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我,我,告訴你我們只是搭檔,暫時需要藉助這個身份,還……還……還沒有到這一步……」

  「你……你……你,不要痴心妄想……其他的我是不會答應……」

  「至……至,至少不能像她們那樣的非分要求……」

  「這只是我的一點誠意啊……真沒有別的意思……」

  我一邊吐糟著她某種心口不一的自然流露和各種神奇腦補,一邊順勢身體前傾,整個人撲在住上捶打起來,露出某種金館長和兵庫北式,誇張化的失落和心碎的表情。

  「好心做了驢肝肺啊……」

  「沒有別的意思……」

  謎樣生物突然嘟起嘴吧,對我露出某種狐疑架在微微失落的可愛表情,然後就突然咬牙切齒的下定什麼決心,一把抓了過去。

  「我只是看這玩意款式不錯,可以參考借鑑一下……」

  接著才繼續漲紅臉龐,結結巴巴的道。

  「拿去把玩下,才……才不是要你的東西呢……不不……不要想的太多喔……」

  「明白明白,您儘管拿去……」

  我雙手合十過頭做出個誇張的禱求姿態來,好吧我承認雖然謎樣生物平時甚有城府,但是偶然傲嬌起來的樣子其實也不錯。

  回歸正題……

  「你對今天的聽審會怎麼看……」

  一邊喝著熱乎乎的魚片、蝦仁、蟹黃熬成的三生粥,一邊發問道。

  「我只知道安遠州那裡的情況很不好……」

  謎樣生物往嘴裡塞著,南瓜、紫菜、芋絲做成的金絲丸子,一邊咕噥道,這也是少數幾個,阿紫不會格外糾正她禮儀做派的時刻。

  「大小九個港城,只剩下一個港城在對外傳遞消息……」

  「蘭麝號和匯源號的業務和人手,都急忙撤離回來……」

  「然後是東單路,發生驃國的餘孽作亂……」

  「因此,原定天竺招討行司的兵馬,暫時過不來了……」

  「只能通過水師和海兵隊的有限支援……」

  「驃國……」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來,這個故國應該屬於後世緬甸的大部和寮國的部分地區。

  歷史上,由數十個部落和城邦構成的所謂中南第一大國,不過這個大國水分頗大,雖然號稱屬國三十六,小邦七十二,所謂的國王,也不過時其中實力最強的盟主,因此更迭內鬥激烈。

  更兼北方的南蠻新霸主南詔崛起,侵入伊洛瓦底江上游,幾次焚掠過驃國王城,後來南詔為梁公所滅亡後,其故地幾乎便成了大唐的南平都督府,南詔蒙氏王族幾乎被斬殺殆盡。

  僅存王子鳳伽異一脈,被俘獲到長安自此泯然於史志,另一隻以王叔蒙失虎為代表,作為帶路黨歸順了平南大軍之後,得到了唐軍暫時所不及的伊洛瓦底江上游,作為殘餘臣民的棲身之地,自此不敢東望,而是生聚數代全力向南開拓,從驃奪得了不少的版圖和人口。

  並與當時的南海都督府相互配合,最終貫通和休整了所謂的紅河航線,自此劍南(四川)、南平(雲南)到黔中(貴州)的人口物產,可以沿河而下,乘船換轉數地,而直達安南都護府治所——交州郡(今河內)的出海口。而不用再千里迢迢的周轉內地的叢山峻岭。

  只是這麼一條新興的黃金水道,自然少不得一番波折和是非,所謂的經濟動脈之旁豈容異類外族。

  因此,南朝興起後,只是延續南海都督府時的方略,繼續蠶食和吞併女王國、西單國,金齒國,最終占據了驃國的大部分領有,包括後世緬甸沿海,以及平原和河流居多的南部到中部,設立東單路十三州,作為安南西道的分屬路,對於緬北山區就興趣乏乏,通過扶持一些蠻人土族的小國,作為藩貢臣屬相互牽制。

  所謂習山地而善戰的驃子兵,也成為南海都督府對外開拓時代的重要藩兵來源之一,至今仍舊活躍在西海道的軍事序列中,但是同樣的,當地開化有限而民風彪悍,北邊各種部族的殘餘,一直在試圖反抗國朝的統治。

  為了鞏固和消化這些新舊疆域,同樣也牽制了國朝相應的駐屯軍力,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來維持和保障,這也是國朝空有數十萬大軍,確實無法全力投入北伐的緣故。

  除了延邊五路和畿內的中軍外,就基本都是維持和屯墾、開拓性質的駐屯軍,動員和調遣起來曠日持久,至於非常規性質的部族藩兵和諸侯的土兵,大多數守土有餘而進取不足,長期遠離家鄉作戰的話,戰鬥力和意志都要水準大跌的。

  因此很多時候遇到民變或是土族反亂,都是靠水師配屬的海兵隊,作為機動應急力量,再酌情從附近的州郡和軍鎮,調兵過來鎮壓和清洗的。

  只是這次安遠州叛亂實在拖得太久了,而在背後牽扯到的東西,也是錯綜複雜,連我這樣在前線經歷過大多數事情的人,也有些看不清了。

  但按照謎樣生物的消息來源,再結合這段時間路邊社和抄坊那裡收集的信息渠道,通過第五平的參佐小團隊過濾和歸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

  我離開的這些日子裡,廣府的朝堂似乎又發生了一些事情,因此圍繞在當事人高寵的態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隨後我在聽審會上的所見所聞,多少印證了這種猜測,事情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了,因為接下來下的時間裡,不過我在軍監廳設立的臨時會場裡,在各位明顯心不在焉的三司要員面前,走個稱述和見證的過場而已,連例行公事的提問和質證,都有些敷衍了事的味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