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識煙雨間脈脈兩情牽

  斷橋依舊在心事成雲煙

  抱頭蹲正在我身邊,輕聲唱著我所做的新曲,然後一字一句的按照曲調,錄成譜:

  我獨自留戀你身在天邊

  回眸那一眼傘下的少年

  沒有人還記得那段過往

  漫長消磨了哀傷

  如果念念不忘也算是堅強

  我願守住這時光

  沒有希望。沒有失望

  等待一場那地老天荒

  後世流傳的那首《斷橋離情》,算是我幫助當地流傳的經典劇目《白蛇報恩記》的配曲。

  不用說,這又是那位穿越者前輩留下的福利,因此哪怕歌詞顯得直白一點,也沒有太大關係,再找個時空,所謂的清詞白唱作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流行了多少年了。

  只是唱完這一曲,抱頭蹲的眼神有些迷離,顯然又是被詞曲所吸引的投入進去了,這就是所謂小兒女容易做夢的情懷麼。

  我現在的新身份是一名門客,或者稱之為清客,就靠日常給主家幫閒捧場混飯吃的存在。

  回想當初拜揭的情景,是在一個叫半梅苑的地方,當地的經略使信周,是一個留著美髯的中年人。

  集體拜見的時候,對方雖然不苟言笑,但是自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錯覺,相比北方多風霜滄桑之貌的那些守臣,她這位據守江南的經略,自由一種濡染雅致的味道,讓第一印象就很有些好感。

  雖然他和我正面說過的,就是那麼寥寥幾句話。

  「其實,尊駕就算是南投之人也無妨……」

  「堂下優養待之,恩結其人,自會歸心的……」

  「這點自信和容納氣度,本府還是有的……」

  好吧,我已經明白在伯符什麼的那裡,估計已經徹底知道的東西給抖光了。

  「在下,所學頗雜,就是談不上什麼精擅……」

  「唯一所長的就填詞唱曲,還有就是行游天下觀覽名勝,著一部行紀傳世,就心滿意足了……」

  我這一刻仿佛徐霞客附身,眼中路出神往之色。

  「其他都是業餘愛好而已……所以……」

  我誠懇的拱拱手。

  「實在當不得明公如此厚待……」

  這話一出,周圍人的表情,頓然有些詭異和可笑,只是不知道我可笑還是他們自己可笑。連哪位經略都不免失聲了片刻,隨即神色如常繼續言他。

  然後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成了這個半梅苑裡的一名門客,當然只是暫時的,我還是無時無刻不想離開這裡的。

  雖然這對方看起來態度不錯,而且江寧當地也很適合人居,但是我在南邊畢竟有自己的基礎,更何況有朝一日要是洛都的那份天下海捕令,傳播到這裡的話,我的處境將會變得更加危險。

  雖然說江南的藩鎮諸侯,多數已經不怎麼鳥洛都的號令,有時候連面子上的功夫,都懶得做,但是私下流傳的,所謂擁有梁公寶藏的傳聞,足以讓我死無葬身之地好幾次。

  總不能把自身的安危,寄托在別人的一時善意和道德底線上,真正不在乎這東西,估計也就南朝那邊而已。

  按照我重新構思的計劃,只能在日常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一些小才能,然後讓對方有些失望,又不至於放下禮賢下士麵皮的情況下,逐漸放鬆警惕和關注,然後就是我們覓機離開的時候。

  突然門外傳來些許嘈雜聲,我有些不滿的皺起眉頭,卻看見一些人進來,拉起我就走,卻都是剛認識的其他門客。

  「有德……你怎麼還在這裡……」

  「快隨我來……」

  「同去……」

  「同去……」

  其他人喊道。

  我被他們裹挾著,身不由己的來到莫愁湖的一處岸邊,幾個碼頭長道圍成的水面中,花船已經少了許多,但是岸邊的看客似乎更多了,甚至搭建起了,專供身份看客使用的長台,留下來的都是些有實力的大話放或是行院。

  而在數艘大船拼成的水中船台上,已經是披妝掛彩好一副氣派景象了,前曲的餘音裊裊中。

  台中站上一個盛裝的女子,可謂頸細腰挺,膚色細膩,眉如柳葉,揮袖且舞,清唱到:

  迎君暫來石頭城,遊園相從殘樓門。

  醉了山水再醉人,陪君驚夢到三更。

  陳年往事東流去,月照橋頭第幾輪。

  別君去後何相問,結蘆吹笛到曦晨。

  然後一群和聲:

  石頭城外第幾春

  便夜來湖上從相問

  長洲苑綠到何門

  那家雲樓皆王孫

  六朝碧台散作塵

  剩九重門裡萬古冷

  一朝山水一朝臣

  一片園林一片聲

  接著她又唱:

  留園清風過,吹盡薄脂粉

  曲溪傍山房,何家小榭恨

  藝圃藥香聞,自醉一杯斟

  丹壁藏書冊廿三萬,讀與報君恩

  和聲:

  天光晴影見飛虹

  興分碧千頃將風乘

  滄浪賞月見諸公

  擬詩笑那釣魚翁

  蘭雪梅林共畫中

  綴雲聯璧入雲龍

  聽雨荷風四面來

  與誰坐相同

  再唱:

  寒山隔遠鍾,野雪不留蹤

  若問何處去,河燈照橋楓

  山塘十里秀,梅雨正分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