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目前為止,只擊破了若干盤踞地方的土團、豪強武裝,殲滅了些許流竄的北軍殘餘,對於那隻驟然離去的河北軍動向和意圖,還是嚴重缺乏頭緒。

  滿眼的秋色蕭疏之中,到處是單調寂寞的灰黃色調,原本的中原大糧倉,自古以來的人口稠密之地,只剩下白骨露於野、千里不聞雞鳴的一片荒敗寂寥。

  毫無遮掩的呼呼冷風,越過阡陌縱橫卻是荒草叢生的原野,交雜著陰鬱的鉛色雲塊里,有一陣沒一陣的細碎潮雨,時不時抖落在將士的帽盔和衣甲上,讓人露在外面的皮膚,忍不住戰慄收緊起來,卻又被提問隨著寒氣一起蒸發掉。

  我騎在呼哧呼哧打著響鼻的灰熊貓的背上,也是忍不住打了個噴嚏,不由裹緊身上的細絨大氅。

  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下來,晨曦的露水也正在越來越明顯的,向著霜花轉化著。所謂胡天八月即飛雪,現在是中原地區的九月下旬,冬天的腳步和徵兆,也越來越近。

  好消息是,我預定的最後一批冬衣被褥和毯子,總算是及時送上來了。就和大多數古典時代,任何大規模軍事行動,伴隨著某種輸送調配上的混亂和渠道失衡,後勤線拉得越長,就越是明顯。

  畢竟這不是電腦遊戲,只要將數據化的資源,點拖幾下就可以自動完成所有從後方的收集、運輸、儲藏到前線的分發,補充到具體部隊的一系列簡化流程。

  我雖然擁有相當程度的自主運輸能力和資源,但是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相應的物流來,不可避免的在具體路線、運力、渠道的調配上,受到帥司方面的制約和影響。

  因此現在才到,還是仰仗了我新進大勝之功。

  然而壞消息是,我的部隊也進一步擴張了,所以數量上又不敷使用了。

  我現今的名下節制有七個軍號,但是實際上除了的新軍後鋒,以及新軍右廂的馬軍外,其他都是虛有其名或是實力嚴重受損的編制,只能暫時帶著新補充的兵員留在後方,且做維持沿線的守備之用。

  而劉延慶的後鋒部,剛從曹州退到鄆州,我暫且鞭長莫及;而新軍右廂則是自成體系的馬軍,已經奉命前出索敵機動,所謂的相對獨立性,也是要靠實力來保證的。

  所以眼下隨我出陣的,主要還是補充修正後的本部人馬,外加一些營造修理、照管馬匹、維護車輛之類的輔助役人員,雖然兵力上從戰後的二萬六千多人縮減到一萬四千多,但至少隊伍成分上相對單純精煉一些,也不用額外的精力去關照和周顧那些,看起來不怎麼靠譜的友軍。

  好在,擊敗了平海軍之後,在其營地得到了大量毛氈、絨毯和厚毛披風,以及大量半成品的皮子,看來也是為了過冬的持久戰事,所準備的。

  不然,我這隻南方人為主的軍隊,戰鬥力和行動力,都要大為衰減了。為此,我還利用自身的優先保障權,從帥司那裡,弄到了大量的油脂柴碳和其他燃料。

  說實話,親自參與了盤點和接收之後,相比籠罩在上下一片樂觀情緒,徐州一帶的物資儲備和管理情況,卻讓人感覺有些混亂,也有些令人擔心。

  主要是因為擔憂入冬之後,海面封凍和風向逆轉,海路輸送能力銳減等不利因素,之前的一個月內突擊搶運了大量物資,堆滿海州到密州一線的港口。

  但正所謂,忙亂中最是容易出錯,再加上後方某些好大喜功的人為因素,許多前線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也因此在某種流程和逐點轉運積累的疏失中,占用了寶貴的運力被送了過來。

  諸如防凍瘡的膏油,變成了防蟲叮的藥油,洗浴用的皂白皂塊發來好幾大船,這些雞肋一般的物資還算好了,好歹多少有點用處的。

  堆在倉房裡的,甚至還有梟水用的浮筒,什麼的,諸如此類讓人哭笑不得的東西,難道讓士兵到冬天的冰面上去游泳?或者鼓勵軍中愉快玩的撿肥皂遊戲。

  我一度很有些惡意趣味的如是想到。

  而前沿急需的冬裝被褥之類的,卻似乎有所準備不足,發過來堆滿倉庫的居然是,在相對溫暖南方地區穿戴的單衣和套衫,毯子和帳篷也是一樣的單薄類型。

  甚至還有指名軍用的烈酒,神奇的變成了民間販售的淡酒之類,看起來幕後水比較深,讓人等閒不敢追究的例子。

  在這種不怎麼搭調的思緒沉浮中,前面終於有人回報,屬於鄆州地界到了。

  僅僅半天之後,我也在咫尺鏡里,看到了前來迎接的人馬和旗幟了。

  這樣,匯合了兩個實力完好的主戰營,外加留守的輔軍大隊和散兵序列,以及劉延慶的後鋒部,我的把握和成算也就更大了一些。

  只是,當我的先頭和應屆的部隊匯合後,我忽然發現事實與預期,顯然有些差距,因為對面人馬的旗幟,滿是煙燻火燎過後的痕跡,人馬也有些凌亂倉促的狼狽模樣。

  然後我也見到了滿臉愧色的崔邦弼和楊再興,以及包得像個粽子一般的劉延慶,卻不見了主持留守事務的辛稼軒,不由生出些不好的預感來。

  「屬下有負所託……」

  還沒等我發問,纏這臂膀的楊再興搶先開口道。

  「沒能守住鄆城,也丟掉了巨野的糧台……」

  ……

  江寧行在,某種餘波還在繼續蕩漾著。

  「滿萬不可敵?我朝的麾下,何時出了這麼一部人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