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在進州城中初步摸底之後,我這裡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城中有足夠的房屋和其他建築,作為這些外來移民的安身之所,總算他們不用去露宿野外,再披荊斬棘滿手泥濘的,在這凍得硬邦邦的土地上,費力搭建起新的安置區來。

  壞消息是,這些空置的房屋,都是當地逃亡的人口留下的。因此,如今城中常住居民,不足正常時期的四成。要知道青州當初是作為青徐鎮兩大支柱之一,在州府至少有十萬以上的常住戶口。

  雖說,相比的打的格外慘烈的徐州,青州全境在前番攻略中,乃是在海陸交攻之下,稍作抵擋之後,就幾乎無血而下的。

  因此,也算是帥司控制的占領區中,保全最完好的一個州郡,而且還是個人口出產都屬於上等的大郡,這也是當初他們再三信誓旦旦於我保證的行事條件之一。

  只是,現實與期望還是有嚴重的差距,越過穆陵關後我們一路行來,所見到的除了大雪覆蓋下的荒蕪和凋敝,就別無他物了。

  只有靠近城邑的時候,才會發現少數鬼鬼祟祟的遊蕩在郊野中,像是老鼠一般翻找著被蓋在雪下的草根塊莖,或是枯枝爛柴的身影。

  除了只剩數萬口的州城之外,其他的已經落入掌控的壽光、臨淄、千乘、北海等大小城邑,亦是大同小異。各種人口逃亡,市面凋敝的厲害,特別是靠近密州的昌邑縣,幾乎成了空無一人的死城。

  原因也很簡單,作為青徐鎮的重要兵源地,這裡的青壯年在之前的青徐鎮攻略中,都被抽調去協防徐州,然後大多都葬身在那裡。

  帥司得到青州之後,以當地曾經支持抗拒王師為名,又懲罰性的從當地,一次次徵發和搜颳了大量勞役,物資輸往前線,最終其中大多數人也沒有能夠回來。

  再加上戰爭造成的物資緊缺和田地拋荒,身體不足以支持的老弱病殘,大多在前半個冬天的煎熬里,變成了城外的一個個土包,或是亂墳崗上的棄屍。

  因此,能夠苟延殘喘至今的,很大比例都是一些介於青壯年之間的婦女,以及較大的孩童。只是大多數都面黃肌瘦,甚至是骨瘦如柴。

  因此,我們在城邑中,僅僅用稀粥放賑濟三天的手段,就比較輕易的完成戶口初步統計和登記。

  此外,境內還有就是大量殘留的南軍將兵,他們大多遠離城池而盤踞在各處鄉村邑里里,許多人在絕望和悲觀的情緒驅使下,幾乎自暴自棄的做出許多人性黑暗面和道德下限的事情來。

  對此,我也只有下令掃蕩搜索大隊,在遇到之後儘量給他們一個痛快,早死早超生好了。

  我可以放過為了那些逃亡友軍中,生存而去吃同伴屍體的迫不得已,但是在尚有餘力和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公然把吃活著的同類當作一種習慣,那是絕不可以饒恕的底限。

  被收攏回來的南朝將兵之中,居然有不少失去下屬和部隊的前將官,甚至不乏正將、都監這般的高階,其中的絕大多數,用各種方式表達了相應的感謝,和順應形勢服從安排的意願。

  當然也有不怎麼或者不願意領情的,甚至仗著過往身份和背景,想繼續作威作福的。

  當然這種人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世界上浪費資源和生存空間了,於是,失蹤在亂軍之中,或是為敵襲所乘而出了意外,是他們最多見合情合理的去處和順理成章結局。

  反正是兵荒馬亂的還死無對證,有本事你讓敵對陣營出來辯白,這些都不是自己乾的啊。

  初步控制了青州的首府和幾個要點之後,我的命令是繼續進軍,向著海邊進軍,最快的速度打通前往海邊的通道,從某處港口將我們的消息儘快給送出去,儘快在開春之前,就獲得後方的支援和訊息。

  因此,在益都東向海邊的方位,最遠的一隻派遣隊伍,已經走出兩百多里外。

  第478章 漸變(三)

  飛馳在盤山的道路之中,捉生隊將燕九兒,就帶頭沖在隊伍的前列。哪怕撲面而至的凜冽風霜雨雪,似乎也不能讓他動容絲毫。

  他現在已經改回了,賣身為奴前的本名燕青,別字小乙,人稱小乙哥兒。回望前程往事。

  當初衝出江寧,追隨這位主公來到嶺外的五人眾,除了早死的那位尹小眼之外,其他人已經是各有要任和前程了。

  前江寧碼頭的苦力頭子錢水寧,已經是負責往來軍前的輜重隊和勞役管理的後營督辦,直接管教著數千號人;

  崔屠子做了軍中的第一火頭官,手下數百好廚子和幫工,在廣府還有十幾處肉鋪和熟食店;而留守後方的伯符,則直接掛上龍州團練佐副的頭銜,擔負起整合底下勢力的要任,也是本家的幾支私屬武裝,名面上的領頭人;

  而相比一直身處相對安全後方的其他人,身具不錯騎術和武藝的,燕九兒或者說是燕小乙,一直以來幹的事更具風險,也是刀頭舔血的陣前捕俘和偵刺的活計。

  這一干就在沒有停下來過,從天南洲千號人中的斥候小隊開始,一隻干到了這數萬大軍的捉生團第一將。

  在經歷了無數次,各種籍沒無名的野外遭遇,或是轟轟烈烈的戰場前哨逐殺中,與死亡擦肩的危機和驚險,而傷痕累累或是遍體麟傷之後。

  寡言少語而自有一股子堅韌不拔的他,也由此獲得軍中斥候捉生,公認最是資深的第一人身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