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論是田地還是家宅,都有你自選。」

  「這可是在畿內,任何時候都有效的。」

  「能夠減得步驟越多,就賞給依次翻倍。」

  底下頓時一片譁然聲。就算她們絕大讀書來自天南海北,但是也多少知道和耳聞,畿內的田土物業是有名的價貴難求著稱的。

  「可以給安排個漂亮婆娘麼……」

  一個尖促的聲音,有些猶猶豫豫地喊道。

  然後是一片唯恐天下不亂的鬨笑聲。

  「當然可以,只需你做得到。」

  黃太濤眯起眼眼睛,確實把胸口拍的砰砰作響。

  「就算是好人家女兒,也會想辦法給你娶過來的……」

  ……

  我正在打量這一排黑又粗的玩意兒,露出某種欣慰的笑容。

  我一直眼饞的官軍野戰長炮,固然是一直拖延著不給批,但是扯了幾次皮,糾纏的兵部和衛尉寺的那些吏員們,各種避之不及之後,還是得到某種變相的補償。

  海兵隊用來掩護登岸的舢板小炮,倒是好歹撥給了十門,再加上原有的四具,這樣就有十四個現成的炮組,外加六個預備炮組兼打雜幫手,管理牲口輜重輸送,每組四人,觀瞄兼炮長一人,調校兼計量裝藥的發炮手兩人,一個輸送打雜的輔兵,五組成一夥,四火一個標準炮隊的基本架子就起來。

  就算合用的人手嚴重不足,現有的炮組也是大量生瓜蛋子湊合的現狀,也大可以先按照人頭編配到位,再慢慢用炮從生手練熟起來,作為過度和解決。

  這種舢板小炮,屬於結構簡單的前裝鑄鐵炮,也並非神機軍配屬的制式裝備,而是水師里為了掩護海兵隊的近岸登陸,而鼓搗出來的權宜貨色,然後就這麼鮮有變化的一直沿用到今。

  也正因為是海兵隊的裝備,這才得以繞過神機軍和軍器監的限制,配發到我的手中,也算是昔日在海兵總署,一點善緣的餘澤吧。

  雖然只有七八成新的成色,而因為受限於體積和管壁厚度,能夠承受的膛壓有限,不能射整彈,只能打散丸,不過兩三百步的有效殺傷,因此按照稱量也被成為一斤炮。正所謂用作野戰攻防尚可,用來攻堅就有些乏力了,不過對我來說,多少還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需要的人不多,操作容易上手快,嫻熟後發射也不慢,還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可靠之類聊以安慰的地方,而且比起神機軍中的那些動輒十多人侍候的大炮。

  去掉了用來固定在大舢板上的配重和累贅之後,剩下的分量就輕便利落的多了,在追擊安遠州叛藩殘餘和攻打他們藏身山林據點的時候,我們就嘗試過兩個較為強壯的士兵,抬著可以進行間歇接力的行軍,或是用個頭矮下的嶺南馬,也可以勉強馱載這走山路。或是架在平板大車上伴隨行軍。

  此外,比起那些以炮口寸徑為標準,銅胎鐵膛子母炮栓的大小長管野戰炮,或是粗身短管的攻城炮,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老法鑄鐵的炮管磨損的比較快,不過只要小心伺弄,繼續用大幾百發是沒問題的。

  好歹在炮火上,也是我這種近代化火器部隊的一個短板,卻又忌諱良多的。

  畢竟在廣府的境內自製火銃,還可以自圓其說,說是為軍中裝備修造而有所改良裨益,但是如果嘗試私自鑄炮,那就是行同謀反,鐵板上釘的大逆之罪了。

  好在凜然跟欣慰的是,比起那五具只有炮身而沒有合適支架的大傢伙,這種斤重小炮相應的炮架,也幾乎是現成獲取的。

  對於炮火的精度和穩定性來說,支架兼載具也是頗為關鍵的事物。

  為了找到一個相對輕便足夠結實的載架,我們沒少煞費苦心,製作了多種樣品,可惜都不盡人意,堅固和穩定性,重量和操作性,總是難以取得合適的兼顧。

  結果正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正當我的匠人們百思不得其法的時候,卻又在其他地方發現了現成的替代方案,就是在港城神機軍的倉房裡找到的一種小型投射器。

  這是一種為了對付那些龜縮在山林險要之處的土蠻村寨,而專門設計的投擲器,用來投射小型的火油彈和爆雷彈,在早起的拓殖開荒中,發揮了相當中要的作用,因此沿用至今,各種配置也已經是相當成熟簡便。

  我看重的是它的結構設計,正常狀態下,用士兵抬著就可以伴隨行軍。

  關鍵部位都是結實的鐵件,而其他部分則是用隨用都可以就地取材的竹木,經過加工削切整形之後,就可以組裝成型,還可以用石頭和金屬重物來提供配種。準頭雖然比較粗糙,但是用來打固定目標還是不會偏差太多的。

  最關鍵的一點,這些鐵製構件,都是可以拆卸成幾個大件,由士兵背負這攀越那些崎嶇的山路。

  改造成小炮的炮架後,只需把扭力彈射的部分去掉,加上一些箍帶/螺栓等,可以細微調教的固定物,雖然兩下加起來還有些偏重,但是因為可以拆卸解體成大件,分別個人背負行軍的便利,方而不是什麼問題了。

  進入戰場前需要多花一些時間進行調校,或者緊急狀態下,直接就這樣在架子上發射,也是可以的,然後我又發現,我還需要一種比較結實的運輸車輛,這樣可以將炮架固定上上面,在行進中,隨時保持可以發射的狀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