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翁山的前身乃是大唐治下的翁山縣,既後世的舟山群島/舟山市,號稱東海沿海一帶,最好的避風港和水師駐泊地之一,也是梁公受封並且流傳下來的直領之一,因此建設的相當不錯。下轄富都、安期、蓬萊三個大鄉,以臨海港城為治所。

  歷代經營建設下來,山岬環抱之下,圍繞著港區,宏偉高聳的城牆、燈塔和厚重堅實的堤岸,自然給了人一種安全感。

  雖然天色依舊沉沉,鉛雲密布。

  海風呼嘯著裹挾著碩大的浪頭,不停的拍擊著堤岸,發出某種轟隆隆的咆哮聲,但是只是過了幾天,卻仿若久違,站上陸地的感覺,是讓人十分踏實和安心。

  哪怕是踩在深一腳淺一腳,提起來咕吱冒泡作響的灘涂泥濘里。

  而在我身後,那些陸續靠港的船隻上,成群結隊的士兵,像是水淹逃難的老鼠一般,迫不及待涌下船板來。

  他們努力們撐劃著名小船或是穿越顛簸搖晃的棧橋,偶爾還是有人掉進水裡,然後被重新撈起來,攙扶著繼續前行。

  還有人直到靠岸不遠處,就急匆匆的跳下來,站在及腰身的渾水裡繼續向上跋涉著,拼命感受著新鮮空氣和腳踏實地的感覺,然後對著綿綿的雨水發出某種傻笑或是其他宣洩的表情,很有些恍若隔世的味道。

  因為風浪的緣故,多數人只能呆在沙丁魚一般擠的密密麻麻的艙房裡,忍受罐裝人肉式搖搖車的特殊待遇,甚至連同伴的嘔吐物都沒法避讓。

  好在作為主官,我至少不用和他們呆在一起享受,眾多兄貴式貼身擠壓的「天然按摩服務」。不過也不算的上好過多少,晃來晃去的顛得我都眼前要出現重影了。

  這畢竟是軍令如山,船期如火的水師船運,而不是平時那些可以順勢追趕者信風浪潮,在時間山格外寬鬆,考慮了經濟和舒適性,可以徐徐而行的商船或是專門的客船。

  在裝運效率和舒適度根本沒得比的。

  突然,碼頭上驚起一片嘈雜的呼喊聲,然後順著他們指指點點的方向,我見到一艘只來得及收下一半帆纜,就卡住的大海船,在剩餘部分鼓足的風力吹動下,去勢不減的徑直穿過那些已經下錨,準備依次靠岸的船隻序列。

  在散落的船列中,沉悶之極的震響,連碰了兩聲之後,又沖了出來。

  搶灘失敗,卻聽的克斥一聲,就像是從底部被撬開的蛋殼一般,在水線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凹陷和碎裂,然後重重甩了一下船尾,劇烈震動的拋起無數細碎的雜物和人體,然後開始傾覆到一邊去。

  被雨水打濕的長筒咫尺鏡中依稀可見,上面開始跳下無數,如同蟻點的人來,有的人一掉進水中,就再也沒有浮起來,還有漂浮的人頭,被浪花重重的拍下之後,就在沒有了蹤影。

  最後被划去的小舟,拉到岸上的不足一小半人,其中還大多數是比較習水性的船工水夫和海兵成員。

  至於上面搭載的那些陸師官兵,就只能哀其不幸了。

  「這還算好了……總算有機靠近岸邊,還有挽救的機會……」

  水師派來的聯絡官,對我苦笑著到。

  「將軍可知道……方才有消息傳來……」

  「滿載毅勇軍的五艘兵船,在風浪中失散了……」

  按照水師兵船的負載能力,一艘船至少可以負載五六百名輕裝徒手的士兵,或是三四百名標配的士兵及其短期內的軍需。

  若是僅僅掉隊,那還算好,可以就近靠岸尋求幫助或者自救,若是因此浪沉的話,那損失的至少就是兩個全員裝備營的士兵了……

  若是,放在我這支部隊身上,那就是不可承受之痛了。

  想到這裡,我不由有些焦灼起來,我逐一查點確認身邊和附近的面孔。

  韓良臣,辛稼軒,陸務觀、趙隆……寧志遠、崔邦弼。

  每一個名字,都代表這一船安然靠岸的士兵,因為處於某種分攤風險的打算,讓這些上層軍將和營官們,每人負責一船士兵和裝備的押隊。

  這樣可以有所預期的避免,因為將官集中在一起而出現海險就等於指揮層全軍覆沒的萬一可能性。

  半個時辰之後。

  「還有誰沒有上岸麼……」

  渾身被雨水和浪花浸濕的我,聲音嘶啞地喊道。

  「第一標兵團……」

  「第六團……」

  「教導隊……」

  「第二團……」

  「親直團……」

  「捉生隊……」

  「等等,我的炮隊呢……」

  「將主還請寬心,郭藥師和炮隊大部,都還在後一批的船團上……」

  有人寬慰我道,卻是直屬炮組組頭杜疏朗。

  「應該在閩地一帶,就近避風了……」

  好吧,情急之下,我都有些懵了。

  當最後一批因為風浪太急,上岸地點離我老遠的沈霍伊和張立錚,及其麾下人馬,也被找到了,我頓時鬆了一口氣。

  人員大多沒有什麼事,只有一些摔傷和受寒,但是隨船偕行的物資,就不免大受影響,特別是那些精貴的火藥。

  雖然事先按照雨季山地行軍的經驗,用竹筒蠟封,油布包裹綑紮,然後放在填滿鋸屑的木桶里,但在海途的顛簸和撞擊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內封碎裂,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受潮狀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