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相應接下來的消息,就不那麼令人感覺良好了,飛熊軍只是東向招討路的先發之師而已,也就是說,前面這一路上至少還有好幾個北朝的軍序,在等著我們迎頭撞上去呢。

  雖然不知道實力是否都如這隻飛熊軍一般的,作風悍勇且編配齊全。但是真的打起來的話,沒有相應的代價,恐怕也是拿不下來的,特別還是在對方主場環境,很容易得到更多後援的情況下。

  畢竟,我可不是吃飽撐的,特意大老遠帶著部隊,跑來和北朝軍馬拼死拼活的死磕,打一場在戰術上毫無意義,也缺乏戰略價值的拉鋸戰。

  除了些許政治層面上的虛名和聲望之外,這裡除了荒廢的田土和逃散的人口之外,既缺乏讓我軍長期占領和利用的基礎,也沒有令我志在必得不可或缺的資源。

  而我最初的目的,只是做出附從和響應江寧號召的姿態,順帶鍛鍊磨合一番重新擴張和整合之後的部隊。

  真實系的暴兵,可不想戰略遊戲一樣,建造一個相應建築,提供好原料,就能按照人口比例,源源不斷的出兵了。

  而是需要有相對明確的指導思想以及戰術體系,理論發展方向,裝備與軍事科技研發,預備役動員建設,後勤補給與輸送維護制度,所構成近代軍事體制。

  從而獲得從士兵個體素養,到軍隊組織建設層面上,集體戰力的全面抬升與加成。

  就算銃兵的維持成本再怎麼廉價實惠,那也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來培養和訓練的,至少以我現在的基本盤,還是浪費不起的。

  而負責東向領軍主將的名字,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具體的決心和腹案。

  隨後,我就宣布了班師回程的布置,傳令各部就地變陣倒置,改前隊為斷後,後隊為先手,中軍加強兩翼。

  然後,輜重、民夫並建生軍為第一陣,以捉生團為前出警戒,先行向東原路開始撤離。隨後火器比例較低的防戍營和傷員一起,作為第二陣出發。

  第三陣是殘損較多的幾個主戰營,連同本陣沒有戰鬥力的僚屬、文職人員。多餘的畜力和車輛也被留在這一陣里。

  他們將負責收攏和歸併,沿途設立的糧台和防戍武裝,並且根據沿途過來的測繪數據,在當日行軍的最大距離內,營造好接應後隊的營壘和陣地。

  第四陣,則集中剩下建制比較完好的主戰營,並同本陣牙兵和虞侯軍等直屬序列中的步隊一起,沿著中軸兩里的距離,分成兩南北翼交替撤退。

  而較為值錢和貴重的戰利品,也被留在了第四陣里,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通過拋投和遺棄這些戰利品,來組卻和拖延敵軍,甚至籍以製造局部反擊的契機。

  這沒有什麼可惜的,對我來說,一隻保全建制完好,而得到長途行軍作戰充分鍛鍊的部隊,可比任何財富都寶貴的多。

  最後的第五陣,也就是負責斷後和警戒的部隊,則是集中本軍的騎兵力量,包括三個不滿編的獵騎營,兼長馬步戰的教導大隊,以馬代步的標兵營,以游弋團為外圍前出警戒。

  這樣,就算遇到敵軍的阻截,在現今的平原為主的地勢下,也可以依靠機動力,及時脫離接觸,或是提前預設阻擊陣地。

  事實證明,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的布置多少發揮了作用。

  幾乎是在我離開滑州境內的第二天,就傳來了斷後部隊開始接敵的消息。

  滑州境內,靈昌縣。

  剛剛立營下來的軍帳之中,東面招討路主將的陵候張德坤,則是有些遺憾,又是有些慶幸的看著地圖上的標識。

  他遺憾的是在自己占據地利人和的優勢兵力下,還是難以阻截和吃下對方;而又慶幸的是,終於開避開與這隻頗為難纏的老對手,正面對戰硬憾的慘烈代價。

  地圖上的一個個交叉點,代表著各軍接敵和戰鬥的位置,有新有舊的而在不斷的添加之中。

  他同樣能夠理解,這些軍將們既是僥倖又是警惕的矛盾心理。在擊破或是挫敗這支「滿萬不可敵」的巨大榮譽與聲望,與平白折損自己好容易生聚起來的實力,的巨大天平之上,可不是那麼好取捨。

  因此,他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在追擊和纏戰之中,讓對方先後銜接上有所破綻,然後取得局部的勝果,有所繳獲就足矣。

  這也是張德坤,暗中對於他們所授意的範疇和心理底線之一。

  畢竟,他們之前的主要任務,還是收復河南之地,將苟延殘喘的軍民百姓,從肆虐的藩胡蹂躪下,解脫出來了。

  因為原本的預期,出現了某種偏差,根據南線的人馬傳來一些的消息,那些塞外番胡在暴掠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開始返程和繼續南下寇掠。

  已經有好幾家頗具實力的藩軍,停止了過往相互直接的剽抄和侵攻,而放棄了對當地人的粗放奴役手段,開始驅使當地口民,開始耕田播種,甚至組織其幾隻臨時商隊來進行互貿。

  一副要在當地,就此長久立足下去的姿態,在挫敗了南朝大軍壓境的根本危機之後,這無疑是讓人不安和憂心的徵兆。

  而與此同時,作為放開塞外諸侯大肆入關,所帶來的後遺症之一,就是河北各地殘餘下來的駐軍,在以冀州行台留守張邦昌為首,那些守臣大員麾下,也出現了某種對洛都旨令,以道路不靖或是自顧無暇為由,陰奉陽違和推脫延拒的疏離跡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