到另一個極端的激烈變化,很容易就讓某種感恩報效之心,就此萌芽滋長起來。

  雖然規矩很多和懲罰也很嚴,年紀較大的孩童,不但要做工還要參加學習,一天到晚幾乎沒有多少閒暇的時候。

  今天是他們這隻少兵隊,正式授旗的特殊日子,據說就連一向輕易不露臉的鎮撫大人,也會親自出現的。

  因此,從昨日就開始停止了一切例行的出工勞作,早早的安排操練進行基本的熱身和熟悉,然後又在早食的時間,相對豐盛加餐了一頓。

  熱乎乎油汪汪的炊大餅,取代了原本的紫菜熱湯粥。油炸的豆腐皮,碎鹹肉炒的土豆塊,蘿蔔丁豆子蔥花煮大醬等作為卷餅而食的配菜,每人還有一條煎小魚,香的讓人連骨頭魚刺都嚼碎了吞下去。

  因此,這一頓吃的這些少年人,難得在操習過了日上三竿時分之後,出了大半身的汗,居然還沒有多少飢餓的感覺和想念。

  這時候他們的前排,終於看見了營門口出現的隊列,已經吹響的鼓號聲。平日裡那些頗為嚴厲而令人敬畏的隊管和教官們,也一般正經的迎上前去,大聲的呼喝道。

  「參見鎮撫……」

  「拜見制帥……」

  「萬安金康,武運永昌……」

  這些參差不齊的少年隊,也用稚氣未滿的口音,參差不齊的叫喊起來。

  難得在前呼後擁中,蒞臨的鎮撫大人,也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過場,只是簡單勉厲了幾句「少年大有可為,視為將來中堅」,就開始讓人授旗。

  最終呈現在這些少年隊面前的旗幟,確實是在青綠波紋的底子上,一隻灰色動物的刺繡造型?

  而且嚴格說是一隻躺著翻出肚皮,撓舉著爪子,正在做出懶洋洋賣萌的灰色斑紋貓咪,額頭上灰白毛色的交集,自然形成一個獨特的M型。然後在邊上繡以「少兵第一大隊」的纂體字樣。

  這種源自另時空動畫描繪的獨特二次元風格,不免讓任何人第一眼看上去,都有些忍梭不禁的感覺。

  更何況,手裡捧拿著這面旗幟的,居然是一各粉妝玉琢,滿臉肅然的小女孩兒。

  而她才堪堪到旗面高,身著百褶紗裙,烏黑垂放的髮髻上,居然帶著一對毛茸茸的貓耳,圓圓的臉蛋兒,大大的眼眸,精巧的口鼻,以及肅然無波的表情,構成一種相當奇妙的反差與美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