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心情複雜的如此思緒著,穿過高聳的柱廊和卷頂,交寄了個人物品,踏進了正堂,霎那間迎面撲卷而來的聲浪和熱氣,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個極為寬敞的空間。

  各種豐盛的菜餚和酒水,由身著統一制服的低級生員們,象流水一樣的呈送進來,迅填滿那些長條案上,一個又一個誕生的空白。

  當然大多數人,就借著這個機會,偷個閒暇,好好觀賞這個除了畢業禮等極少數情形難得開放的場所。

  或者乾脆就躲在角落裡,難得開懷的大吃大嚼算被師長、前輩撞見了,也就寬容的笑笑而已因為這是一年少數幾次開放禁酒等修身節律的時刻。

  這種自斟自飲的酒會,還是來自數百年前梁公首創的,但然後很快變成風靡一時的時尚。

  在大唐依舊如此中天的幾百年間,它已經成為隱隱僅次於大比之後御賜的探花宴,以及謝師的燒尾宴之外,又一大公眾性活動。

  其關注程度,甚至要列在諸入大慈恩寺登臨文會提留、曲江放燈詩會,三月三沐身節之類的傳統活動之前。

  相比同樣高朋滿座的,某家公卿王侯大臣顯宦私邸里的氣氛,無異要開明奔放的多,因為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教長教學人員的家眷在其中。

  其中不乏一些適齡婚配的小女子,多是來見世面的,或曰變相的相親的,因為這裡也不乏一些前程被看好者,或是已經在好前程上奮鬥的學子生徒們。

  在師徒關係上進一步親上加親,同時是一種傳統意義上被讚賞和傳頌的古老行為。

  但是相對於那些少量點綴一般的女性,我很快就被穹頂和死逼之上的彩繪斑斕所奪神。

  因為作為四壁上的裝飾,全是用不易掉色的礦物顏料繪製的先賢和他們的事跡,全是來自文廟和武廟供奉的神主,因此,既有波瀾壯闊的戰爭繪卷,也有感人至深的耕織教化圖。

  更有國朝幕府和宗室的共同先人——梁公一生征戰的環形浮雕。

  從成都城下的千里大救援,以火器驅殺象軍而踏平南詔蒙氏王城;到關內保衛戰一路打到吐蕃高原深處,火燒紅山宮的數千里征程;

  從帶兵會盟回紇,平定草原的公主城之戰和千里奔襲援安西;到踏破蔥嶺,跨過河中,穿過伊朗高原,掃平兩河流域,於耶路撒冷城會盟大秦(東羅馬),與來自三大洲的外域諸國,定下君臣名分的勒石為紀。

  正所謂「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盡為臣妾」的赫赫一生。據說這段話,也被用阿米爾文字,腓尼基文、拉丁文和希伯來文等多種語言,刻在了耶路撒冷城外的巨型鐵柱碑之上。

  這些浮雕壁燴上面,許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和造型,直接能在廣府眾多權貴重臣世族,乃至遠國西夏的君臣世系中找到相應的淵源。

  據說這所有的人物,都是畫聖吳道子在內等當時的一代大家親自起稿,然後由最好的畫匠按照比例放大到牆壁上。

  由於破例採用了被稱為寫真的新式繪畫技法,所以人物看起來明暗清晰理透徹,堪稱栩栩如生,連最細小的髮絲和最微處的皺紋也明辨可鑑但其中爭議最大的。

  還是配圖中一些讓年少學子面紅耳熱的女像,雖然是號稱飛天或是仙女,卻用了西域的風格真人一般大小,倘胸露懷,言笑可掬,據說都有原型的。

  其中一些主要人像的眸子,用了金粉混合的瑪瑙末子,因此只要肯留心就會發現,無論站在什麼角度,都會生出那些畫像中的先賢人物,正在看著你的錯覺。

  第215章 年會

  「宏美壯闊異常吧……」

  一個聲音在我身後道。

  「每個初來之人,都是這幅情形的……」

  「往思先賢,卻是恨不能生若同世的……」

  我轉身卻見到一副司空見慣的笑容可掬,卻是年會上安排的年輕司迎,布縫的銘牌上,寫著他的學名和級次。

  按照京學的傳統,各種和典儀的場合,都是由低年級的生員,來提供相應服務程儀的,名為開眼見世面的傳統。為他創造機緣,見到平時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或是能夠對未來前程有所幫助的機會。

  不問你出身背景的,被抽到後都必須參加,並成為考績的一部分加成,據說這也是梁公親自留下的學訓之一,因此能夠被選到這裡來的,也是些相貌端秀,口齒伶俐,處事老道的生員。

  再搭配那些事業有成的老校友或是嶄露頭角的學長們,很有些老中青少四代精英薈萃的味道。

  他主動請求看了我的手環牌號之後,將我引到四壁的休息區里,位於左側柱廊後,一個相對靠近內里的前排座位上。

  雖然看起來大家都一個樣,但是在這些細微之處,顯然還是有所三六九等的。

  比如休息區里擁有官身的教授和學官們的席次,是居於最里朝門的疏言大台,正中高高垂掛的帷幕之後的,普通師長和助教們則是在左首連成一片,而年長資深的老校友和新校友,在右翼亦有相應的區域和坐席。

  正中的場地中,才是上百張宴飲長桌的所在,而那些高低階的生員們,就只有在大堂出口兩翼,擁有密集層疊的排座和一些廊柱下的散座。

  自古以來,各種宴會場合的排座,自是一門頗為講究的學問,我的座次,剛好在那些師長和助教們,與新校友之間。也不知道意味著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