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輔、散各團的操行,可還滿意否……」

  我開口詢問道。

  既然見識了他在冷兵器為主的傳統戰陣、戰術上,很有些手段和心得,那我乾脆就讓他參與編列,重新補充後散兵和輔軍的冷兵操行,以充分發揮他的用處和價值。

  對於這些次要部隊,並不特別要求他們能夠像主戰營那般的令行禁止,但至少能熟悉相互保存和掩護的陣列,有足夠戰地應敵的基本條件反射。然後在必要的時候補入主戰部隊,也能比別人更容易的上手和熟練,火器相關的配合戰法。

  因此,這段日子倒也幹得不亦樂乎,就連勞役隊和武裝輸送隊的日常列操,以及遇敵後結守待援的步驟和陣勢,也是開始由他一手重新編做的。

  「大體構架已經編列齊全了。」

  朱武如是回答道。

  「只是細小處,還有不少有待商榷和改進之餘……」

  「那就先按照既成的東西,操行下去吧……」

  我點點頭。

  「那些部隊不能輕易讓他們閒著……」

  「無論是越野拉鏈,還是營中競技……」

  自從有了長期安定下來的常駐地之後,雖然總體上的編制並沒有因此擴大,但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行軍跋涉,接踵而至的高強度戰鬥後,已經變得殘缺不全的各只主戰營、輔軍大隊,散兵各團,乃至是勞役隊和輸送隊,都被各種來源充足的人手,給補得滿滿的。

  而除了我嫡系的御營左軍(游擊軍)外,在我麾下接受整編和補備的,尚有王貴的前軍,崔邦弼的行營右護軍,踏白軍為首的六個營頭等幾個尚存建制的軍號,通過這個編練的機會,交叉置換人員和更進一步統一步調號令。

  主要是因為有相對充裕的補給做底氣,又收攏了大量東線的散兵游勇,還從地方上獲得新血來源,可以將那些有一定戰鬥經驗的兵員,從日常繁瑣的勞役中解放出來的緣故。因此輪駐後方的部隊日常項目上,已經被新一輪的各種編練項目給排滿了。

  其中除了崔邦弼手下的個別老營成員之外,幾乎都是傳統的冷兵器部隊,因此,林林總總的分攤下來來,直接和間接壓在他身上的擔子委實不輕。

  「完全可以從底下,推薦幾個得力的人手來幫襯……」

  我如是寬慰道。如今隨著我收下地盤和人口的鋪開,帳下幕僚,參軍、虞侯各團組嚴重不敷所用,可是恨不得一個人當好幾個人來拼命使用的。

  「不用這麼辛苦才是……」

  「其實……某家終究還是才學有限的……」

  他猶豫了一下,才繼續道。

  「某倒知道山上還有好幾位,卻是更勝於我的人物……」

  「都是近些年走投無路,才逃奔到山上的……」

  來自朱武隱晦的提醒,讓我這才忽然記起來,在河南河北兩道交界處的梁山上,似乎還有一班故人,等著我去接收呢。更何況還有一隻自帶在野屬性的鵬舉兄,在等人去登用呢,就部知道這個時空,他的背後還有沒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的典故。

  不過,朱武能夠隱忍到現在才開口,也算是不錯了。這也讓我多少又高看他一眼,就算有了新身份和更好的前程,沒忘記自己當初的職責和任務。

  「理應如此……」

  我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道。

  「諸事依然安排的差不多……」

  「我亦打算親上梁山一趟……」

  於是,這成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我已經厭倦了這段時間堆積如山的公文版牘,藉機偷閒一下也好啊。

  畢竟,在我的名下,除了御營右軍和北面討擊的軍事本職外,還兼有了鎮守、觀察、經略三個使職和差遣。先前在行軍打戰中,這些只是兼領暫代的一種身份。但是有了初步的地盤和基本的人口之後,就自然變成了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運作和實行的實際職權。

  而我也需要這些職銜,所代表的權利和職責,來間接維持和供養我的麾下軍隊。

  而這一切,都需要在草創初期,由我領頭一點點的構建和營造出來的,理由無他,我需要的不是抱殘守缺式的沿襲和照搬,北地或是國朝舊有的制度和體系,而是希望能夠打造出一個,在表面上徒具其名的一切照舊,私下卻帶有我向明個人色彩和新式構架的,相應政權體系來。

  因為體系和配套的制度,一旦建立起來並因循而例之後,就再也沒有那麼容易朝令夕改了,只能針對性的有限調整和優化。因此,我寧願花更多的功夫和時間,一步步的在實踐中琢磨和摸索著,一點點的積累和細微調節後,一步到位最終塑造成型。

  這樣雖然事先麻煩和繁瑣了一些,但是後續運用起來的行政班底和體系,無疑可以更加得心應手而事半功倍,執行和效率上也不可同日而語。

  在我離開後,軍隊日常方面主要交給副統制辛稼軒,政務方面由參議陸務觀看著,備敵應變方面就交給都虞侯趙隆,而韓良臣以馬步軍都監的身份,坐鎮的益都大本營,掌握我直屬的教導隊、獵騎營、捉生游弋團、車團、炮團等數隻機動力量。

  剩下的前軍統制王貴,一路過來都是以我馬首是瞻,表現的極為配合,而右護軍統領崔邦弼在回歸我麾下之後,也是相當的低調服從。剩下的其他六營正將,則連跳出來別苗頭的資格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