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恭喜升官了,我現在該叫你陳監司,還是陳勾管啊……」

  我讓人擺下小宴,拿出幾樣私藏的美食,邀請入席聚飲。

  「我倒願沒有這個提攜的機會。」

  形容潦倒的陳軍侯,對我苦笑著抱怨道。

  「以至今陷在這個差事裡,進退維艱脫身不得……」

  「只是未想,你居然也趟上了這攤渾水……」

  「渾水……」

  我驚訝了一下。

  「你可知否……」

  陳軍候,不,已經是陳監司繼續道。

  「這片土地上,反亂的可不止大藩馬氏。」

  「安遠州的十九家分藩世爵,有十五家都參與了反亂……」

  「剩下四家裡,兩家地處偏遠,暫且態度不明,一家在官軍的掌控中,不敢輕舉妄動……」

  「而另一家諾藩則是馬氏的對頭,才肯與官軍合作的……」

  「至於外州,不知道還有多少暗通曲款的人家……」

  「你現在明白了麼……」

  我才明白,官軍要面對的,是怎麼樣的敵人啊。或者說前番的官軍,是如何造就出來如此數目繁多的敵人啊。

  「這麼說,我們要對付的是當地的前藩兵和鄉勇?……」

  我搖搖頭想把這些擔憂和不散甩開。

  「和這些地頭蛇,打游擊可不是一個好主意……」

  我也算是海藩的出身,對其中的門道怎會不知,難道這就是我過來時,路邊悲慘見聞的由來……

  「還有那些外州野狗一般蜂擁而來的義從……」

  他低聲補充道。

  「官軍封得上陸上的溝峽,卻沒法堵住西岸海路過來的外援……」

  「因此這場戰事,頗有得打了……」

  「這也太不尋常了……」

  但是我更加疑惑了。

  「局面是什麼時候敗壞如此的……」

  就算以大司徒馬擴的家族,在當地再有影響,或者說再有號召力,這片土地已經被唐人殖民馴化了數百年,就算是建立國朝的統治下也延續了上百年,也不至於人人皆反自危到這個地步啊。

  「自然是已經覆滅的前路人馬做的好事……」

  陳軍侯露出某種譏諷的冷笑。

  「那位高威衛和王都承制身死事銷……卻將我們都坑了進去,難以自拔了。」

  「如今為了朝廷的體面,卻是不可能對這些叛黨,稍做寬顏輕貸的……」

  「而軍中諸率臣也不見得齊心……怎教我輩盼到頭呢……」

  「不過此次勝上這麼一場,至少我等可以消停安生上一段日子了……」

  陣沒在叛亂中的右威衛將軍高渾和樞密都承旨王詵?這裡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我想再問詳情,他卻諱莫如深的不肯再說了,只是轉而他顧,另言其事,最後在我這裡很是多喝了幾杯酒水,又帶著大包小包的手信饋遺,搖搖晃晃的由親隨攙扶而去。

  我卻是疑惑更甚,前一批官軍做了什麼天怒人怨之事,以至於連當地一貫頗為擁護朝廷的內地分藩,都要起來反抗,最終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叛亂。或者說,如何失策和倒行逆施,讓這片土地上,充斥著懷疑和敵視的味道,連官軍的後勤線都無法正常維持了。

  要知道,安遠州這種內地大州,一貫是以民風馴熟,治下平和著稱,與那些土夷雜處,民風彪悍,頗有些桀驁不馴的遠洲外島,根本沒得比的。

  而這些本地分藩雖然算是西海道的一大保守勢力,但大多數平時鮮有什麼存在感,只是對內雖不乏矛盾爭端,對外卻相當的抱團而已。因此他們一旦起來反亂,也是相當麻煩和棘手的事情。

  畢竟動輒百年、數百年時光下來。這些藩領世代,用分家、族人,姻親,臣屬和領民構成的,自上而下的紐帶和網絡,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破和摧毀的,特別是在他們對於官軍的失望和兔死狐悲的抵抗排拒情緒下。

  當地世代分封下去的,士家、國人建立起來的,一個個類似古代中原塢壁式的堡寨城塞,勢必成為了官軍必須逐一克服和拔除的絆腳石和硬骨頭,若真要全數攻略下來所需精神和投入,足以令人耗盡耐心。

  就如馬氏一族出來在州城的宅邸和郊野的莊園外,在幾家的領地內,就建有大小十幾座城壘一般的聚居地,屬於當初大開拓時代的建築,用來鎮壓和防守當地山夷土族的,現今也變成對抗官軍的據點。

  而且當地還有足夠的山林,作為一個類似島藩出身的人來說,這些漫山遍野無所不在的山林,可是比那些負隅頑抗的據點,更加麻煩的存在。

  就在我們駐紮下來沒多久,官軍就宣布了所謂清揚渡大捷,也就是我們禦敵的那個橋渡,具體內容,無非官軍各部奮勇爭先,追討逐亡,殺獲地方叛黨各萬,繳獲輜重旗仗無算。更順藤摸瓜拔除搗毀,山野村邑窩藏之所數十處,因此,全軍賜下酒肉,以資慶祝。

  連我們每人也拿到了兩個罐頭,一瓶淡酒,當然是從我們送來的輜重中發出來的。一時間整座城市被某種樂觀和前景所籠罩著。

  只是我在這座偌大的州城裡,所見所聞,幾乎全是官軍和官軍相關的各種人等,鮮有當地居民的存在感,也間接印證了我某種猜想。

  這南朝一片繁華鼎盛的表面之下,或許底層的根基,已經開始鬆動了。這次緊接這天南,發起叛亂的安遠州之亂,只是某種事態的升級和進一步的挑戰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