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巨野團里的這些散兵,大多數是隨這兩位受過巨野城的老班底,不過,參加這種大戰陣的經驗顯然還是零,因此,在最初面敵時,不免有些束手束腳的不得其法,而出現了好些傷亡。

  還是虧得身後的火器支持和友軍的數度接替,這才穩住陣腳慢慢找到感覺,打出些老練嫻熟的配合來。不過,因為是成軍未久的緣故,他們的士氣和心理素質還不夠穩定。因此,虧得有李逵這般身先士卒,奮勇爭殺在前的驍將做示範,這才能保證比較持久和昂揚的鬥志和勁頭。

  「不要太突出在外了……」

  宋公明又在後方急切地喊道。

  「鐵牛趕緊快退回來……」

  「小心後方被截斷……」

  「我們須得守住三面的陣腳……」

  「才不至被胡馬沖陣所撞散啊……」

  大陣之中的車台上,也有人在指點著她們這小小的一隅。

  「這便是古八卦陣的簡化變體。」

  權作臨時軍地贊畫的朱武,也在輕聲為我介紹到。

  「守為四象,攻則四維……」

  「以長短兵為交替前後,甲兵與輕卒錯列內外……」

  「就算是倉草之卒,亦有一戰之力……」

  嗯,我雖然不動聲色,但也不得不承認,作為參贊軍務,他在傳統冷兵器戰法和軍陣上的造詣,倒讓人有些驚喜。

  也不枉我拿若干滿員齊裝的散兵團,給他作為實驗對象,又提供了從古至今的馬其頓式長槍陣、羅馬重步兵式投槍劍盾陣,西班牙大方陣到瑞士小方陣之類,若干種外邦戰陣的藍圖和原理,給他作為參考,讓他們總結優缺點,臨陣操習出一種,方便配合主戰火器部隊的合適戰陣來。

  唯一的要求,就是操行簡便,方便上手以短時之內,就能令這些傳統冷兵部隊,形成戰力為優先之要。等協調性和秩序感初步形成之後,就可以再操練更加複雜一些的部分火器混合戰陣,乃至更加複雜的全火器-騎兵-炮-車合成戰陣。

  如此看來,已經是初見成效了,作為大戰陣之間的填充力量,就算是散兵團那樣的冷兵器部隊,在有大隊人馬的投射支持下,依舊可以士氣和信心充足的,在外圍與那胡馬游騎纏鬥廝殺往來,戰得有聲有色。

  「軍帥請看……」

  朱武突然對我提醒道,在他所指的方位,我用咫尺鏡仔細觀察了一陣之後,才看出些卯端來。

  東南角那裡一直有一部人馬,留有餘力的在外圍游曳著,似乎尋找著某種破綻和間隙。他們沒有像大多數胡馬兒一般的配備弓箭,卻是比較少見的在戰馬身上,批上防箭的氈毯和皮革的簡裝甲騎。

  因此,他們的坐騎,也比尋常的胡馬兒更加高大健碩一些,騎兵的手中還握著蒙皮的圓盾,身穿鐵條綴成的圈甲,頭盔上抱著毛茸茸的皮毛,看起來就格外的與眾不同。

  如此配備,顯然是出自某家藩軍的精銳,就在我觀察之間,這隻縮水版的甲騎突然加速東起來,如水銀瀉地一般的驟然突入到外圍的列陣之中,頓時頗為強橫的衝撞一片人仰馬翻之後,有仗著防護殺穿了數重小戰團的掩護,在轉射過來的彈丸射擊下,飛速的揚塵而去退入那些胡馬兒裹卷的煙塵之中。

  其中行雲流水一般的嫻熟和精密,而在足夠速度和靈活的機動變向下,用火銃追加的排射,幾乎沒能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實質影響,就被斜斜的甩在了身後,而得以從容退出射程。

  看到這裡我再次嘆了口氣,就算是再操練嫻熟,軍中標準配備最多的一式燧發槍,從反應到擊發的響應速度,還是存在一個最終的臨界點。顯然是對方抓住了這個頻次和間歇,才藝高人膽的作此縱橫馳騁,突進逐殺之舉。

  「傳我令……」

  我當機立斷喊道。

  「以親直團第一擲彈兵隊,標兵團的第三快槍隊……」

  「即刻奔赴東南角……第四營與第六營間待機……」

  相比想在已經利用到某個臨界點,需要靠密集和數量來拓展殺傷的燧發槍,相對射擊間次和響應速度更快的火帽槍,還只是小批量的實驗性配備,也就在我的親直團和教導隊,標兵團里有相應編制,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在臨時加強給獨立承認作戰任務的其他部隊。

  「郭藥師的炮團何在……」

  「各炮組還有多少餘力,盡數調過來聽候差遣……」

  「輔軍第五大隊替換下來……以散兵第七、十一、三十三團暫充其處……」

  我這是在打一個賭,賭那隻藩軍甲騎的戰場視野,遠不如我這麼開闊和便利,他們只能在游曳的胡馬兒亂陣之中,見縫插針式的尋找戰機,因此不會那麼輕易放棄,這個變陣示弱的誘惑。

  當然了,如果對方的大局觀和戰場嗅覺,依舊相對敏銳而始終不上當的話,我也只能和對方耗下去,起碼在大隊列陣的掩護和輪換下,我們軍在戰地堅持的時間,可比對方有優勢的多。

  而對方具是披甲負重的騎兵,在高強度遊走奔馳之下,肯定不會彼那些胡馬兒堅持的更久些。

  幾次小規模衝擊的試探和接觸之後,我的判斷似乎再次應驗了,這些藩軍甲騎在出現明顯的疲態之前,像是耗盡了耐心和餘力,猛然匯成一股滾滾鐵流,霎那間將數隻散兵團構成的結合部,沖的四散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