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若是,我軍也練出這麼一隻銃隊如何……」

  他用一種有些試探的語氣說道,然後看著左右的將屬。

  「豈不是也可以善于堅守無虞了……」

  「令公……明鑑……」

  眾將面面相覬之後,方有一名鬍子半百的將領,聲音滄桑的道。

  「軍中換裝器械,且重新改操全新戰法,可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啊……」

  「但凡是新軍械營造,就須得重起爐灶,所投入無算……」

  他們七嘴八舌的羅列了一大堆現實的困難和不足之處,總而言之就是敵人之戰法雖有可取,但是對於現今的國朝來說,卻是遠水不解近渴的非現實之想。

  「懷恭言之有理,此事無須在意……」

  張叔夜擺了擺手將此事揭過,卻是暗自微微嘆了口氣,軍中的舊習成規,果然是沒有那麼容易改變的啊,哪怕當面吃了許多虧之後,依舊有許多人寧願固守這傳統的既成手段不放。

  或者說,讓他們這些老行伍放棄熟悉的戰技和經驗,像是新卒一樣去學習新事物的風險和代價,讓他們覺得難以承受。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中有太多的新晉之輩,都是在國朝那些老資格的將領相繼陣亡之後,在內外攻守的戰事中被火線提拔起來,因此,哪怕之前還只是都頭,隊正,甚至只是個白身,但只有有命活下來,最後都被超格拔輟若干階,而步入郎將,中郎的階層。

  而這些新晉之人,雖然失之底蘊不足而粗鄙不文,但同樣對於對於已經既得的事物,顯得既敏感而警惕。

  對於這一切,就算是戰後聲望隆高如張叔夜,也不可能悖逆大多數人的意志。

  而且,他們剛剛取得了一場尾銜追擊的「大捷」,大破那隻「滿萬不可敵」的後隊,而殺獲數千首級。雖然只是個局部追擊的勝利,但也總算是一場鼓舞人心的捷報。

  因此,在具體請功的報捷之中,就不免順應人心變成了殺獲「各」數千人,大破南朝新軍所部,而至其不敢回躥;而經過了大內潤色之後,再度露布宣傳的口徑,就變成了大破敵軍數萬,至其潰亡不可收拾……

  因此,堂下這些奏表中的有功之臣,都急切的等待著大內的論功行賞呢。

  他們都在有些急切的盤算著,卻又不知道在其中,會誕生幾位大小使君,又有多少位鎮守、守臣,又有多少人搖身一變成領兵專主一方大將。

  最少大夫、侍郎的頭銜,也會頒下幾十個,爵位上也會封賞一批吧。

  「令公。」

  突然一名軍將傳報了進來。

  「底下有兒郎鬧將起來了……」

  「這又是所為何事……」

  張叔夜有些不滿的挑起眉頭。

  「難道是給他們的犒勞和賞賜……還不夠麼?」

  「卻是軍中河北籍的將士思鄉了……」

  這名軍將趕忙回答道。

  「他們多以擔心遠在河北的故里和親族為由……」

  「是以聯名請命,詢問何時才是歸期……」

  「當值的統制官不敢擅專……也無力安撫下來……」

  「是以他們已經聚到了行台外……」

  「口口聲聲要親見令公……要個說辭……」

  聽到這個結果,張叔夜不由重重的嘆了口氣,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第468章 歸亡(十二)

  很快我就得到了,來自徐州方面的偵查情況,在抵達徐州城附近的這一路上,至少看到了八九家塞外諸侯的家徽和旗色,此外較大的部帳旗幡,更是以數十計。

  據說那裡已經變成各種塞外入侵力量,瓜分戰利品的狂歡盛宴了,因為某種倉促和慌忙,不少還在路上輸送的軍需物資和人員,被遺落在城郊野外,讓這些來自塞北的各路武裝,好生爭奪和火拼了一番。

  在化妝偵察隊所過之地,至少撞見了大小七八起,因為先後來到的分配不均,而導致刀劍相向的衝突,還被捲入一場莫名其妙的混戰中。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就被沖了出來。

  因此,他們還沒來得及靠近徐州城,就被人當作蒼蠅一樣,尾隨著大隊撿便宜的雜胡小姓,給態度十分強硬的驅趕了回來。

  因為那裡,已經被塞外諸侯的大姓氏族,給聯手包圓了,各自劃定了進攻的方向和控制的區域。但至少冒險從遠處確認了,作為水陸轉運樞要的徐州,城頭上插得還是國朝的旗幟。

  說到塞外諸侯的直領藩軍,與他們麾下編管的部帳軍,完全就是兩回事了。就好比放養的畜群和刻意訓練出來的獵狗的巨大差別。

  迄今為止,我們所見到和擊敗的,大多數是那些紀律性和組織度,裝備和訓練都相當有限的胡馬游騎。他們比較突出的就是馬背上的機動力,而就算是從小到大就天生擅長的箭術,照樣要在我的火槍列陣前吃癟的。

  卻是繼白馬寺外的那次攻防之後,再一次見到這些,來自塞外諸侯的核心戰力。

  塞外各藩諸領,這些頗具特色的直屬部隊,在塞外風霜雨雪和相互爭鬥的磨礪下,並不缺乏戰鬥意志和經驗,各家傳承上的裝備和訓練也不差,只是因為受限於環境和條件,數量相當有限而已。

  因為塞外諸侯同樣擁有,相當不錯的礦業和其他資源出產,但在民生經濟上,除了牧場之外,就嚴重缺乏養活足夠人口的肥沃耕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