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他心思似乎不在這裡,只是說了幾句場面話,對於我們這些新軍諸將額外訓導幾句,無非是「爾輩皆當國之棟樑」「自是勉勵王事、忠勤為國」「一番前程貴不可言呼……」

  然後我輩中人在中鋒第一將封邰素的領頭下,一起回應「謹遵上訓」「自當不惜己身為國為朝報效一二」云云之類的表態。

  作為排在最後一個被點到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這位長得一副好皮囊的中年監國,格外多看了我幾眼。當然作為這種層面的人物,是不會在公眾場合過多贅言,或是格外表示什麼的,不然,估計明天又會變成某種政治立場的風向標。

  然後隨著匆匆離場,又恢復了相互交談的,只是大多數話題都轉到了新近發生的那場襲擊事件上去。

  因為格外動用了火器,在成近百人死傷,各種猜測皆有,只是重點大都不在那位正主兒馮堅身上,而是更多集中在現任京兆尹元義方的心腹,宋申錫的名頭上。

  畢竟比相比歷代被稱為「泥菩薩」「站班馬」「活擺設」的大多數京兆尹,這位可是難得在任上幹得有聲有色的強梁京兆。而且背後靠山極硬,就算是廣府之變的例行追責之中,許多人都吃了罪責和干係,就唯獨他因為有人力保,而依舊逍遙任上。

  而作為他的心腹干將,宋申錫無疑是替他干髒活,精瘦陰私勾當,又兼推到前台出風頭、吸引仇恨的重要人物之一。

  因此這次襲擊事件,未嘗造成了剪除羽翼又打擊了其官聲,製造出治下不力口實的效果。但誰又想到,這只是一個女人的請求和某人不按理出牌的臨時起意而已。

  作為實質上的額幕後黑手,看著他們絞盡腦汁的苦思冥想,或是分析厲害和關鍵,說的是頭頭是道的,或是故作懸疑的大吊胃口,賣弄所謂的內幕消息,或是煞有其事的推理論證,做出重重論斷和種種猜想,不由很有些啼笑皆非,卻又有些源自幕後大反派自鳴得意的味道。

  所幸這裡並沒有一個戴眼鏡的萬年小學生,也沒有扎馬尾的娘炮國中生,就連那位「此事大有蹊蹺」的元芳同學,也不在場。

  所以我可以堂而皇之的和別人一樣討論這個話題,然後各種誘導著各種天馬行空或是腦洞大開的想法,大多數時候我甚至不需要主動發言,只需做一個呵呵哈哈的聽眾,然後點評上一句「可能」「大概」如此之類的,所謂大內宴中是基本沒有秘密科研,相信這些猜測出了這裡之後,很快又會發酵醞釀乘更多似是而非的東西。

  剩下的就是吃吃喝喝,討論風花雪月,藉助建築的廊柱和庭園的花木作為遮掩,進行各種敘舊迎新式的串聯和拉幫結派。我雖然在這種場合還有些生疏,但是我那些部屬和同僚,就不一定了,他們還是有一些關係呼和舊識的,再加上自來熟的劉紹能相伴,給我介紹各種親熟人等和在場值得關注的人士。

  倒也不覺得被冷落和疏離,至於YY小說里常見的,借著這種宮中背景的公眾場合,為了私人仇怨而秀優越感或是使小手段,進行打臉的事情,卻是一件也沒讓我看到。

  不過這也應該是正常的,能夠出現在這裡多少都是有所背景的人物,那種為了一時之氣,拿自己前程和風評,去賭對方丟臉和製造話題的人,畢竟至少少數。

  就算有什麼無意失儀或是不周到的細節,也有人好意的提醒我,最多感嘆下八葉之一的羅氏,離開廣府的社交場合實在有些久了,都已經是上代人又上代人的事情了。

  無論態度和意向如何,我也得以初步認識了,草創不久的模範新軍其他幾部人馬的路數,除了我這隻大規模編列銃器的左廂游擊兩營;全騎兵的右廂「游弋」兩營以外。所謂五部兩翼各支人馬,在大致統一框架下,都是各具特色的存在。

  比如中鋒部的將官和下轄,主要是來自殿前軍和御龍衛的天之驕子,連營頭都比別人多一個,麾下四個大營約五千人,除了水軍之外,其他兵種一應俱全,甚至還配屬有專門的攻堅器械。主官封邰素也是新軍七將之中級別最高的一位,兼領有模範新軍的副統制銜。

  左鋒將譚國臣,麾下則主要是來自神機軍中的背景居多,各種輕重火器的配屬是一大特色。也是我部某種程度和意義上的競爭對手,起碼我相當羨慕他們所裝備的野戰長炮。

  右鋒將袁撕虎,出身拱衛軍中的上四衛,因此他的麾下具有相當鮮明的駐泊野戰軍特色,擁有高於普通比例的重裝步卒,大量編配的車陣。

  前鋒將陽文里的麾下,則是典型突出機動的輕裝部隊,主要出自先前勤王聯軍中,擅長攀越的山地部隊和部分州郡兵,以配備大量便於機動的車馬著稱。

  而後鋒將劉紹能的麾下將官,則主要是來自天南討擊軍的舊屬居多,算是中規中矩的野戰混成編制,但是相對的實戰經驗要豐富一些,也算是與我的旗下,有天然的淵源和親近屬性。

  再加上左右兩翼的騎兵和火銃部隊,如此搭配起來,構成一隻功能相對全面,精幹新銳,直屬朝廷中樞的新式機動軍團,可謂是用心良苦。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雖然名為模範新軍,但是具體上層人事構成上,還是對軍中舊有格局有所妥協和沿用的,因此,最終獲編練和演變成什麼樣子,還需拭目以待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