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的打草驚蛇、聲東擊西、虛張聲勢、最終一舉伏擊的一連串戰術組合拳實戰下來,對他們這隻臨時變成的戰團,也是個不孝的考驗,所幸他們還是贏了。

  這也讓董平很有些嘆為觀止的味道,不愧是大本營情定欽定的御營左軍,就算是一個臨時領隊的部將,也有這般的戰術變通和預謀手段,要是放在別部的官軍主力中,起碼也是個正將或是副統領的資序階級。

  隨著身後付之一炬的火光升騰而起,照亮馬背上困扎的若干戰利品,以及沉甸甸的小筐子裡,閃耀著金屬光澤的物件,就是他們此次的收穫,其中有一些金銀做的器皿和小物件,也有一些銀餅和小塊碎金。

  這讓董平的心情頗好,雖然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屬於他的。

  作為散兵團之一,他們只有堪稱溫飽的日常供給,以及基本的武裝,卻沒有軍餉,全靠戰利品的收入和繳獲的裝備。

  承當的也多是營造布防等軍中勞役,以及協助輔軍,承當一些後方的駐留、巡守,城鎮肅清和彈壓,戰後的戰場清理、搜索殘敵,分遣外派時的軍前跑腿和負重之類,低強度的軍事輔助任務。

  然後有朝一日作為預備兵員,補到輔軍大隊裡去,開始拿最基本的餉錢。而董平唯一感觸最深的,就是這部人馬規矩頗多,約束極嚴。就算是最外圍的散兵資序,同樣也有相應的若干嚴格要求和禁止事項。

  未得准許的私掠、濫殺、亂燒,都是可被處以嚴刑極刑的,還要懲罰株連。不過,對董平來說,在這艱難的冬日裡,能活下去才是天大的事情,這些約束和規矩,反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不過,顯然想法和不同的亦有人在,他們早就習慣了戰鬥之外的鬆散與寬縱,只是因為吃食消停了兩天之後,就很快「忍無可忍」的再次做了逃兵,不過這次就沒有那麼好運逃脫了。

  被教導隊、獵騎兵或是捉生團,從馬後將他們殘缺不全的屍體拖回來,硬邦邦的樹立在營牆上,像是凝固的群體雕像一般,作為某種出入的標識和警示物。

  ……

  同樣的時間,白馬寺,作為我的日常之一,就是看著沙盤邊上,以姚平仲、杜士儀為首的參軍和虞侯們,全神投入各種編排戰術和對抗預期的推演。

  他們是在對洛都正在發生的攻防之勢,根據各種渠道的消息和反饋,進行數據建模和敵我勢態消長的判定。

  而雖然我已經有所決定,但收兵移師,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先要把外排出去的各只分遣部隊,就一一招還回來。在打下河陽橋關之後,我就一口氣派出了十數隻多軍種混編的獨立戰鬥團隊,進行某種掃蕩和壓制性質的冬日練兵和適應性拉練活動。

  反正東、南和西面都已經為友軍所控制,再加上新奪下的河陽橋,可以說都畿道內,已經沒有了足以構成威脅的大股敵人了。

  合格的將領,都是通過戰場細節,慢慢鍛鍊出來的,我既然有所野心或者說追求,就自然不會像其他傳統將領一般,只滿足於有一群足夠聽話,指如臂使的家將部曲/士官老兵就夠了。

  顯然混合編成,相對小而全的分隊,是更有利於培養將領苗子的土壤。起碼各種戰術風格和個人的性格特點,在處理相對複雜的人員和事務,具體的戰地應對中,也會因此逐漸凹顯出來。

  但是這個前線戰爭事態的數據模型,給我們提供的第一個結論卻是,來自後方的補給,又有所消減了。雖然總體上的變化不大,但是通過一些細節和局部的命令,就可以體現出這種變化。

  雖然,這一方面固然是原來的資源分配,逐漸集中轉移和傾注到,正在攻城部隊的緣故。但另一方面,則是帥司方面輸送運力慢性枯竭的惡果,正在體現出來。

  畢竟這冰天雪地的環境下,對於前線輸送的效率和損耗,不可避免的因為天氣以及連帶的道路狀況,而大受影響。

  而更關鍵的是,帥司可以調集的人力資源,也出現了某種枯竭的跡象,戰爭前期的徵發和勞役消耗的太狠,再加上北朝清野堅壁強行裹挾人口壯勞力的前期策略。

  造成的額結果就是,除了淮河以南徵發來的民夫外,淮北到河南的廣大當地,已經找不到多少可以驅使勞役的壯勞力,而不得不直接從那些城市裡,開始抓人湊數了。

  要知道,就算物資準備再充分,也要有足夠的人力和組織,才能運送到前線去。

  而在另一方面的連帶後果,因為這場綿長了大半年的戰爭,在這個冬天,河南大地之上,不知道有多少老弱婦孺,要餓死凍斃在家中,待到冰雪消融之時,只怕又是一個遍地白骨屍骸,而陷入死寂中的春天。

  這便是興亡成敗皆百姓苦的道理所在。

  而面對這一切,我能能夠做些什麼呢,除了回到青州去就食之外,我如今什麼也沒有辦法做到。

  這難道是我的力量和勢力,還不夠強大的緣故麼。

  我再次湧起某種對於力量和權勢的渴求之心。

  第429章 戰局(九)

  「各軍進展委實太慢了……」

  廣定水門外,都統制王嵩,卻不甚滿意看著,洛都沙盤上標識出來的位置,對著一眾將領高聲質地到。

  「他們都是幹什麼吃的……命名都已經破城了半日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