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說是因為在叛軍的數路反撲中,這些驕勝大意的部伍,表現的實在有些難看,甚至還不如某隻團練,因此被中軍乘機提議發起一連串人事變動,撤除了幾隻營團下的番號,讓殘餘的士兵,別充他部以觀校贖。

  期間傳聞是前沿軍司,在將這些殘餘部屬,打發到補充營的過程中橫插一手,把這些原本該配給某隻正軍的兵額,給截胡過來一部分的。

  雖然很有些刻意替我們架梁子,好心的拉偏幫,順便拉到火爐邊上烤的味道,卻又不能不接受的陽謀手段。

  不用說,用腳去想也知道這肯定是出自那位,沒有完全放棄某種企圖的魏都指揮,「好意」和手法。對此我也只能在心中恨恨暗罵一句「你妹啊」,然後對著帶隊的虞侯,表示出某種求賢若渴的熱忱。

  因此,這些劃撥過來的兵員,裝備和訓練還可以,不過戰鬥意志和士氣就不好說了,既所謂疲老哀兵,對於我這麼只異軍突起的外州團練,也很有些複雜心態和糾結之情。

  畢竟,對於這些前官兵來說,被解散番號不說,還被發配充實到一隻雜流的團練中去,可以說是某種羞辱和懲罰,但也可以看作某種鞭策和激勵,就看他們怎麼理解了。

  不過,我也顧不得許多了,至少他們可以用來補充進我的老部隊,用令行禁止的日常來規範和培養其服從性,然後再考慮慢慢重建信任感和熟悉親近,從某種程度上說,任何一支驍勇善戰部隊,都使用金錢和榮譽餵養出來的。

  雖然除了銃隊之外,成分一下子變得複雜了許多,但是我的麾下也一下擴張到了一千六百多人,連帶輜重隊和馬幫,也有人手一件的弓箭或是短兵,作為武裝。

  因此少不得籍著這個機會,好好整頓疏離一番……

  當然我自掏腰包籌集軍備,武裝招募這支人馬,籍著這個機會來到戰場,所求的不過是實戰的經驗和歷練。

  但是新上戰場不管對手是誰,殺人殺的多了,自有一股子厲氣積攢下來,若是沒能及時在榮譽價值觀之類的方向,適當的加以引導,就很容易就積累質變成戾氣,或是統稱為戰地創傷的心理隱疾。

  無論是亢奮起來就敵我不分,也不管號令的殺人狂,或是因為心裡封閉而幾乎毫無主見,只會聞號令而動的行屍走肉一般的士兵,都不算是合格的軍隊。

  因為,除了筋骨體魄上的熬打磨練和繁重的勤務、修習無暇他顧外。

  有條件讓士兵從其他渠道宣洩情緒和壓力,沒條件也能用威望和信譽來畫餅充飢,望梅止渴也好,任何一個統帥對軍隊的掌控力,都必須得到保證。

  按照故事大多數軍隊的做法,就是短暫的期限能放縱士兵在占領或是控制區內,為所欲為來發泄多餘精力和緊張,就是最惠而不費的常見做法,正如現下某些官軍在城中所經歷的一般。

  可惜目前,那都是先登和頭番部隊的特權,輪到我們這些三番序列,不知道還要等到猴年馬月。

  因此,我能夠選擇的辦法很有限,很原始,也很古老,就是從後方的隨軍黑市中,找些操皮肉生意的女人來,作為日常各種考核指標和業績優勝的獎勵,然後適當的挑動不同群體之間的競爭意識,間接加強我的掌控力度。

  不過,為調節士氣而給自己的部下拉皮條的,真是恥度滿滿的事情,名聲上也不好聽,也只有戰地販子鄭艇,這樣麵皮極厚不用在乎毀譽的編外人員,可以打著後方商團勞軍的旗號,來進行掩耳盜鈴式的曲線救國。

  隨著時間的退移。

  外城諸門和要衝,已經基本奪下,並且肅清大半了,殘餘的叛軍退縮到行宮所在的內城,繼續絕然無望的抗爭。

  內城和行宮是模仿西京大明宮的格局,靠城北地勢較高的台地上,因此地理形勢比起外郭更有優勢,宮牆也更加高厚。

  再加上周邊複雜的建築群,高大堅固的署衙兵營什麼的,多少妨礙了官軍的推進,甚至出現好容易推過去的重型器械,被城坊中冒出的敢死之士,給殺傷奪取在毀掉。

  不過這也只是垂死掙扎而已。

  我所能做的,就是帶著標兵隊和教導隊的成員,巡曳在收拾過的城樓之上。

  然後用咫尺鏡,淵源觀望著官軍攻打內城,和肅清外郭的進度,然後根據他們的旗號,在臨時預製的沙盤上,做出某種推演和判斷。

  殘缺的瓮城之中,一群坐在車上女子,正在和繩子綁成一串串的人群,交錯而過。

  因我們的附近,有一個崩開的缺口,因此時不時的有來自城中的居民,乘著夜晚或是昏色,試圖攀爬此處逃出城去,射殺了好幾批之後,我有些寡淡無味的,私下改變了皆可殺的命令。

  改而輪流派遣兩隊人,一內一外的埋伏在這個清理乾淨的缺口附近,然後將這些逃亡者一一捕獲,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後。

  鄭艇送女人過來的時候,順便把這些哭天搶地的「新貨物」帶出去直接出手,也能產生些許收益,但至少間接的讓他們,逃過了某種被屠戮和殘害的命運了。

  據說在某些官軍激戰過的城坊和街道,溝渠里流淌的都是血紅的顏色,各種「自殺」「自焚」的城民,像是剛收割過的稻子一般,衣裳不整或是赤條條的,鋪滿了牆頭屋前檐下。

  以至於各部隨軍的醫官,紛紛聚集起來提出嚴重的抗議,光是如此下去,光是收拾不過來的屍體,所積累爆發的疫病,就足以讓還未取得最後一點成果的官軍,陷入某種大麻煩中。專門派出虞侯軍和檢憲隊,三令五申察訪之下,各軍這才有所收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