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當我分駐後方的部下們,正在和後續跟進的官軍,相繼移交出毫州、陳州方面的防務,當然撤走前,能幫空就儘量幫空的原則,幫助接防的友軍「減減負」,帶著滿載的車馬和蹣跚的人群,北上宋州的時候,我這裡卻又發生一件事情。

  江西行司居然派人來交涉,我第一反應是,難道我殺人劫奪的事情,就這麼快就泄漏了?然後才從片刻環路暗中不動聲色的反應過來,他們恐怕什麼證據都沒有,不然就不是交涉這麼簡單了。

  隨後我才知道,卻是因為前期在爭奪北軍輜重隊的紛爭中,被我扣押下來的那一團人,說實話,他們的效率也實在太慢了,等我敵人都打跑了戰打完了,到現在才有所反應。

  然後我接到相應的文書,才知道就連這場前沿交涉,也只是附帶的藉口和幌子,對方根本不在乎這點人的死活,他們主要的目的,卻是以比鄰友軍的身份要求我部提供協力,比如從許州出兵牽制汝州的後方,以間接幫助中路軍,徹底打通都畿道外圍的南部線。

  負責來書的也不是別人,而是結束了天南後方的閒投冷置,重新調到前線來的魏晨,他現在已經是中路大軍的神衛軍統制,兼汝南討擊使。

  他的來信除了敘舊,居然多少還有挖牆腳的意思,大抵是稱讚了一番東南路這裡人多勢眾,將星雲集,但捎帶了一下是競爭激烈也不容易混出頭的情弊,而中路雖然補給東南路的規模。但在帥司說話管用的大人物里,很有些顏公的故舊,也對我頗為關注云雲。

  暗示可以通過大本營的活動,想辦法將我這隻人馬,以借調之名歸列到中路軍去,言稱必有大用,凡錢糧淄給萬事優先云云,顯然實現也做過相應的工作,對於我部的尷尬地位,有所掌握。

  這個建議倒是讓我很有些受寵若驚,又有些動心起來了,曾幾何時我和我的人,居然成了別路帥司看上的香餑餑了,畢竟,據我所知的情況分析,中路軍受挫於汝州一線,很是打了幾個大戰,前沿的軍力有些緊張,如果借調過去,說不定還能夠真的得到更多好處和重用。

  不過這也意味著放開眼前大多數,既成規模的基本盤和經營好的路子,跑到一個陌生的格局裡去重新開始。我思前想後一時委決不下,還是決定暫時不予正面回應。

  給對方回了一封,只敘舊誼而不言其他,相信對方會有所明白的。然後以不敢擅專之名,把這封公文送到前沿軍行司去,讓上層的大人物們去踢這個皮球。

  然後新的軍情傳來,打下徐州後短暫蟄伏休整有日的前沿軍行司,終於也再次大動了起來。幾乎在兩天之內。

  武寧軍出沂州,天武左衛出兗州,踏白軍入高州,海兵隊登戰密州,短暫的間歇之後,一時間兵火再起,戰雲密布,僅僅數天時間,地圖上的戰線就像被猛然突進了一大截,許多鋒線直接推到了黃河邊上。

  因此,我北方所面的曹州和琿州,倒是各種震動莫名自顧無暇,而令我方壓力大減了。

  不過根據劉延慶那兒得到的內線消息對照,這次帥司的再次大動作,卻是因為來自南方的援力,也再度抵達了。

  似乎是因為,很可能是今年來自海上的最後一次大規模補給輸送,因此這次參與的船隻格外多,甚至連東南沿海官私民間的閩船、浙船都被發動徵調起來。

  同時在海州境內的六個大小港口進行裝卸,正所謂帆幅如雲,遮天蔽日,烜赫一時。走下來的士卒浩浩蕩蕩,如江河奔流匯海,裝卸下來的物資可謂是堆積如山。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後方江寧行在的某種壓力,比如諸如「某隻偏師都如此賣力,轉戰輕取數州,倒是帥司名下坐擁軍制、鎮號十數余,在打下徐州之後,卻一直遲遲不見進一步的作為……」之類的訓令。

  似乎是有人把我部的作為,給上達天聽了,雖然不知道是處於惡意還是善意,或者只是某種功利性的有所利用而已,於是就成了壓迫前沿軍行司再度出戰,某個臨界點的催化劑。

  一直神隱在大後方的新軍其他部隊,也終於也隨著後援抵達而正式參戰了,新軍中鋒的初陣開場,就聲勢奪人擊潰了河北兵渡河來援的先頭,殺獲各萬而溺斃無算。

  因此,帥司以這些新加入的生力軍為核心,專門編為一路別遣,由新軍前鋒,新軍左鋒,新軍中鋒三部,外加殘缺不全的天武軍,廣勝軍的餘部,合計十七營人馬,近兩萬員額,組成了所謂別遣河南討擊軍。

  至於我這隻新軍右廂,則得到的命令是,短暫整備部伍後北上攻打琿州,同時協助另一路人馬攻略齊州,就地建立防線。

  也就是說,我居然被調撥到北面的黃河邊上去,就地防禦那些來自河北的敵軍,而將西面靠近都亟道的防線和陣地,移交給新建立的討擊別遣軍。

  雖然有被人摘了桃子的嫌疑,不過中路軍的協力要求,對于帥司似乎有所觸動,因此也多少在其他方面採取了類似補償的錯失,來安撫和平衡我這隻已經有些名氣,而上達天聽的外圍偏師。

  於是,這次升格的是我這支部隊本身,新軍左廂游擊部,增擴為獨立番號的游擊軍,我除權毫州刺史並陳州觀察使銜,改授歸德軍副使並宋州觀察,以游擊軍統領的本職身兼之,如此下來我就得以,初步進入地方守臣資序的中階,距離獨擋一面的統制官,也就差一步之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