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傳六世到了如今,他的體貌外形已經和大多數唐人無異了,只剩下眼眸還有一絲絲的藍灰色,這也是他那位在中土開枝散葉的祖先,留給他的最後一點印跡。

  只是隨著皇權的日漸衰弱,他們這些寄附在朝廷的四方院名下,混飯吃的藩使賓客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各種待遇和配給,維持不了兩代,就不得不自謀生路去了。

  畢竟連大唐天子都一度淪為各路軍鎮肆意廢立更替的對象,誰還顧得上他們這些個化外人。

  到了陳淵父輩已經家道中落的不成樣子,混的十分苦逼,只能在西番會館給人做通譯和擺攤為生。

  作為傳續家族的精神支柱,只能根據自己家族傳下來的隻言片語、以及一些地攤文學中的所謂史料,構思了一個完美大秦(羅馬)帝國,作為自我勉勵的精神家園。

  到了這一代,還是請先生給他起了個字——玄邃。寄意廣大門楣出身之情。

  只是這個字號沒能改變他家每況愈下的窘迫,等到父母聚在貧寒中早亡,傳到了他手中,只剩下一間和人同院的破舍,可以勉強棲身,連像樣的鋪面都租不起,只能靠排地攤。

  因為念念不忘祖上的風光,做的卻是攤販的賤業,因此才得了個地攤王孫的綽號。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現在每天餬口的生計,就是到洛都西市的熟人那裡,賒上一批粗仿的舶來藩物,然後打著這個破落王孫的旗號,將這些東西用古國遺物的名義,連哄帶騙的賣給那些外鄉人。

  如果沒能及時賣光,就只能飢一頓飽一頓的挨日子,靠拔些蒜苔蔥苗,偷些居民種的瓜菜,勉強度日。

  但是他平日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蹲在瓦舍外聽書,用那些和自己相仿故事的歷史人物來激勵自己。

  自從大唐乾元中興之後,威加海外,萬邦咸宜,頗有眾多番邦王姓,奔投東土,除了那些朝起旋滅的莞爾小邦之外,也不乏諸如安息、大秦之流的大國遠藩之類的皇族後人。

  他們之中也不乏在國破之後,帶著最後的部眾和財貨,前來中土投奔為臣,翼望藉助大唐之力,復國興邦或是蔽翼一隅,再做打算的前例。

  其中最出名波斯王孫李思遠或曰巴赫藍四世的故事,自從波斯王子俾路斯出奔東土而受武衛將軍銜而留下血嗣,傳到這位波斯王孫已經是微不可聞的第四代,親族部眾皆以散盡,身邊僅剩一個老奴。

  但是他幸運的是正逢梁公逐漸嶄露頭角的時代,將這位隱沒於市井中嗎,淪為拜火祠中唱童的王孫之後,重新拔舉了出來,悉心培養。

  最終帶領一隻偏師,活躍於沉淪百年的故國東境,舉義奮戰與陌生之野,然後等來了朝廷的西征大軍,最終一舉以助戰頭功,光復再興了大名鼎鼎的薩珊郡國,延續至今已傳的二十一世。

  又有拔那汗王子薛裕,故國為親大食權臣所篡,奔投與大唐,得梁公青眼賞識,私助義兵,一舉殺滅權臣叛黨,廣開疆土與蔥嶺南北。

  「陳王孫……」

  「你還沒找到祖傳的秘寶麼……」

  左近相熟的攤主,都對他善意或者打趣的招呼著,他們基本都是附近城坊的居民,因為每況愈下的生計艱難,才出來販賣家中舊物度日。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同病相憐啊。

  「若是你復辟祖業,如林氏故,千萬要提攜我們這些老街坊一二啊……」

  他們說的卻是另一個典故。

  所謂大秦君王素無定種,唯親善強從論,視為數代更立頻繁,因此連唐人都可以一度入主其國而開朝數代。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國人林深河、林深葉兄妹的典故,當年國人開海與泰西之域,曾義助大秦王師,其中就有這對兄妹,隨於軍中以廚藝聞於領軍的大秦太子,這位太子後來繼位為伊蘇利亞王朝的新帝——里奧四世。

  林氏兄妹因此水漲船高開始常年見寵於帝駕之旁,又在聖像崇拜黨人支持的,廢后易麗妮之亂中,率水軍保扶救駕有功,乃納其妹為妃子,又敕命兄長為聖宮總管大臣,水師監察。

  當時廢后易麗妮,試圖與法蘭克人聯手,內外援應以分裂割據帝國西部,和光復的諸行省,自立為奧古斯都。里奧帝君往征平,遂托為敕命王政大臣之一,協理國政。

  后里奧四世於米蘭溫泉宮,為拜像派殘黨所刺殺,林氏兄妹撥亂反正,以共治皇帝之名,監護幼主,履行攝政之職,時國人多不服,而拜像派死灰復燃於希臘到義大利的諸省。

  盡出國庫,變賣籌措,編練新軍,重用庶流,不拘族類,拔舉俊傑,內掃亂黨,平定諸省,外結強鄰為援,艱難度過了長達數年的動亂時期。

  因為幼主體弱,七歲而感風寒不治,林氏兄妹遂在群臣勸進之勢,外有可薩、梁夏兩大勢力的承認下,正式繼任新帝,以合歡花為徽記,開創了史上所謂塞里斯化的金合歡王朝。

  如今雖然已經更替了好幾個王朝,但是這一族的後人,依舊在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北部,具有一大片土地,作為世襲的邦國政權,梁夏的外圍藩屬,繼續延續下去。

  因此,作為異域開朝的林氏兄妹,在國朝本土之中,亦有不少以同性同宗的名義,各種攀附家世之輩。

  因此衍生出各種段子和評述,被視為本朝國人光大外藩開枝散葉的典範。




章節目錄