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和其他步隊一樣,銃隊也是採取小組競爭考核的做法,表現優異者,補入銃隊的正編,不夠合格的,就只能作為背負彈藥和持刃近身掩護的輔兵。

  不吝火藥、彈丸和銃管的損耗,以提高上手的熟練度和隊列配合,當然能夠入選銃隊,多少都受過一些近身格鬥訓練的,只是缺少實戰經驗而已。

  用總教習韓良臣的話說,只要他們能夠站在陣前面對敵人,還能握的住手中的兵刃,咽的下唾沫,就可以算是這個個時代普遍標準的合格兵員了。

  畢竟長久的亂世拉鋸反覆下來,雖然不缺乏威名赫赫的善戰勁旅,但是更多時候就是各種大量炮灰和一波流的碧藍。精銳永遠只是被上圍著掌握的少數。

  不過,還是給我理由收條有限的資源和裝備,整出一個有些四不像的大雜燴來。

  唯一的制式裝備,是統一服色的灰綠底緊身布衣,主要是方便標識和指揮,能夠通過服色來確認前後左右同袍的存在,對於列陣和接戰中士兵,也有某種心裡上的安全感和士氣上的加成。袖口和褲腿都是用綁帶收緊調節的,可以防止蚊蟲和其他異物。

  因為是地處溫暖潮濕的亞熱帶南方,因此只有綁腿和布鞋,不過底部是加厚鑲鐵過的,便於長途跋涉和奔跑攀越。因為有了座小山頭,就可以進行類似的耐力訓練。

  因為人手增加了,沒有足夠的甲子,就用釘皮套子替代,或是多帶一面盾,必要的時候可以立在身前,充當某種臨時的擋板和工事。

  作為近戰防身的武器,由於可以批量化生產的槍刺尚未搞出來,所以每人都要帶了一把短兵,主要是在戰利品中收集而來的,原本給海兵隊跳板戰使用的細刃輕劍和薄彎刀。

  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不是近代排隊槍斃的全火器部隊,而是冷兵器為主流的古典軍隊。因此需要一定的輔兵來兼任的近身和肉搏的掩護。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混編了一定數量的弓弩手,作為拋射的掩護。

  前後編了七個不滿員的百人隊,再加上另外射生隊,白兵隊和矛手構成的一千多號人馬,每個月就算原地駐留,各種日常操練和維持費用,也要花掉一筆不菲的錢財。

  所幸他們可以和宇文家的義從一起,輪流排到聯合船團上去,充當隨行護衛和歷練經驗。這筆錢也自然有婆羅洲會館,名正言順的分攤掉一大塊。

  而作為教導第一隊的本身,則被安排進行某種騎乘訓練。

  看著大多數人還有些笨拙的上下馬和騎乘行進的身影,已經很有些後世龍騎兵的風範,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是以騎從護衛為模版的機動應急力量。

  為此我甚至利用地形起伏,整出一條曲折數里長的簡易環山道,用來鍛鍊步軍和馬隊的長跑耐力,或是短距衝刺的爆發力。然後時不時的安排另一部,隨機進行伏擊和偷襲,來鍛鍊他們的對抗性和應變能力。

  當然了,比起戰術和技巧相對全面的騎從護衛,據只能算是簡化版的騎乘步兵了,不過其中骨幹有部分是原騎從護衛的老兵在充當,因此真要拼命起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當然了,我這隻乃是嚴重縮水的猴版龍騎兵,大多數人基本上除了能夠騎馬行軍之後,到指定戰地下馬列隊集結之外,其他就和步行的銃隊,沒有太大區別,畢竟就算是銃隊,每十人也有二到三匹馱載物品的大牲口。

  但是比起,裝備也是因陋就簡,能湊合就湊合的銃隊,每人多少有一身甲子,部分人帶了短矛,一部分人帶了手牌,其他人都是一柄橫刀,充其量是只能算是輕騎。

  因為南朝獲得的馬匹來源有限,再加上北地的良馬,到了南方普遍的水土不服和品種退化,因此這一百多號人的代步牲口,幾乎是花了老大功夫,才置辦下來。

  其中既有傳統來源的,耐負重和地形的黔中馬、南平馬(滇馬)和蜀馬,也有本地最常見的品種,所謂嶺南馬,主要是多重南馬雜交而成的品種,持久耐力負重爆發等各種指標都不算出色,只是格外適應南方的水土而已。實在負載不了太多的護甲和裝具。

  廣府雖然還有一些來自北地的良駿和域外血統的大食馬、安息馬,但主要是四散在豪門賞玩賭賽的價值不菲之物。

  相比之下,其他的大牲口的來源,就算是相當充足和廣泛了,特別是牛驢之屬,一直是那些工坊里,畜力傳動的重要來源,遍地都是……

  足以用那些淘汰下來的人手,編一個後勤的輸送大隊。

  至於炮隊和擲彈兵的編制,就暫時沒法可想了,一方面是缺乏足夠的彈藥材料來源,另一方面這是廣府乃至大梁重點管制的對象。

  我雖然通過拆解,仿製了一小批,但也就關鍵時候,才能拿出來用一用,沒法名正言順的編列在裡面。

  私下持有弓弩之類禁器還好說,這是藩外各家普遍的常態和小動作,我還多少有點輜重護衛的正編名義做掩護,但是私自編練這些攻堅拔城的重器,等於告訴我的部下和有心人,我這是有不臣之心,準備謀逆的前兆了。

  接見了其中挑選出拉的十幾名表現優異者,在欣喜若狂或是受寵若驚的表情中,一個個叫出名字和出身,給於口頭勉勵和一些獎賞,比如給於私人定製武器裝飾的承諾之後。

  我用帶來私人定製的長短槍,親自在射擊場上,乒桌球乓的痛快放槍表演了一回,一口氣裝填射擊了幾十發,這才在一片敬仰和崇拜的目光中,心滿意足的離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