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因此奠定了國人在南部膳洲東部,後世名為赤海洲、赤海都督府的殖民政權數百年基業。

  杜氏也自此繁衍生息開枝散葉於當地,後來安姆國一度內亂,其中一支後人輾轉東歸,為當時的南海公納為世臣,才有了杜士儀這脈的源流。

  打了杜士儀這一代不知分了多少房後,只剩下父母早亡的兩兄妹,寄附在族裡依靠公產提供的些許補貼為生,常年忍受那些族人的眼光和非議,同組的欺凌和取笑,好容易才熬到成年,考上武備大學堂有了獨力的前程和出身,還讓妹子嫁了同年中的好人家。

  「十三娘……」

  一想到他溫柔淑賢的妹妹,又得因為自己的事情,在婆家忍氣吞聲,抬不起頭來的情形,不由又恨不得自己,就不要從這裡出去了。

  實在不行,就破罐破摔的到嵩陽觀去做個黃冠,無論如何也不能在拖累已經嫁為人婦的妹妹了。

  ……

  夜色如水,馬踏生生,年會從上午一直喧囂到深夜,方才散盡,雖然讓人有些筋疲力盡的感覺,不過作為私下的收穫,也是頗為豐厚的。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善意,卻是比那些邀宴和社交場合中,直接示好和拉攏、暗示,更加令人具有好感和印象。

  因為是某種高端性質的見面會,拿到我關注對象的履歷表並不算難。

  比如這個杜士儀,就是早年廣利年間,杜氏沒落的小門戶中,一個號稱少年神童而曾被寄予厚望,最後江郎才盡證明不過又是一個傷仲永式的過去式人物。

  成年後蒙了家裡亡故父母,留下的最後一點人脈和餘蔭提攜,才進入武備大學堂智謀將略科,以甲等資質做了名留校教佐,曾經負責兵演堂的沙盤地圖製作和操演,最喜歡紙上談兵,做各色推演故事,又下得一手好棋。

  只是因為千年捲入兩學中的激進結社事件,雖然事後證明只是被人誇大其詞,但還是帶上某種標籤,被交換到京學來做了一名類似常駐軍訓教官的武教導。

  除了這小插曲外,雖然還有一些明顯喝多了,各種失態的個例和鬧劇之外,這個同年會的總體氣氛還是相當不錯的。

  既沒有可以踩人和打臉的段子,也沒有咆哮教主馬景濤式的狗血鬧劇。

  畢竟能夠進入這裡的,都是為了自己的仕途將來,乃至未來生計所打算和規劃的人,除了諸如學生會之類少數,更夠增加資歷和人脈的關鍵位置之外,也沒有那麼多閒工夫去拉幫結派玩黨同伐異的遊戲。

  這裡終究是作為,主流的人才培養基地和政權基礎的新血來源之一,不會像那些大多數學院流小說一般。

  通過各種強調階級和個人武力,鼓勵和放任學生直接的爭鬥,把好生生為國家和政權,培養人才和精英梯次的校園,整成某種養蠱式的競技場,或是披著學校皮的妄想黑幫群體之類,日式動漫輕小說的流毒。

  就算因為某種競爭層面上導致的勾心鬥角,也不至於這麼赤裸裸一副利慾薰心的,恨不得把功利寫在臉上表現形式。

  靠嘴炮式的精神勝利和肉體決鬥的傷害來獲得成就感的,那是西方式流毒下中二作者們的腦補YY而已,就算是西方式的生死決鬥,也是局限於有足夠心智的成年人之間,而不是一群躲在校園裡不知世情醜惡和複雜的中二少年。

  相互叫囂著「我要滅你全家」「我要讓你跪舔」之類的原始鬥雞比賽。不過是為了迎合那些低齡幼稚群體,把單機網遊的呆滯快感,轉移到對社會主流的反抗情節上而已。

  至於那種一年四季校園裡都,湊充斥著發情的荷爾蒙味道,整天為了女人爭風吃醋或是雞毛蒜皮的瑣事,紛爭不休打得頭破血流的主角配角們,連心智還不成熟的幼稚園小朋友都不如。

  那些為了終日為女人和金錢忙碌不休的例子,起碼也是等到地雷陣那場已經被政府承認不成功的教育產業改革之後了。

  起碼在此之前,古今中外獲得教育的機會乃至高等教育,始終是一種相對稀缺的資源,不是可以阿貓阿狗隨便哪來揮霍的。

  當然了,改開之後日漸走向畸形的女權主義,也是單獨拍不響的另一個巴掌,這些女生從小被輸灌和教育成,不是依靠學校獲得的知識,來改變和決定自身命運,而是把學校當成濫交作樂式的「人性解放」,並因此獲得某種不勞而獲的長期飯票的捷徑和跳板而已。

  當她們在物慾中,揮霍完自己有限的青春和健康之後,又轉過來怪父母,怪環境,怪社會和國家,不夠寬容和善意,沒有足夠的人來接盤和包容她們所付出的代價。

  新中國的婦女解放,讓女性擁有養活自己,並獨立發出自己的聲音的經濟基礎,早已經被這些「新」女性,給扭曲成只要權利不要義務的不對等,社會寄生蟲光榮式女權主義。

  回家的路上已經是夜深沉,雖然燈火依舊,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沒多久,卻遭遇了好幾撥巡邏的淨街使。

  伯符從黑暗中走出來,不動聲色的坐在了我的馬車簾外。

  「事情辦的怎麼樣……」

  我聞到他身上淡淡的血腥味,低聲道。

  「已經處理妥當了……」

  他收起那幅沒心沒肺的外表偽裝道。

  「所有涉及人等物件,都裝船到外海,沉了了事……」

  「你對那隻老螃蟹怎麼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