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有所決心要撤軍,那不意味著就可以在對峙的敵人面前,這麼一走了之了,同樣需要足夠多的策劃和準備來,為我們爭取時間和轉機。

  在這些倉窖建築里設下放火的機關,在需要的時候延時起火,只是其中的一個步驟而已。

  而在倉城的另一端,已經是喊殺聲震天響了,在全面發炮和各種其他火器的掩護下,一波又一波的將士衝過城牆的遮蔽,而殺入敵軍的防陣之中。

  這次進攻序列,主要由种師中和折可適的客營兵馬,以及幾隻剛剛補滿的輔軍大隊擔綱,他們需要在強攻中打痛敵人,讓對方對於我軍持久戰鬥的決心和意志有所誤判,然後為全盤的大局有所掩護和爭取時機。

  我本來是打算稍微犧牲一下,幾個老字號的主戰營之一,讓他們抽籤來決定具體對象,但是卻沒想到最後,這兩位客營的將領連決主動請命,擔下了這個任務。

  他們主動請命的理由也很簡單,一直蒙受軍中的恩澤和關照,大的都是順風戰,卻鮮有突出的戰績和表現,實在有些無顏以對劉延慶當初的囑託。

  為了體現的更真實一些,我不但答應讓他們借用了部分第一營的旗號,還額外將若干炮組和擲彈兵隊、轉輪快槍隊,都配屬給他們。又用教導隊和標兵團作為後援和接應,我的將旗也會隨著親直團一起,留在他們的後方督陣。

  而餘下的兵力則全面投入到,用收集的木料和拆除而來的建材,熱火朝天的營造攻城器械的工作中去。當然了如果能到足夠近處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擺在外圍的所謂器械,只是個中看不中用得樣子貨,主要是為了內里掩護大規模扎制雪橇車輛的工作。

  雖然北面城郊的胡馬兒活動行跡,已經在風雪中越來越少見了,但是離開了城防的屏護之後,同樣也意味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風險和意外。更何況還可能是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因此抓緊這最後一點時間,多準備的充足一些,總是沒有錯的。

  抱著這種心情,我忙碌著奔走視察在各處,然後得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意外消息。

  「什麼,前沿的攻擊部隊,已經打破了城上的防線?……」

  「現在已經突入到了圓壁城裡去了!」

  我目瞪口呆的消化著這個消息,拼命理清著思緒。

  圓壁城位於皇城大內的最北端,與前朝部分的大宮城,間隔著一座狹長的曜儀城,而在西面與含嘉倉城鄰接。而在歷史上圓壁城和曜儀城一起又被稱為後宮城,因為在大唐最鼎盛的年代,這裡就是大內後宮嬪妃的居住地。

  含嘉城與圓壁城之間的城牆下甬道,西面出口叫做倉中門,而東面出口叫的圓壁門,客營為首的先頭部隊,就是在這裡打進去了。

  只是這個「好消息」來的也太不合時宜了,在南郭城的敵軍大部,隨時可能重整回師,包抄圍攻我們後路的情況下,前線佯攻的部隊,卻告訴我已經打到了大內中去了,這是開什麼天大的玩笑。

  要知道,之前我聽聞中路軍的噩耗之後,也不是沒有想過,對洛水之上的幾座橋樑下手,以減緩敵軍的集結和歸還之勢。

  只是敵軍吸取了某種教訓而防守的格外嚴密,橋樑兩頭都用軍營給環護起來,我派出的突擊隊,除了給敵營造成一些傷亡和物資損失外,就在沒有更多進展了。

  因此,這個輕易得手的突破,卻讓我陷入了某種進退兩難的糾結之中。究竟是乘勝追擊擴大意外得來的優勢,還是見好就收維持原來的計劃按部就班。

  這兩個選擇可以說都各有優劣,前者容易分散我的兵力而拉長需要維持的戰線,令撤退計劃憑生更多的波折和變數,但後者,則很容易讓敵軍察覺到什麼端倪的,而提前增加意外變數。畢竟,輕易放棄到手的優勢和上風,只會讓敵人覺得事出反常的。

  第460章 歸亡(四)

  接下來的形勢的發展,很快就再次超出了我的預想,隨著不斷深入的煙火和喊殺聲,前線的部隊已經有些欲罷不能了。或者說圓壁城裡的北朝守軍,除了城牆上的基本防線比較頑強之外,遠比我們預期的少。

  雖然從大內和曜儀城裡,很快就趕來了新的援軍,他們一部分從南圓壁門裡衝出來,另一部分是從城牆裡的暗門裡和甬道里殺出。

  而兩廂內外開花將高歌猛進的客營打了個措手不及,城上城下的部隊差點被打成首尾不能相顧的兩截。連身先士卒的折可適都被曜儀城拋射的碎石所傷,而不得不將城頭的指揮權,移交給种師中繼續堅持戰鬥。

  但是所謂的戰機稍閃即逝,种師中的最後堅持,讓跟進的標兵團也上城來了,作為軍中全火器化的第一樣板部隊,他們幾乎是在狹促難以展開的環境下,迎面抵近那些敵人,用兩輪散列排射和一波衝擊,就將從淪陷大半倉中門上城段的敵兵大部,給強行推下城去。

  一時間噼里啪啦墜死之敵的屍體鋪滿了城牆下的地面。

  隨著標兵團的炮組被抗架上城頭,開始轟擊南圓壁門的出口,沿著城牆反退回去的擲彈兵,也用攜帶的少數火油彈和爆彈,暫時破壞了藏兵的甬道和暗洞,整個戰局的主動權最終還是回到了我的預期中。

  當站在南圓壁門上的士兵,將幾十個推上城頭的大油桶給點著順階滾落下去,一邊奔滾著一邊潑灑著縱火的油料,將沿途的建築和設施燒成一片火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