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擁有收攏編列留在淮河以北的,一切南軍殘餘的權宜處置,以我所領有的六州鎮撫使,為最優先的指揮資序。

  因此,新的淮東置制使下,將設置常備六路兵馬使,每個兵馬使下以師為屬。

  每師暫編四營一團,其中第一第二營為滿員的戰兵營,又稱正編營,主戰營,第三營為後備營,又稱新兵營,補充營,通常情況下只有基本軍官和士官的基本構架;

  第四營為糧台(兵站)營,又稱輜重整備營,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戰鬥兵員,作為日常的保衛編制,其餘都是工淄、輸送隊、馬夫雜役、武裝民夫等等輔助役。

  剩下一團為兵馬使的直屬團,也是兼職的機動預備隊。預期安排在北面和東面各兩部,一部用來支援正在開拓登萊諸州的大後方,一部留在臨沂作為機動後援。

  而在常備兵馬使外,計劃又有州兵馬使和團練使,依按照州下郡望戶口大小,較大州為兵馬使,較小州和特設鎮為團練使。

  州下兵馬使暫編三營一隊,其中作為次等作戰部隊,因為守御與作戰範圍的限制,省略了第四個糧台營,具體兵馬使的直屬團也縮減成直屬隊。

  而州下團練使暫編兩營一隊,相對州兵馬使,又省略了補充營的編制。依照現有的控制區,大致可以編做三個州兵馬使和五個團練使的基本規模。

  其中的部隊來源,主要就是四大軍序里原有主戰營和輔軍大隊為基礎,外加火器化整編後的其他部隊充斥而成。

  當然這些內容,絕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規劃,也是目前用來向江寧行在,索要錢糧物資兵員補給和待遇的名目。

  而這些兵馬使與團練使,才是真正一線作戰任務的指揮官,而直接向我和本陣負責。

  至於原本四大軍序的層面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逐漸與具體的作戰任務分離開來,而變成專屬軍役,訓練、人事、後勤以及日常庶務等內容,類似與後世軍分區式的軍事管理機構。

  身為相應軍屬主官雖然地位尊崇且待遇不變,但是在職份上對於名下的具體作戰部隊,名正言順的影響和控制力,無形間被大大削弱了。

  這也是順勢解決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現狀的某種變通之法。順便用來安置和優撫那些比較重要的別部將領,平衡內部的派系和山頭。

  比如在我具體人事的保舉名單上,繼續保留了前軍統制身份,兼任兩位置制副使之一的王貴。一貫表現很是爽朗知趣的他,幾乎欣然的接受了這個新身份,而主動帶頭向我行禮至賀,而立下從屬之份。

  又比如已經升格為行營右護軍副統制,又兼任南路兵馬都知的崔邦弼,他幾乎是如釋重負的接受了任命,算是重新得到了我的體系內的認可;

  至於右護軍正任的統制官,則是由知鎮撫副使的辛稼軒兼任之;

  而到了新設的青州守捉軍,則由御營右軍都虞侯,轉任鎮撫左廂馬步統領的趙隆為守捉使,以新降的梁山大首領,官拜青州團結使的羅驃騎,為副使佐理之;

  至於老部隊御營右軍十營的統制官,還是由我自己兼任。只是由青州馬步都監韓良臣,以副統制身份負責日常事務。

  再加上以新任兩濟觀察使身份的大參議陸務觀,授任青州刺史的承宣使曾華,幾乎是人人都有升遷和拔輟的同時。

  我還讓程煊幫了一個忙,以隨團述職為名,帶走了一批相應的軍將官屬,也算是某種變相的禮送出境。

  不然,在沒有太大敵患的情況下,我還要煞費苦心的找人安排和編造,他們的各種意外和死訊,來減少內部各種陰奉陽違的阻力。

  還可以給那些積極向我靠攏的人,騰出位子和上進的空間來。

  畢竟,敢於擺明態度公開反抗的異己分子反而好辦,比較麻煩的就是這種明明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持著保留態度卻繼續留在內部,不知道什麼時候給你爆發出來的潛在隱患。

  俗話說得好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但正所謂「不教而誅謂之虐」,我也不能一味靠把人弄死,肉體消滅了就一了百了了。

  作為上位者,既要乾坤獨斷的大力推行所想和抱負,又要有足夠的手段來鼎新革弊,其中過程的種種,自然不可能令所有人都滿意的。

  因此,用切實的利益和明確的訴求方向,來團結和吸收大多數人,分化瓦解反對派的同時,也需要足夠陰暗面的震懾手段,來剔除掉一些不和諧因素。

  這其中的尺度和下限,需要很好的掌握,才不至於偏移了最初震懾與制約的立場和初衷,變成某種只能靠暴力與恐懼來維持的東西。

  只是,相比前線的一團和氣,在後方廣府發生的事情之後,就不是那麼令人愉快了。

  畢竟,我人還沒死,就有一群兀鷲般的權宦豪門,想要牆頭眾人推的各般覬覦瓜分我家產業的事實,讓人實在有些大光其火而怒不可遏。

  「幹得好……」

  而通過江都方面,隨船送來的消息和判斷,多少知道了來自後方,圍繞在我家周邊發生的一連串事情之後,我也只能用這麼一句話來表示讚嘆了。

  「替我修書回去。」

  不過這種毫無意義的情緒並沒能持續多久,我很快就有了決定。

  「就說我支持她的一切決定,儘管放手去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