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才將最後一點涌動的不忿和情緒,也暫且平復下來。

  第322章 兩河風起(二)

  又失誤跳章節了,暈死大作,問題後台還沒發修改章節名,大家鄙視我吧。

  當我帶著一眾親兵,來到目的地的時候,標兵團都已經先期預設好了進擊陣地。

  這伙武裝人員,盤踞在一處山坳里的小村莊內,各自持弓挽弩,占據了小小村莊裡的制高和要害,看起來也那麼像模像樣的。

  見到有大隊人馬開過來,裡面的人也不免騷動起來,之前牛皮哄哄的強硬態度,這會也不免軟化下來。

  「毫州防禦權馬步都監,奉命追繳殘敵自此……」

  一名大嗓門的虞侯,拿著個鐵皮筒子喊了出來。

  「爾輩何人,安敢無禮持兵相抗,欲做自尋死路呼……」

  說話間,成排的長銃就抬了起來,對著村莊中做出攻打之勢。這時對方終於有了正常的反應。

  「誤會,真是天大的誤會啊……」

  一個聲音急忙喊道,然後一個戴著平冠,臉瘦少須的中年人,出現在村口拿著一面小旗,高舉雙手慢慢走了出來。

  「我乃光州司馬余濟,奉命協同光海商會的軍前行事。」

  他徑直走過數十步距離,慢慢舉起手中的事物,交給一個上前的護兵。

  「這是我的在憑身,還有公中發給的文書,請貴軍勘驗……」

  片刻之後,我見到了這份朱簽、火印齊全的文書,看起來沒有什麼明顯破綻和問題,官憑誥身印鑑齊全也不似作偽。

  而他們,則自稱是光海商會下屬的行商,拿著江西路招討行司的文牒,行走於戰前便宜行事。聽到這個名字,我頓時就想起來了。

  光海商會,算是大梁幕府本支之外的四大公室之一,澄海公一脈的外圍產業,其中不乏一些花了大價錢,而寄附其名下,求個方便的豪商巨賈之流。

  四大公室各鎮一方,同時在主支出現斷嗣風險的時候,負責推舉出新的當主。像前代通海公鎮守的是,曾經作為陪都的天南,而這位澄海公坐鎮的本來應該是夷洲,以管領東海各藩。

  只是上上上代的澄海公,因為在觀應之亂中,涉嫌勾結北朝謀求自立的罪名,被廣府派兵包圍勒令賜死,這一脈逐漸失去了在軍政方面的諸多管領職權,而被分諸於幕府派出的國司代行官,舉族遷至畿內定居,而原本的管領地夷洲也逐漸被邊緣化。

  雖然後來的澄海公乃是從別支另選繼任,但只剩下名分上的遙領夷洲諸藩,並享用其歲產和藩家年貢的資格,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謎樣生物出身的白銀一族——宇文家的宗主上藩,每年都要提供給宗藩院的各種貢納,有一半就是屬于澄海公家的。

  雖然失去了諸多實權,但是後來繼任的澄海公,乾脆將注意力從政治上轉到了經濟領域,善於享受而追逐窮奢極欲,靡靡無度著稱,並且有著善於斂財而頗為不顧體面的名聲,但不管怎麼說,好歹是國姓的四大公室之一。

  (南朝大梁採用的是幕府虛君二元制,因此幕府的南海梁氏一脈,被稱為國姓,而京畿梁氏倖存下來的正定帝一脈,則統稱為宗室,合稱為國姓宗家。)

  因此還是有不少人寄名、投效其門下,以求名分上的蔭庇和某種便利,比如這個光海商會,雖然規模頗大,但是也以良莠不齊著稱的。

  想到這裡,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公卿貴戚的手真夠長的,都已經迫不及待的伸到了前沿陣線里來了麼。

  不過,這兵戰凶危,敵我交錯的陣前,究竟有什麼東西,值得他們如此奔波往來的,我倒是有些好奇起來。

  要知道,就算是在後方,數十萬大軍兼帶百萬民力人工的調集之下,就算是有背景的商隊,比如我家名下活躍在後方的那些人,想要往來軍中,也得小心謹慎行事的。

  「你是江西行司的下轄。」

  我想了想又在馬上居高臨下的對他質問道。

  「為什麼到我東南路的毫州轄境來……」

  「自當是有所公幹……」

  這位自稱余司馬的人物,看了兩眼左右後,才靠上前兩步,有些低聲道。

  「卻是事涉機要,不免對人言的……」

  「混帳,有什麼須得偷偷摸摸的公幹……」

  我臉色頓時放了下來。

  「卻連我這般,守土之臣也不能名言的麼……」

  「還請將軍見諒……」

  他也換了個口吻,毫無誠意的道。

  「我更有軍前。」

  「那這些又是什麼人……」

  隨我又用馬鞭,指著那些武裝人員。

  「他們是隨行護衛的義從……」

  「那有義從護商的牌照麼,拿來看看……」

  「稟告防禦,這些乃是零散找來的義從……都是些散團……」

  我心中一動厲聲道。

  「那就更加可疑了……」

  「我們可是有便宜行事的官文具結……」

  他麵皮微動了下,卻是行不改色的道。

  「你江西行司的文書,可管不到我東南路來吧……」

  我也回過味來,明白的戳出他語中的漏洞。

  「而且此處方才大戰過後,不能擔保你們就沒有敵軍的奸細……」

  「我自當守土有責,不可放過任何一個嫌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