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直到前沿都指揮,重新組織外城人馬,強制徵發倖存的城民前來不計代價的救火,才發現宮城及附近的水井都被填塞,可以用來救火的設施,也被幾乎被破壞無虞。

  只能用人手傳遞有限的水桶水缸,乃至鍋碗盆瓢來盡力開闢出一個求生的缺口,讓那些焦頭爛額的官軍,拼死衝出一條生路來。

  其他的就無法可想了,現在正當炎熱的夏季,大火整整燒了一天一夜,連園林中的花草樹木,都變成了灰黑色的炭狀。

  華美壯闊富麗堂皇的殿台樓宇,也盡化作不可辨識的殘垣斷壁,像是無數亡魂和怨念一般聚合的巨大象徵,籠罩在宮城和內城上空,久久飄散不去的煙霧和塵埃,濃重的甚至連太陽都有些失色了。

  隨著晨風飄飄灑灑的灰燼,則讓大半個城都像是下了一場「黑雪」一般。

  甚至連中軍所在正慶前門大營,也不可避免的,無論是人還是牲口,開價或是兵器上,都染上一層薄薄的灰色粉塵。

  因為燒死燒傷者眾,雖然真正被燒死嗆死的,再加上自相踐踏和奪路內訌的傷亡,只占了一小半。

  但是因此造成兩萬多名不同程度的燒傷者,卻是短時間內再沒有辦法派上用場了,這足讓相關的幾個大軍鎮徹底的傷筋動骨,元氣大傷到連應付中軍差遣的人手,都支派不出來了。

  天南城中的官軍就此一下子折損掉近一半的力量,這個衝擊和虧空不可謂不大,連城外的中軍都沒法安然自若,繼續留在原地。

  更別說正帥劉延慶率一眾文武親臨內城善後,相關所屬上至一個副經略,兩個軍使一個鎮將,下至營團指揮和校尉,在內的幾十個軍將,被捆自中門前當場處斷。

  就地行軍法連斬殺數人,杖責鞭笞十數人,剩下的人最輕的處置也是,就地奪職以白身待罪軍前。

  於是我們這隻疲憊且傷員眾多的小部隊,只囫圇休息了一個晚上,就不得不再次留下少數照看傷員的人手,帶著僅存六個隊的人,被徵召出來協助官軍搜尋倖存者,同時也負責監督那些臨時抽調上來的民夫,和就地徵發的城民,賣力的清理廢墟。

  嚴格說這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嚴厲監督這些勞役人員,防止有什麼遺漏和夾帶,或是在其中混入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當然官軍如此大費周章的清理廢墟,最主要的原因自然還是,希望能找到通海公,及其身邊叛黨中要分子的屍骸,及其相關證物,好為這場一波三折的討逆之戰,劃上一個不算圓滿的尾聲。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某處正冒著滾滾黑煙的某堆斷亘殘垣之前,望著只剩下高大外形的廢墟堆,我突然忍不住冒出這兩句元代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來。

  「據說天南行宮的前身,乃是當年仿當年西京北苑的形制所造避暑林苑,歷史甚至更早於小長安和首山宮……」

  站在我身旁費力支著一隻拐杖的辛稼軒,也時有所感的輕輕嘆息著為我介紹道:

  「監造乃是知名營造大家,人稱『當代公輸』的前朝宮苑總監尉遲乙僧的手筆和規劃……號稱一生巔峰的最後絕唱……」

  「因此,天南林苑被稱為天涯海角最宜休養之地,人在苑中,如脫凡境,其中名聲最著者,則是瀛水台和九曲瓊霄殿。」

  「九曲瓊霄殿號稱鬼斧神工,全殿九宮迴廊,樓觀五重,皆以香木巨檀為材,未用一釘卻堅如磐石,終年不聞蠅蟲,不見塵埃,端的是神奇無比,氣派非凡阿……」

  「而更有名的是居中的中元大殿,四壁手工所繪的《上元昇平不夜天》圖。」

  「那可是開元畫聖吳道子的七世傳人,大宗師吳林基花費三年,嘔心瀝血的絕唱。」

  「傳說當時吳大家點睛封筆的那霎那,風雷大作,暴雨如墨,至畫成晴開雲霏,虹橋高掛。」

  「那瀛水台更是構思驚世絕倫,設計精妙無匹,整座台閣方圓百丈,傾蓋如傘,自下而上懸出三丈,直眺浩蕩江河。」

  「但任風暴潮汛如何猛烈洶湧,終年巍然不動。任你如何疾風暴雨,也沒有一滴水可進入到台廊中半分。」

  「正所謂:風不入,雨不入,唯梁氏可入……」

  看他一臉懷念和思遠的表情,為毛我有一種奇怪的既視感呢。

  我甩了甩頭,將之拋開。繼續盯著螞蟻一樣四散在高低起伏的殘垣中,扛著工具勞作或是抬舉著各種垃圾和雜物的筐婁,搬運往來的人群。

  分配給我們監管的區域,自然不可能是臨朝的銀安殿,或是長居的後掖宮,乃至日常處理事務的勤英樓等,這樣的要害重地,而是一些游苑館林之類的邊角地帶。

  軍中對於管理這些民工也自有章程,不用格外費心太多,所以相對於那些挖地三尺,火急火燎的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官軍們,我們的職責和壓力,並不算太大。

  在此期間小半天功夫,倒是找出一些大火過後,被燒化板結在一起的金銀之類貴金屬凝塊,此外,根據廢墟的殘留,推測和判斷之前的規模和形制,就成了我的一項樂趣。

  扒拉著廢墟的人群,偶然也會發出驚呼聲,然後有人報告,又發現一些新的屍骸,或是已經變形的宮中器物。

  眼見就到正午的時分,監工的軍士終於吹響了停工的哨子,板車推來了成筐的雜麵大餅和桶裝的湯水,那些人就只能或站或席地坐在廢墟上,用手抓著狼吞虎咽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